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事

李松昌:另辟新路脱困
马中应联办中医药课程

陈凯希(左四)移交会旗给下届主办国代表纪国彰(右三)。左起为郭怡捷、杨先容及赵英杰;右起为陈永辉及沈福隆。

(云顶4日讯)北马中药医学院前院长李松昌建议,大马应与中国中医药大学等联办课程,为我国中医药教育另辟一条新路。

“民办传统中医院校的功能是毋庸置疑的,高教部的方针造成我国11所院校无法继续办学,令我感到非常遗憾。”



盼多办养生课程

李松昌说,学中医不一定要成为医师,他以本身为例,他是教师,学中医除养生保健也可服务群众,因此,他也希望举办各种养生课程,这也是延续中医院校的一种方式。

他今日在“第11届亚细安中医药学术大会”的一项小组专题演讲阐述有关信息;各国专家针对

主题“亚细安中医药教育展望”,交换彼此意见。教育须融合传统现代

李松昌就“师承教育与院校教育”发表看法。他认为传统与现代中医药教育必须融合,做到双管齐下才能培养更多优秀的中医。



“传统师承教育不能舍弃,这是中医的精髓之一,如果没有它,中医也不会有今天的蓬勃发展;此外,尚有许多中医药技术在民间流传,如老中医所拥有的特长。

“老中医过去虽不曾接受大专教育,却有自己独特的秘方,能治疗一些疾病,达到的疗效连现代医学都叹为观止。”

李立明:为民服务竟遭刁难

吉隆坡中医学院院长李立明说,中医院校在我国存在逾50年,在东协国家里规模较大,院校的课程也按照中国体系设置,学时、学分的掌握方面也很严格;他不解为何一项为社会服务的事业,会受到如此刁难。

翻译难表达精髓

另外,有关中医教育是否能使用其他语言来教学,他说明中医古籍经典都是用中文,经过翻译的数量还是相当少;因此,若不用中文学习,只能点到为止,要体会更高深的中医知识就会遇到瓶颈。

他强调,医道也是一种哲学、文化,即使经过翻译也未必能很准确的表达其中的精髓。

“只要中医好,就不怕别人不来学习。身为中医界人士,应该更有信心,正如外国人为何如此积极学中文,只因中文博大精深、深具内涵。”

各国专家深入探讨中医教育的前景,以助培养未来中医生力军。左起为郑建强、李松昌、李立明、林文贤、杨建辉、南方中医院行政主任张志锋、项平、谢成及纪国彰。

林文贤:柔学院办短期课程

南方大学学院管委会主席林文贤说,柔佛中医药学院自2010年起遭当局指示停办,现有学生毕业后也不再招生。

“辛辛苦苦经营多年的院校,就这么停办虽然不甘心,然而该院校也不希望学生毕业后,拿不到行医执照。”

他指出,该院校虽没招本科生,但不代表停止活动,该院校将继续举办短期课程、讲座等;此外,也希望凝聚历届毕业生的力量,成立研究组,为我国中医院校寻找新出路。

郑建强:多语学中医助推广

拉曼大学中医系主任郑建强也赞同中医学术可用多种语言来学习。他说,目前中医药市场限制在华人圈内,如果能扩大圈子,这对中医药发展来说是个好消息。

“但这必须有计划地进行,如培养中医药经典学术师资;《本草纲目》拥有不同语言的版本,对传播非常有利;因此,如果各大中医药著作能有足够的师资去推广、解读,甚至翻译,这将有助扩大中医药的影响力。”

项平:须拥西药基础知识

新加坡中医学院院长项平表示,教育要先行,人才是关键;中国多年来的中医药大专教育,培养人才方面比较规范。

他表示,中医教育应该是终身的教育,重视知识;学生毕业后应该培养不断学习的能力与心态,老医师也应该主动分享自己的经验与心得。

“要成就完善的人才,思路一定要广阔,一个专业的中医人才不但须具备基础理论、临床经验、理解经典著作,更必须拥有西药的基础知识。”

项平强调,学习西药基础知识,不是为了当西医,而是更好地当个博学的中医。

谢成:培养中医意识形态

世界未病学养生人研究院医师谢成指出,许多病患到了生死关头的时刻,还是选择相信西医。

他说,西医的强势地位,造成一种气场,令中医一直处于被审视的地位;因此,他认为中医的教育也应该重视意识形态的培养。“教育不只德育、智育,也要培养学生的灵魂。”

