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论

语言不是障碍/陈钊伦

本周最热门的搜索恐怕非里约奥运中国20岁仰泳女将傅园慧的“洪荒之力”莫属。“洪荒之力”不只在社交媒体、网际网络广为流传和引用,也俘虏了西方媒体的心。

“洪荒之力”引共鸣



英国《每日邮报》和《太阳报》还大篇幅报道这名逗趣姑娘的谈话。媒体甚至也对“洪荒之力”进行了全文翻译:“I didn’t hold back…I used all of my mystic energy! ”、“No no,not at all…I’ve been utilising prehistoric powers!”(沒有保留!我已经……用了洪荒之力了!)。

这段逗趣的谈话是傅园慧接受中国中央电视台访问时所说,让她不只是迅速蹿红在华人社会,连西方社会也爱“洪荒之力”,称赞她是里约奥运“最可爱的选手”。

显然,语言在这个时代已不是障碍。世界各地的好人、好事、趣事,还是坏人、坏事、恶事散播之快,已超越我们所能想象的速度,媒介语不是问题。

一句中文能引起西方世界的共鸣,证明可爱、逗趣不需要用听得懂的语言也能认同,就如一个人真正的美丑,不需要高谈阔论或自吹自擂。女士举手投足间所散发的气质、韵味与魅力,而男士待人处事所展现的沉着、干练与气度,便能动人心。

艺术的审美更是超越语言。闹得沸沸扬扬的大马电影节国语或非国语片,乃至国际影展特设的最佳外语片等,是否还符合时代需要,或许值得思考。



好电影应超越语言

我不懂电影,只能行外人说行外话。但总觉得从艺术角度,而非商业角度鉴赏一部电影好不好,应当是超越语言、文化,甚至题材的框框,因为真正的好电影,不应该因为是外语片而被埋没,或语言不通,无法引起共鸣而被院线冷待。

尤其是随着国际观在当今社会越显重要,意味着人们的审美观也将走向国际化,加上互联网和科技的便利,使到我们接触不同国家与民族文化的管道更多,更快推进东西方文化的交融和交汇。

世界很大,人心很小,我们又何必纠结于国语或非国语片。当你跳出井底,你会发现天空并非只有井这么大一个圈子,国语片或非国语片根本不重要,重要的是这是不是马来西亚人制作的电影。

只要是马来西亚人制作的电影叫好又叫座,在国际舞台大放异彩,不管它是国语、华语、淡米尔语、英语,甚至原住民电影,都是马来西亚的骄傲,也都是马来西亚的最佳电影。难不成,当我国奥运选手夺金、夺银后,你还要分他是什么种族、来自哪个州属?我们都是马来西亚人,我们任何一个人的成就,就是国家的骄傲。

反应

 

其他

大马首位五征奥运男将 阿兹祖挑战不可能

(吉隆坡24日讯)“袖珍火箭”拿督阿兹祖将成为第一位连续参加5届奥运会的大马男子运动员。

即将年满36岁的阿兹祖强调,能够参与这项全世界最大型的综合运动会并非只会凑数,这对他个人生涯而言是全新的记录。

他认为,自 2008 年首次参加北京奥运会以来,这次出战巴黎是他第五次参赛,此前也曾在2012 年伦敦奥运会、2016 年里约奥运会和 2020 年东京奥运会亮相,自己的目标远不止于此,会继续为大马代表团夺取金牌而努力。

“脚车赛的入选赛非常困难和复杂,整个过程中还需要克服各种外部挑战。奥运会每届周期需要四年,这意味着我光参与奥运会就已经有20年了”,他在社交媒体上分享道。

他还形容自己已经36岁,这次还能够出征奥运会“非常有趣”,因为很多普通人认为这个年龄已是迟暮,运动员的表现开始下降,但自己想要展示有能力挑战一切不可能的事,从未失去为我国争取奥运金牌的斗志。

这位场地脚车名将在 2016 年里约奥运会获得麒麟赛铜牌,并在 2020 年东京奥运会夺下银牌,创造大马代表团的历史,成为第一位在奥运会上赢得奖牌的马来西亚脚车运动员。

目前正处于奥运会准备工作最后阶段的阿兹祖也呼吁所有马来西亚人民,全力支持并祈祷他和其他将在巴黎举办国家挑战赛的运动员取得成功。

大马脚车总会带副会长拿督阿玛吉今日证实,国际脚车联盟(UCI)已正式批准3名大马场地脚车选手阿兹祖哈斯尼、沙费道斯和努鲁伊扎获得巴黎奥运会参赛名额。加上此前已经获得资格的公路赛女车手诺艾莎,本次4位脚车选手均凭借优异成绩通过入选赛获得奥运资格。

我国羽球传奇人物拿督李宗伟此前曾参加过四届奥运会,即2004年雅典奥运会、2008年北京奥运会、2012年伦敦奥运会和2016年里约奥运会,并在2008年至2016年期间获得三枚银牌。

跳水女将拿督梁敏仪是我国第一位参加五届奥运会(悉尼2000年、雅典2004年、北京2008年、伦敦2012年和东京 2020年)的运动员。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