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

法院初步裁定侵犯自由
法布基尼禁令无效

(巴黎27日综合电)法国约30个城镇禁止穿着覆盖全身的回教徒女装泳衣“布基尼”(burkini),最高行政法院星期五初步裁定这项禁令侵犯自由,颁令暂缓执行,好让法庭有更多时间在较后时最终裁决禁令的合法性。

这项禁令在法国内外引起争议,连政府阁员都立场分歧。



法国自上个月尼斯发生恐袭案后,康城、尼斯等约30个以东南部地中海沿岸为主的城镇,先后禁止在海滩穿着布基尼之类宗教色彩浓厚和不尊重世俗主义的服饰,称为防止被视作挑衅引起冲突。

法国人权联盟和“集体反对仇视回教”组织入禀挑战布基尼禁令,是针对尼斯附近的卢贝新城,但裁决将为其他城镇立下先例。

最高行政法院中3名法官前天听取双方陈述的理据后,星期五初步裁决,指地方政府只可以在个别行为对公众秩序有“确定风险”时,才可颁布禁令,而卢贝新城的禁令“严重地,而且明显非法地,侵犯了基本的出入自由、信仰自由及个人自由”,颁令暂缓执行禁令。

根据法国司法制度,法庭可颁布临时裁决,以争取更多时间就事件的合法性判决。

法国回教徒:常识胜利



卢贝新城的律师承认禁令有侵犯基本人权,但坚称是有必要和合法,因为尼斯恐袭后“区内气氛极度紧张和具爆炸性”。

人权联盟的律师则指禁令是出于“恐惧的反射动作”,指有关城镇下禁令前海滩没有任何骚乱;警员在海滩向回教徒妇女罚款的情景,却引起部份人的怒火,反过来“干扰公众秩序”。

法院裁定后,有支持被罚款妇女的律师说,她们可向当局索回罚款。

法国回教徒信仰委员会形容裁决是“常识的胜利”,而人权联盟的代表律师斯皮诺西向记者表示,法庭今次裁决应成为全国司法先例,所有市长都必须执行。

不过尼斯、弗雷瑞斯和科里斯科岛西斯科镇长维沃尼表明不会撤销禁令。布基尼禁令引起法国国内外激辩如何回应恐袭浪潮、布基尼是侵犯还是促进妇女人权、法国世俗主义是否变相歧视回教徒等问题。

奥朗德立场骑墙

法国总统奥朗德立场骑墙,前天说法式生活“假设所有人守规则,没有人挑衅和被抹黑蒙上污名”。

已宣布明年再竞选总统的前总统萨尔科齐,则指布基尼是“挑衅”,妇女穿上是“挑战共和国”。

摩洛哥裔女教育部长瓦洛贝纳卡西姆说:“女性在海滩穿什么,跟恐怖主义没有关系”。

一名女子穿着布基尼,在法国南部马赛海边戏水。
扎内蒂(左)表示,她设计布基尼是为提倡自由与健康,而非法国当局宣称的“分隔世人”。(路透社)

布基尼设计者:非分隔世人斥法国扭曲原意

布基尼泳衣设计者批评法国扭曲原意,指泳衣是为提倡自由与健康而设计,而非分隔世人。

黎巴嫩裔澳籍设计师扎内蒂在2004年设计只露出面部的布基尼,让回教妇女可享受澳洲的阳光与海滩,以及参与不同的运动。

扎内蒂日前接受访问,指设计布基尼的原意是自由、自信与灵活,助人融入社会。

“非回教妇女、癌症康复者、想防晒者等人,都可穿这款泳衣。”

她指布基尼面世至今,在澳洲一直未有引起争议。

“但如今人们都将布基尼当成分隔的象征,完全扭曲了我的原意。”

对于布基尼成为国际争论焦点,扎内蒂直指公众有更应该关注的事情,如叙利亚内战、意大利地震等。

“妇女根本不该因穿上布基尼而受罚,因为这款泳衣象征自由、健康与享受生活。”

