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刊

游走于两幢大厦

《大厦》与保罗奥斯特《纽约三部曲》英文原著封面。

读卫斯理系列小说是真正的娱乐。没有压力,也不会太伤感——卫斯理是系列冒险故事的主角,永不会死。

《大厦》是卫斯理科幻小说系列的其中一个故事,该文类在华文写作世界并不普及,但在卫斯理系列相对流传广,一直被读者所怀念。



如果有间隔五六年的时间就会拿起倪匡的《大厦》来读读,重读通俗小说需要时间来忘掉一些情节才会有乐趣。这书重读也有四五次了。后来看由奈沙马兰(M.Night Shyamalan)提供故事并担任监制的电影《升降凶间·Devil》——关于5个各怀鬼胎的家伙被困在一座电梯里遭现眼报的故事,脑海里第一个浮现的就是《大厦》。

《大厦》是著名的卫斯理科幻小说系列的其中一个故事,该文类在华文写作世界并不普及,但卫斯理系列相对流传广,曾经在报摊小书店都有卖所谓的“复制”版,在阅读选择少的年代,一直都是许多人的“掌中书”(指的当然是市面上流传最广的香港明窗出版社的版本)。

电梯不断往天上上升

在众多的卫斯理故事里,读者对《大厦》的印象应该特别深刻。它有个著名情节,也就是开场时,书中人物进入了电梯要到22楼看屋子,可是时间已经过去很久了,电梯还在不断上升,困在电梯里的人惊慌失措,电梯究竟要上升至那里呢?按照正常的升法,电梯早已到达22层,而这幢大厦最多也不过27层,电梯里的人确实感觉到电梯还在上升,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呀,难道它冲出大厦的顶端,悬空在天上往上升?究竟这个电梯有什么问题呢?

书中有这样的句子:“我抬头,看那幢大厦。整幢大厦,一点灯光也没有,在黑暗中看来,实在是一个怪物,给人以很可怕的感觉。” 卫斯理系列其实又有一本叫《怪物》的,讲的是电脑“作怪”的故事,内容也有涉及电梯的恐怖情节。至于《大厦》接下来情节会怎样发展,毋庸置疑读者都会很好奇的继续阅读下去。



读卫斯理感觉具娱乐性

读卫斯理系列小说是真正的娱乐。没有压力,也不会太伤感——卫斯理是系列冒险故事的主角,不会死的,当他遭遇前后夹攻,被对手袭击昏了时,也别为他操心,就当他是007好了,观众看电影时想必也不曾为占士邦操过什么心,只需由作者带领读者一步步去解开故事中的谜团就够了。

《大厦》大约成书于60年代香港,内容也是以那个时空背景为基础,读者不难感受到来自字里行间那个旧香港的时代气氛,卫斯理和私家侦探小郭驾着款式老旧的汽车在挂满商店招牌的大街上奔驰,书中的卫斯理有急事,必须狂奔到街边打公共电话,和英国殖民政府警署里特别事务官杰克上校一见面就互相抬杠但必要时不得不合作,对手花高价想买回遗失的微型电脑摄影机,那是对他们来说很重要的先进发明,年轻的读者一定会惊讶的说干嘛那么小题大做,如今廉价的智能手机都有着不错的录影功能呀!就像我们读着划时代的福尔摩斯探案一样,每当遇到紧张的情节时,心中想“还不快点,紧张死了”,根本就忘了他们乘的是马车!

