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刊

生死涟漪

2015年9月,我们一行5人同游玻璃市。在前往公园的某个路上,路旁的湖泊因前一天的滂沱大雨而迅速高涨,淹没了通往公园的主要路段。当时,我们没有为此埋怨,反而下车欣赏这犹如明信片的风景,而这张照片成为我和王锦民在北马共游的回忆,也是我现在的心情写照。



今年8月5日,我和您通完电话后,隔天您就毫无预警地离世了。初时我以为您在开玩笑,一个身体健康的中年人,怎么可能那么早离世。但经过友人的通知,我才得知心肌梗塞夺走了您的生命。当下,我的心湖波涛汹涌,无法接受这个残酷的事实。而您在死后,也捐赠了部分器官,遗爱人间。

直到我走入灵堂,出席您的告别仪式时,我看见您灿烂真实的笑颜,还有您喜爱的小叮当和游戏治疗器材后,我才接受您离世的事实。

当我聆听百位亲友在分享会叙说您生前的点滴,我领悟“有的人活着,但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但他在我们心中仍然活着”的道理,更体悟您的离去,是一种菩萨的化身,无常生命的展现,提醒我们要珍惜身边的亲友,别因事业与生活的忙碌而遗忘了他们。虽然您的色身散去了,但您留下的爱,正滋润我们的生命,给予我们力量继续完成人生的功课。

分享会完毕,我走近棺材瞻仰您的遗容。我依然看见您温暖牌的笑容,仿佛带着我们的祝福,和妈妈前往极乐净土,亲近阿弥陀佛。在临别之际,我感谢您为我们上了一堂宝贵的生死课,让我们真实感受生命稍纵即逝,爱在当下的道理。

当我向您行一鞠躬,缓缓走出灵堂外时,我心中的大风大浪,逐渐平复地扩散、形成轻轻涟漪,直至心如止水。心湖后的高山,酝酿生命的彩虹。



反应

 

副刊

布特拉再也的天空

天际未亮,我趁着黑夜高风,急速驶向布城,赴友人的约会。一抵达现场,友人已架设好脚架,捕捉好相机角度,等待晨曦的黄金时刻,摄下湖畔旁粉红的布特拉回教堂。



布特拉回教堂是模仿世界第三大清真寺——摩洛哥哈桑国王清真寺的风格,以玫瑰色的花岗岩建构而成,最大可容纳1万5000 名朝拜的信徒。此地除了是信徒的集中处,亦是许多摄影爱好者拍摄晨阳风景的流连之地。

我待在回教堂的对岸,从深蓝的天空待到橙黄的绽放,却一直没法捕捉心满意足的画面,原因是当天的云层与雾气较厚,遮蔽了晨曦的挥洒,令人有郁闷之感。友人说,当拍风景照的条件不佳,难以拍摄壮观的画面时,摄影师可从细部去特写主题。

我和他在湖畔旁走走拍拍,寻找灵感。我顿时见到清澈的湖底,反映排列规整的石块,而且正对面是回教堂的倒影,于是我二话不说,拍摄了犹如电影海报的画面。而这幅照片,成为了我当日的最大收获,也或多或少象征我对国家的期许。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