言论

恩赐的统考?/廖珮雯

日前关丹独中被揭露,根据考试局条例,关中学生不能参加独中统考,但我国教育部副部长张盛闻回应媒体,已指示教育部总监,将考试局发出的公函作废。

从新闻中得知,问题出于考试局官员的认知,同时在没有与教育总监商讨下发出。以后若发生与统考或华教相关事情,应和副部长办公室商讨。



站在马来西亚华人的角度,副部长的回应完全以华社华教的利益出发,可谓替华社提供了安心的言论,保障了关中学生参加统考的权益。

然而,若从条例、程序与行政伦理上,上述言论可发现我国公家机关一项极为严重的问题,意即只要权力和职称够大,背后的靠山够大,一切好办事。

考试局官员没错

首先,考试局官员没有做错,他是根据条例回复信函,一切照章行事,没有照章行事的反而是关中此一特例。

在现有国家教育体系下,新成立的关中本就不具有独中的性质(根据教育部批文,明文规定关中是一所私立中学,主轴是政府课程),但为了获取华社选票,赢得华裔的心,获得政府“格外开恩”,允许学生参加统考。



第二,高官将此信函问题归咎于该考试局官员,在没有与上司商讨下“自作主张”,在涉及华教这类课题时,政治敏感度不够,以后必须先与副部长办公室商讨。

事实上,如果我国教育政策能平等对待各族,并在条例上修订,照章行事的官员其实不需对某些课题格外敏感,按照正规条例和程序来做即可。

第三,关中作为非独中,学生却能参加统考,如果华社因此接受这项特例,就等于接受政府给予关丹华社的某种特权。华社因此保持沉默,或欣然接受,就产生更大的问题。

既然如此,我们是否也能接受政府给予土著某种特权呢?如果认为某个种族获得特权,导致各族获得不平等待遇,为何当政府给予华社这项不大不小的特权时,却没有人表示反对?是否因为这项特权的获益者是华社,而不需反对?

罔顾行政程序

第四,只要某事项被列为特例,政府官员就不能照章行事,只要问过权力更大的官员,只要官员点头,任何列明的条例都是橡皮图章,不需遵守,只要听话就是,这根本就是权力办事,而不是根据行政程序办事。

如果希望政府在最基本的教育政策下,给予各族平等多元的教育选择权利和待遇,华社应秉持原则为尚的态度,争取最根本的结构性改革,要求教育政策修订,而非仅止于满足华社现有短期利益或特权,以职位权力压迫职位低的官员听话办事,罔顾条例列明的行政程序。好的政治治理,不应该是这样。

摊开来说,关中学生能参加独中统考,只是政府给的一点短期甜头,安抚一下短视的华社政党和社区领袖,让他们拿着这颗糖,向普通百姓耀武扬威一番,然后宣称“我们有做事的,请支持我们吧”。如此而已。

反应

 

灼见

市场规律牵动教育难题/胡逸山博士

市场经济规律的确是个很微妙的现象,经济学鼻祖亚当斯密把它形容为一只无形的手,在奉行自由资本主义运作的社会里不能说是操纵,但至少显著影响许多社会经济、甚至政治经济的发展趋势。即便是被奉为立国之本的教育领域,又何尝不是如此?只要我国有关当局最大程度允许教育行业依循市场经济的规律来运作,加上适当的、主要是保证品质的监管,那么很多本来以为很难处理的、涉及政治较量的教育课题,也许都能迎刃而解,或至少不再那么棘手。

就说本地实施多年的公立大学固打制吧,每次都让入学固打不多的种族忧心仲仲,眼看学子们即便公共考试的成绩再优良,也难分配到所心仪的学系。而独中生的统考文凭不获有关当局所“承认”,就更别奢想得以入读公立大学了。所以当时有者就设法凑钱到国外深造,但也有许多优秀的学子就因没钱而失学,出来社会打拼,以后只好靠“社会大学”来“学习”了。

但后来有关当局开放高等教育行业予私人界来经营,情况就逐渐有了转变。从一开始,这些民营高教学府就不甘于自限予本地,而是勇敢地走出去,与外国的大学结盟办双联课程,让许多学子们得以在本地学府与外国大学本校分别读上1+2、2+1、1+3、2+2、3+1,甚至是3+0、4+0等年份组合的课程,不但大幅度地节省了到外国求学知的高昂费用,而且毕业时还得以领取国内外两校的证书,两全其美。许多家长与学子,从此就根本不再考虑到公立大学就读的选项,而是专注到此类私立高教学府就读。

我当年独中毕业时这类国内外双联高教领域还未趋成熟,只好直接到外国去深造,否则应该也会考虑如此的“价廉物美”的深造选项。而演变到当下,许多此类私立高教学府自身也已升格为完整的大学,不一定再与国外大学合作办学。但即便如此,看来许多学子也还是趋之若鹜地要到这些本地私立大学就读,这从每次公共考试成绩放榜时,五花八门的教育展上各大小私立大学争相招生的场景看出来。如此一来,“固打少而没书读”的怪像,也就得以在很大程度上,被教育领域的市场规律进展缓解了。况且,说得更白点,对于雇主来说,更乐意聘请毕业自公立还是私立大学者。

但同样的教育领域的市场规律,却也影响在另一个相关的教育课题上,也就是独中统考文凭不被有关当局承认一事。这是一个长期以来扣动本地华文教育捍卫者的课题,而对于如我般拥有此文凭者来说更为如此。

高三班级几乎办不下去

但近年来却也观察到一个起码对我来说是个怪现象,即许多独中的学妹学弟选择在高二时报考大马教育文凭,之后就跳过高三不读,当然也就不报考高中统考了,而是凭着教育文凭,直接到上述的一众私立大学去读一年预科,之后就继续就读到大学毕业。

个别独中甚至面对高三学生寥寥无几,高三班级几乎办不下去的困境。坦白说,长此下去,独中统考所面对的问题或将超越被承认与否,及办下去是否还有意义的存在问题了。市场规律强大的运作能力,实在不容忽视。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