扎内蒂同时指出,法国当局推出禁令后,布基尼销量不跌反升。

“他们禁得越厉害,不代表会越少人穿这款泳衣。”

世俗主义极右势力抬头催生布基尼禁令

法国的世俗主义和崛起中的右翼势力,催生了针对布基尼的禁令。

法国多地连受恐袭冲击,如何反恐和对付回教激进主义,成为了2017年大选重大议题,极右翼政党“国民阵线”在2015年的地方选举一度形势大好。分析指向布基尼等回教服饰开刀,无助解决背后错综复杂的根本问题,却是当局最容易展示有所作为的方法。

“施行禁令的城镇长官,多属前总统萨尔科齐的共和党,此举旨在助他们向国民阵线‘抢回’选票。”

法国对世俗主义的执着,亦令禁布基尼看似理所当然。世俗主义一般指政教分离,法国却演绎成严格限制宗教进入公众生活。

在2004年法国当局就下令,禁止在公立学校穿戴回教头巾等展示宗教信仰服饰。

英国反极端主义智库“奎利恩基金会”主席纳瓦兹认为,双方在“布基尼之战”中都有不对之处。“诚然,布基尼是今日回教对性别问题倒退的象征。”

“而法国以禁穿回应,则是自由主义倒退的象征,只会强化回教徒与其他族群的身分对立,正中回教激进分子下怀。”

在法国驻英使馆外,有示威者星期四穿上布基尼,并在法国使馆外堆沙,抗议法国当局的布基尼禁令。(路透社)

布基尼风波延至英德法使馆外堆沙示威

法国布基尼禁令风波蔓延至英、德两国。

在伦敦的法国使馆门外,示威者25日堆起临时沙滩,穿上比基尼及回教罩袍等,展示写有“随心穿衣”标语,宣扬穿衣自由。

发起人赛义德说:“不论宗教、种族,任何人都不应被要求该穿什么衣物。”一名示威者亦称:“女士们有权决定所穿衣服。”

在德国柏林,数十名民众带同沙滩巾、水枪、泳镜及示威标语,到法国使馆外抗议,一些示威者坦言不喜欢布基尼,“但回教妇女有穿着自由”。《哈利波特》作者罗琳在推特,驳斥法国前总统萨尔科齐的“穿布基尼是一种挑衅”言论,“无论女士们想蔽体或裸露,似乎我们永远都要‘争取’”。

伦敦市长萨迪克亦反对布基尼禁令,又强调伦敦会尊重、包容不同文化。

示威者在法国驻英使馆外,手持“自由平等”标语牌。(路透社)

恐袭频仍令人担忧安全欧买枪自卫者比例激增

(伯尔尼27日讯)据外媒报道,欧洲城市巴黎、布鲁塞尔、尼斯、慕尼黑相继遭到恐怖袭击,令不少欧洲人为自身安全感到担忧,纷纷购买枪支或胡椒喷雾器来防身自卫。

在瑞士、奥地利和捷克,拥枪准证申请正在上升中,德国虽未出现这个趋势,但申请合法持有仿真枪等威慑配备的人,增加近五成。

瑞士武器经销商协会会长魏斯说:“没人公开说‘我是因为尼斯或慕尼黑的恐怖袭击而决定买枪’,不过这些事件叠加起来,让人普遍感觉安全受到威胁。”

一些武器零售商表示,除了恐怖袭击,难民大量涌入欧洲大陆,引起治安问题,也是促使人们买枪防身的一个原因。

瑞士一名平生第一次买枪的55岁男子说,他是因为恐怖袭击以及来自北非马格里布的难民盗窃、抢劫的案例频仍,因此买枪自卫。

据报道,欧洲枪支管制条例严厉,拥枪率相对较低。

与美国每100人有百多支枪相比,瑞士的拥枪人口比例仅为美国的一半,奥地利、德国和法国则只有美国的三分之一。

欧洲各国政府向来不鼓励民众购买武器。

不过上个月,德国慕尼黑一名患有精神疾病的18岁青年在购物中心枪杀9人之后,捷克总统泽曼破天荒地说:“人民应该自我武装起来……以便有能力对付恐怖分子。”

