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论

地方“真腐”/郑喜文

所谓新官上任三把火,反贪污委员会逮捕3位政府高官的后续新闻已连续一周登上各大媒体头条,最新还揭发涉案的吉隆坡市政局“拿督斯里”级高官一共拥有31间豪华公寓单位,总值1550万令吉。

根据报道,该会很快将传召30名市政局官员,因他们涉嫌与该名有“拿督斯里”级的高官“串谋滥权”,未支付头期购买公寓,再转手牟暴利。



购买公寓程序纰漏

想说,在市政局内有能耐和“拿督斯里”级高官串谋的,肯定职位也不小,30人,在高职位当中,肯定是一个让人惊叹的数字。

最令人好奇的是,倘若该30人真当涉案的话,相关部门是否会呈现真空状态?

又,新官一上任就得以破案,那是前任的“伏笔”,还是现任的“勤快”?

再,身为大马首都的地方政府,竟然出现如此腐败现象,31间豪华公寓,那不会是短期时间内所可以办到的,而这项“白手起家的成就”,必须有发展商、银行、律师楼等方面的“全面周旋”才得以如此“弹性处理”的结果,不晓得是否有被列入调查名单之内?



若无,是否表明了我们在程序上有很多纰漏?

曾几何时,地方政府跟上了直属国家的“一马发展公司”的脚步?一马公司唯一成功发展的除了天文债务之外就剩前所未有的国际丑闻,而地方政府还真的够腐,我拒绝相信那是大马的宿命,而是“第一号大官”的“领导风范”所致使的“官风”。

亏我们的联邦直辖区部长东姑安南还在拿督斯里级高官被捕后出言赞许对方热衷工作表现优良,一年两度获擢升 ,乃为“好官”?如果每一晚加班就可以拥有30间高级公寓,我想很多人会选择在办公楼过夜,睡沙发我也愿意的。

这时,我除了质疑東姑安南是否“看错人”,也想问问到底我们掌管廉政事务的首相署部长刘胜权,是在干什么的?

白领薪水者请出局

刘胜权原为国际透明组织大马分会主席,在2013年受委上议员,担任首相署部长,掌管廉政事务,而在今年5月内阁重组,重新受委上议员继续当官。基本上,在刘胜权担任“廉政部长”期间,大马贪腐指数不降反升,持续恶化,还有全球朋党主义指数,大马排名高居全球第二。

随着反贪会在最新的肃贪行动逮捕了3名政府高官,我更不明白刘胜权还有什么颜面,继续担任他的“廉政部长”?

要嘛,刘胜权该借着这次的机会大显神威,否则,还请首相在下次的内阁重组时,把白领薪水的人提出局吧。

反应

 

在商言商

重复14次的逻辑/郑喜文

作者:郑喜文(大中华市场前锋队长)

[email protected]

最近看了一本颇有趣的书,《底层逻辑》,作者刘润尝试为埋藏在表层甚至是逆向的认知给予一些规律上的痕迹,好让我们在繁杂莫测的世界和层层叠叠的假象里捕捉相关的“线索”,在未知的当下作出相对来说更有利于自己的选择。

其中让我留下深刻印象的是一道数学题,它是这样解的:如果你要去做一件事情的成功率只有 20%,而我们对“成功”的几率定义在95%的话,那这件只有 20%会成功的事情你需要去做几次,才会有95%的把握?

一般人会用加法或乘法,5次左右?

正确答案是14次,其背后的逻辑是,当一件事情只有20%成功,则80%会失败(废话),那重复做N次都不成功的几率是 80%n=1-95%=5%,换去白话文来说,即重复做N次每次都不成功的几率是5%,更积极的说法是:重复做N次,至少有一次成功的几率是95%。

而这个N,就是14。

如果要达至99%的成功率,则需要重复21次左右,反正没有百分百的几率,那1%象征着运气,虽然这元素的占比在商业里头往往会超过 1%——没想到数学题也商业化得如此接地气?

了解到这一点,可以想象得到,第一次创业就成功的几率小得可怜,而商家要在伤到元气的情况底下,继续坚持其余13次的尝试,谈何容易?

一直在路上

数学题毕竟是数学题,经商条件会在这14次尝试的期间发生变化,不是开几个根号还是次方就可以解决的;而所谓的“不成功”,并不会是毫无斩获的“零”,相对的,所谓的“成功了”,即使尝试一次就做到了,却也只是起点。

经商是“一直在路上”的旅程,并不是就此退下或一直这样做下去的启示——这一切操作,恰恰是从商最挑战也最让人着迷的地方。

话说回来,倘若想做一件自己很喜欢但却很不熟悉的事情,而这把握只有1%成功率的话,按作者刘润的算法,你需要重复298次才,会达到95%的几率,并且还是同一个“不熟悉的”领域——从中可见,“十年磨一剑”的做法是理智的。

如果一直都在做自己熟悉的,但却屡败屡战N次之后打算改变赛道的话,不晓得又要重复几次才达到95%的几率?

这道题,书里并没有答案,即使有,也只供参考。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