话说回来,《大厦》比起卫斯理的其他故事如《木炭》,《天书》,《报应》这些一气呵成的故事在情节铺陈上确有差距,但仍有值得发掘的细节和趣味所在。

倪匡成功塑造卫斯理,吸引了无数读者。

书写城市异化

在读了情节丰富但文字浅白的书后,想调剂一下,不如读读西西的《美丽大厦》。《美丽大厦》也许是西西所有著作里文字密度最高的一本,必须付出相当的耐性,缓慢的逐句逐字的读,在没有起伏的情节下,文字就是一切了。《美丽大厦》开场就有大量的关于钢骨水泥大厦的描写,“对于我,这楼梯是远空中的海市蜃楼,我所知道的大厦是一座没有骨骼的大厦……”“生存在大厦内的楼梯像一条沉睡的龙,隆起缄默的脊椎骨,因为经过了那么久,竟成了一条龙的化石了。(龙的意象的使用怎么让人不小心想起了卫斯理的《追龙》了)”“电梯的按钮是黑夜中的豹子眼,在早晨这饥饿的时刻……”“茶楼挤,大概挤不过我们这部电梯吧,一定是人太多了,如何这么多的人电铃也不响?不要是电铃也坏了吧,你们有没有听说载得太多的电梯会拉断吊缆?电梯其实是顶可怕的,报纸上常常有因为电梯而弄出意外的新闻,坐在电梯里,我一直是心惊肉跳……”对大城市的观察和卫斯理的视角相当接近,感受亦同,或许应该说在现代化的过渡阶段,作者们写下了他们对城市异化生活的真实感受。

书中“后记”提及该小说写于1977年,是作者自己也觉得蛮满意的作品。题材取材自生活,作者居住的梅丽大厦,作者的台湾朋友写信给她时常把地址写错,写成“美丽大厦”,但尽责的邮差却每次都能将信送抵,这就是书名的由来吧。作者也说到,如果她的另一本小说《我城》是开放式的,《美丽大厦》就是封闭式,但都是在写逝去的年代的香港,“时间也不同了,时间之所以不同,其实是因为空间的变化。我目睹这种种变化,并尝试把它存记下来。”真巧,这样的时空关照也出现在卫斯理的《大厦》里——变慢的时间,另一个空间,读者一不小心真的会“错置”阅读了。

书架上好像也没有第二本小说是用这般工笔笔法仔细描绘着大城市一隅的民生风情画,简单的生活最美,这是《美丽大厦》给读者最深的感受了。但几乎是一段段、一页页地读,想读的时候就读几页,《美丽大厦》可能是一年才读完的一本书,因为它根本没有什么情节让读者去追,但是只要读者觉得暂时有需要让文字来安慰自己时,又会重头开始读起,几乎永不搁置此书。为什么会这样,也许有神采的细腻的文字描绘着的生活的美会让读的人有幸福的感受吧!

封面设计简单却充满悬念

另外值得一提的,明窗版的卫斯理系列的摄影封面设计简单却充满悬念,教人过目不忘,《木炭》是一块木炭和投影里仿佛受困的人形,《贝壳》是苍茫的青色海水中一个孤独贝壳,《尸变》全白底只得一支怪手,《新年》则是一个八卦型的黑盒(还真让人联想到过年招待客人的八宝盒?),《大厦》当然是一幢大厦,令人猜不透这些故事究竟在卖什么关子。十多年前在书店看到另一本书的封面和《大厦》很像,当时连作者的名字都没听过,书名也是第一次看到,但就为了封面毫不犹豫买下了。那书是Faber and Faber 出版的保罗奥斯特(Paul Auster) 的《纽约三部曲·The New York Trilogy》,后来才知此人此书名声可响……因为卫斯理的关系,笔者得以展开了新一轮的阅读冒险。

《美丽大厦》是西西所有著作里文字密度最高的一本。

反应

 

副刊

当一个知识的旅者

时间匆匆,转眼又到岁末。〈读书人〉今年最后一期,特访问专栏作者吴小保,分享他的阅读规划、阅读心得以及新一年的阅读展望。

吴小保

●个人是否有阅读规划?若有,去年的阅读规划还满意吗?你会特别偏爱哪些类型著作?



2013年大选结束后,强烈地感受到自己对政治的理解匮乏,当时定了个长期阅读计划,希望能够从政治光谱右派著作开始读起、以左派为终点,好好充实自己。然而,起初对这领域并不熟悉,只能慢慢摸索;走过不少冤枉路(读到烂书),但一路读来,还是小有收获。

记得一开始不懂分左右,只好从书柜随意挑选。选了本金里卡(Will Kymlicka)《少数群体的权利》,讨论多元文化主义的课题。之后又读同一位作者的《当代政治哲学导论》,但忘了碰到些什么状况,当时并没有一气呵成地读完,只看了前两章;拖了几年,至2016年才把全书看毕。