捷克人民也已确实这么做,当地合法拥枪者原本逐年减少,但今年首5个月却激增近6000人,达到30万人。

匈塞边境建新围墙可阻数十万人进入

(布达佩斯27日讯)匈牙利总理欧尔班26日表示,匈牙利将在已经关闭的匈塞边境修建新的围墙。

欧尔班表示,必须加强对匈牙利与塞尔维亚之间已经关闭边境的保护,在现有的围墙旁边修建“更大规模的防御体系”,这个新围墙将能够同时阻挡数十万人。

欧尔班说,恐怖主义在欧洲出现和扩大的原因,是来自视西方国家为敌人的地方的数十万人不受检查而进入欧洲。

他认为,欧洲国家的领导人应做出决定,对欧盟委员会设立的移民配额制说不。匈牙利政府此前已经表示拒绝接受,并将于10月就是否同意该制度举行全民公投。

回教国怵目惊心宣传片5童当刽子手处决囚犯

(拉卡27日讯)逊尼派极端组织“回教国”(IS)又发布一段令人怵目惊心的摄录宣传片段,见到5名未成年的男童充当刽子手集体执行处决任务。

5人都样貌稚嫩,穿上沙漠迷彩军服及笠上头套,持着手枪,每人面前都有一名成年囚犯跪在地上。

其中一名刽子手是蓝眼睛白人男童,相信是英国人,大约12岁,改了一个圣战士名字叫阿布·阿都拉·布里塔尼。他面不改容,开枪射爆一名囚犯的头。另外4名男童相信分别来自埃及、土耳其、突尼斯和乌兹别克。

这段冷血片段长约9分钟,是最近在“回教国”位于叙利亚的“首都”拉卡市拍摄的。虽然有迹象显示该组织在伊拉克和叙利亚战场上节节败退,但这段片段显示,该组织武装分子所使用的手段愈来愈冷血和残暴。

据《泰晤士报》报道,其中一名男童对着一个面露惶恐的囚犯尖叫及掌掴他,然后用阿拉伯语说:“即使有美国、法国、英国、德国和地狱邪魔支持,也无人能救库尔德人。”接着,5名男童一同高叫“真主伟大”,向天举枪,再用枪嘴指着5名囚犯的头,扳机击毙他们。之后,片段显示5名囚犯倒在地上,5人头部都有枪伤。在阿拉伯文,“阿布”是“XX之子”的意思。西方传媒推断,该名白人男童的父亲,可能是在叙利亚结婚及在一次空袭行动中被杀的英国籍“圣战士”阿卜杜拉·布里塔尼。

反应

 

国际

法院指恐袭非理由
尼斯撤布基尼禁令

继康城、卢贝新城等地,尼斯星期四宣布撤回在法国闹得沸沸扬扬的布基尼禁令。

(尼斯2日讯)在法国闹得沸沸扬扬的布基尼禁令,再有一座城市下令撤回。 

英国《卫报》报道,南部城市尼斯的法院1日认为,布基尼“不会对公共秩序带来危害”,且7月的恐袭“并非实施禁令的合理理据”。 



法院因此裁定布基尼禁令“已属违法”,尼斯当局随后宣布撤回禁令。较早前卢贝新城、康城和罗克布伦等城镇,都已陆续取消禁令。 

据报道,法国最高行政法院在8月26日就已裁定,布基尼禁令“严重且明显侵犯基本自由”。 

在尼斯遭遇恐袭后,法国多城8月起陆续禁止回教妇女在海滩上穿布基尼,引起回教徒强烈抗议,认为这是一种歧视行为。 

法国目前仍有多座城市实施布基尼禁令,民调也显示仍有高达64%民众赞成禁止布基尼。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