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

医疗费危机感/陈金阙

一些亲身到政府医院治疗的市民,一改刻板印象,反而觉得政府医院的设备比私人医院更齐全。

除了退休,另一个让我们担忧的是医药费的走高。普通的中高收入一群,大都认同金钱可以收买时间的看法。此外,他们对政府医院有一些不大好的看法,例如官僚作风,做事慢几拍,还有许多实习医生把病人当白老鼠来研究等等。

但是,一些亲身经历过政府医院的治疗的朋友,反而觉得里面的设备比私人医院更齐全,而且是看病情的重要性来决定如何就医,不像私人医院那么样样讲钱,可是付了钱又不见得治疗上水准高很多。



所以,不相信政府医院的一群,除了不愿意花时间在等以外,另一个原因可能是个人危机感过高。

保70%收入不易

危机感是什么?之前在谈退休的课题时,已经有提到这个问题。一般上我们把退休前收入的70%作为退休后生活开销的标准,就是一种危机感的存在:我们很怕钱不够用,但是又不可能得回退休时的薪水,所以倒退三步,拿七成好了。

但是,事实证明,现代的人要保有70%的收入一点都不容易,所以必须根据各人的需求做出最恰当的调整,以免被危机感压断了腰。

同样的,因为害怕等待,进而觉得政府医院的医生水平不高,那是两码子事。但是,也是因为这样,就堕入了私人医院=不用等待=医药费高=合理的陷阱。



保险公司也吃不消

那固然是条件之一,但是,身为消费者,我们不能任由私人医院漫天开价,结果得到的服务或治疗水平却普普通通,甚至比政府医院更差。

近来遇到一些私人医院的费用,感觉上高到离谱,连理赔的保险公司也吃不消。

十多年前的割盲肠手术,大概是2000至3000令吉,如今,听到1万令吉以上的费用已不出奇,尤其是假期遇上深夜,盲肠发炎急救,医药费哪可能便宜?你以为医生在做慈善工作、还是在7-11上班吗?至于误诊或动不动就劝告开刀,那是涉及医德的问题,我们这里不谈。

虽然危机感太高会增加我们的生活压力,但是,我们还是需要有适当的危机感。

令吉贬值成本增加

根据卫生部的资料,大马的医疗开销,从1997年的少过10亿令吉,增加到2013年的超过40亿令吉;在过去3年,更以每年约15%的成长率上涨,这是一项不容忽视生活成本。

为什么会这样?其中一个原因是令吉贬值,而许多医药或医疗设备都是进口的,所以增加的成本。其次,去年实施的6%消费税,也是导致开销增加的原因之一。

一个非官方统计发现,自从实施消费税以后,私人医院的病患者少了20至30%。许多病人依然选择往私人医院咨询病情,但是当医生建议开刀或给特别药方时,他们转而投向政府医院求助,据说费用便宜了30至40%。

当局无须感到自豪,这并不是说政府医院能够应付上门求助的病人了,我们还是在政府医院看到许多因为不够病房而被逼随地躺着的病人。

反过来说,私人医院空置的病房增加了,这增加了他们营运成本的压力。(待续)

反应

 

财经

大势所趋成理财项目/陈金阙

我在这里说些艺术拍卖的小故事,希望激起大家的兴趣,自动自发寻求更多资料。

说到艺术品拍卖,国际上无人不知的拍卖行首推苏富比(Sothebys)。不过,令人意外的是,这家18世纪诞生于英国最古老的拍卖行,首度拍卖的东西,原来是一批书籍。



当时共有几百本珍贵书籍拍卖,总成交额只有866英镑。

不过,大家很满意这种拍卖交易方式,从而演变成今时的拍卖行。

拍卖行沿自西方,大家对毕加索、梵谷等皆如雷贯耳,他们的画也往往以天价成交,但是其实两者的人生有极大的不同。

梵谷从27岁开始学画到37岁自杀,绘画人生只有10年;而毕加索自15岁直到92岁止,一共画了75年,名利双收,这和前者不幸的人生,形成強烈的对比。

比起来,毕加索更懂得人情世故。我们对他的画的印象常常只有古怪,在平面空间产生了立体切割的幻觉,乱乱堆砌而成,不晓得为什么这样得到推崇,可以成为世界拍卖最高价的常客。



经理人行销举足轻重

其实,早期毕加索的作品也是很写实的,不过日后却很少人知晓。他后期的作品变化太大,不容易看得懂,不过仍然可以流芳百世,这点要归功于他聘请了一位经理人——康维勒,来负责推销他的画作。

许多艺术家(如梵谷)生前潦倒,死后才成名,可毕加索生逢其时,更遇到对的经理人,所以他才能在生时大红大紫,享尽富贵。

康维勒是20世纪的伟大画商。不过,他毅然放弃自己股票经纪人的家族事业,转任当时艰难的艺术商人行业,似乎更值得称道。事实证明他的选择是对的。

他联同一批专业人士和银行家的朋友,创办了一批最早的艺术投资基金团,约定了一个方式,就是10年以后,把所有收购的作品拿出来清盘。

从1905至1914年那段期间,康维勒等人脱售的毕加索等作品,10年收益达到580倍,震撼了整个欧洲市场!

这就是艺术收藏,眼光、资金、时机,缺一不可。

踏入21世纪,艺术品成为资产分配的另一重要选择,是股票和房地产以外的另一大投资领域。

国际金融机构开始涉及把艺术品资产化的活动,也衍生

不受金融风暴打击

2008年的金融风暴,让股票和房地产遭受重大打击,唯独艺术品却一枝独秀,时日越久越增值。

在全世界,国际金融机构开始涉及把艺术品资产化的活动,也衍生出许多金融产品。不少知名银行都设有艺术品咨询服务,列为私人理财的服务项目之一。

此外,和信托基金一样,艺术基金的产生,把投资者的资金集合起来,由基金信托人托管,经专业基金管理公司通过投资艺术品,实现赚益。

虽然艺术投资在马来西亚还不流行,也不是很普及化,不过大势所趋,它以各种形态渗入我国投资市场,只是迟早的问题。

不知不觉,撰写专栏已经超过十年,是时间稍息充电了,希望和我一起度过这段时间的读者们,会喜欢我的文章,我们有缘再会,同时也祝福新人接棒。

另外,受《黄金十年》作者所托,其周一刊登的电邮有所谬误,正确电邮为:[email protected],借此更正。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