纪国彰:印尼难纯用中文教学

印尼中医协会总会主席纪国彰说,印尼的中文教育曾消失32年,很多华校关闭,也令整个中医教育受到很大伤害。

“直到十多年前,中文在印尼解禁,虽在慢慢恢复,但我们仍无法完全使用中文进行中医教学。”

他指出,该国的中医教育处于一半印尼语,一半中文的方式进行,发展方向也较注重针灸、推拿方面;至于古籍研究方面,只有愿意深造的学生会这么做。

主持人马来西亚中医总会副会长杨建辉宣布,大会将在结束后,起草总结近日大会讨论的结果,尤其有关中医院校问题,呈交高教部与卫生部,同时也将致函联系本地中医院校,希望政府在施政时能听取专业人士的心声。

下届大会后年印尼承办

“第11届亚细安中医药学术大会”今日圆满闭幕,下一届的大会将在2018年于印尼举行。

马来西亚华人医药总会总会长陈凯希今日在闭幕礼,也移交会旗予印尼中医协会总会主席纪国彰。

改两年举行一次

新加坡中医师公会会长赵英杰博士受委担任亚细安代表致词时说,亚细安中医药学术大会为轮办制,至今已有逾30年历史,是由马新泰印菲五国,每三年轮流承办;大会日前通过亚细安秘书处联席会议,决定将三年一次的大会,改为两年一次。

“我们相信这将促成各成员国更频密交流,同时也希望将大会扩大至东盟十国;更关键的是,联合中西医同道,提高中医药的科研水平。”

杨先容:难得论坛坚持30年

本届大会的筹委会主席杨先容说,不论国内外学者,近日来不辞劳苦,千里迢迢来到大会,证明大家关注中医药发展,及探求新知识的精神。

他说,很少一场论坛能连续举办超过30年,这份坚持也是该会的荣幸,同时也感谢卫生部、亚细安秘书处、各国专家及为大会付出的理事们。

杨先容今日在“第11届亚细安中医药学术大会”闭幕礼时,这么说。

争取各国政府支持

马来西亚华人医药总会秘书长郭怡捷宣读大会宣言时说,经过各成员国深入探讨中医药教育框架,各国同意继续争取政府支持及加强合作,以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大会呼吁亚细安各国中医药界应该更加紧密团结,互相扶持,共同面对未来日益严峻的各种挑战。”出席者包括印尼中医协会中央理事会副主席沈福隆及杵针师陈永辉。

马华医药总会咨询顾问李广贤骤逝,噩耗传来,中医界同仁为他默哀一分钟。
李广贤因突发性疾病逝世。

马华医药总会咨询顾问李广贤猝逝

马华医药总会咨询顾问李广贤博士,昨早因突发性疾病逝世。

马来西亚华人医药总会今日在会场宣布这项噩耗;在场的中医药界人士皆对李广贤的辞世十分难过。

大会也默哀一分钟,感念李广贤为中医药界的付出,美名永留医总。

反应

 

时事

双威大学4月16起 联办健康峰会及年会

(双威13日讯)双威大学将于4月16至19日携手主办2024年全球健康峰会(PHAM)及第6届年会,汇聚全球变革力量。

峰会由地球健康联盟(PHA)主导,超过400所大学、非政府组织、研究机构和政府实体共同参与,将聚焦环境变化与人类健康的关系,共同解决重大挑战。

峰会主题为“从证据到行动:直面现实”,致力于促进科学证据向可行行动的转变,料将吸引全球科学家、政策制定者、教育者、青年领袖、公民社会和非政府组织代表、医疗从业者、私营部门代表及广大关注公众,促进联系、交流思想,携手推动地球健康运动。

创新议程是峰会的特色之一,包括在大马自然环境中的实地学习、杰出的主题演讲、关键讨论的漫画记录,以及一系列特别活动和闪电演讲。会上也将发布三项重要出版物,即《拯救星球的食谱》、《地球健康手册》和《地球健康路线图》。

双威大学健康中心执行董事兼主峰会主催者丹斯里洁米拉博士表示,双威大学认识到行动的迫切性,此次峰会并非空谈,而是与众携手共同努力,讨论对地球和人类共同繁荣至关重要的问题。

双威大学校长西布兰德斯博士补充,第6届年会将传达的明确信息,包括科学必须具有转变性,为行动而制定,并以对公众易懂、对决策者可获取和有用的方式进行传达。

峰会详情,浏览www.pham2024.com。

视频推荐 :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