也读了其他一些导论性质的书,但都忘了书名。

选读倾向左派著述

接下来几年选读的,都比较倾向左派著述,偏离了起初“由右读起”的规划。几年前,台湾心灵工坊一连出版几本日本左翼思想家的著作,我都不错过,先后读了《柄谷行人谈政治》、《世界史的结构》、《伦理21》、《哲学的起源》和《帝国的结构》。书柜上还收了好几本柄谷行人的书,如《迈向世界共和国》、《马克思,其可能性的中心》和《跨越性批判:康德与马克思》,还未有机会好好研读。



那两三年,柄谷行人是我主要的学习对象,之所以,一方面与其简明的写作风格相关;另方面,则被其“解放世界”的理想所吸引,毕竟是年轻人,容易热血沸腾。

同时也接触其他左派论述,比如大卫哈维(David Harvey)的《新自由主义化的空间》、《新帝国主义》;罗拔沃尔夫(Robert Paul Wolff)《为无政府主义申辩》;埃里克奧林賴特(Erik Olin Wright)《真实乌托邦》等。

然而,也许阅读口味太过偏颇,虽成功形成了特定观点,却对自己的信念缺乏更深刻的批判与反思。自知长此下去,大概会被同温层所困死。

●阅读对你而言有何意义?

阅读跟自己立场不同的书,是一个难得的学习机会,一方面好好认识不同的意识形态,另一方面则可以再三反思自己的立场。我相信,一个没有经过反复检验的信念,是不值得信仰的。

阅读的意义,对我来说大概就是如此:让自己成为一个旅者,离开故乡,去探索不同的世界。当你重返故乡,就会用不同的眼光审视它,对它有更深一层的了解。

●去年有哪些著作或作家特让你印象深刻?其特点在哪?

大约从2016年(或2015?)开始,比较有意识地选了些右派著作来读,于是冥冥中又回到了当初的规划,虽然顺序是颠倒了。

读了几本右派的书,但还不算有深入了解。如《经济学人》出身的约翰米克斯威特(John Micklethwaite)、亚德里安伍尔得礼奇(Adrian Wooldridge)的《第四次国家革命》,该书认为政府职能过大、却又缺乏效率、并导致债台高筑,因此主张削减政府职能,把大部分责任交给私人界或市场承担。

从2016年起,比较集中地读美国学者法兰西斯福山(Francis Fukuyama)的著作,先后看了《政治秩序的起源》(上下卷)、《大断裂:人类本性与社会秩序的重建》和《我们的后人类未来:生物技术革命的后果》。福山是当今有名的政治学者,曾在1989年发表〈历史的终结?〉一文,后于1992年扩充写成《历史的终结及最后的人》一书。“历史的终结”命题之提出适逢苏联瓦解之际,在国际知识界引起很大反响,遭左派激烈批评。

逼迫重新思考一些想法

透过福山的书,逼迫我重新思考一些想法。过去受柄谷行人影响,对“国家”有着相当负面看法,认为它是社会不平等的根源。然而,福山在《政治秩序的起源》却强调国家的作用,认为缺乏健全且自主的政府,人民就无法享有优质民主。比如,美国由于有着很强的不信任政府的传统,因此设置了很多约限政府权力的繁文缛节,其结果是导致政府功能不彰,最终是人民买单。

我们固然不必照单全收福山的所有观点,但我想,公允地说,福山是我相当欣赏的作家——毕竟我年纪渐长,开始学会欣赏不同立场的人。

欣赏福山主要有两点,首先他懂得提出好问题。在《我们的后人类未来》,福山提出:人类现有的伦理与政治制度与人性相关联,一旦不断取得突破的生物技术改变了人性,这对我们的伦理与政治制度带来怎样的影响?其次,跟柄谷行人一样,福山的著作平易近人,不会有太多吓死人的专业术语(现代知识人的魔咒、凡夫俗子无法掌握的语言),而且他是个旁征博引的学者;也是一个说故事者,能够把复杂历史用相对文学的方式说出来。

●明年有什么阅读规划?

2017年将尽,2018年又是个挑战的年份。从2013年至2018年,正好间隔着两次大选。

回顾这5年,所读的书不多,但小有收获。展望未来,除了继续研读政治、社会学类的书籍,也希望将来可以多读不同领域的书,尤其是科普类的。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