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刊

全球首个冠心病救星:
生物可吸收镁支架

生物可吸收镁支架,植入12个月后,几乎可完全被人体吸收。

经过漫长研究,首12个月的临床研究报告已指出,首个生物可吸收镁心脏支架已被证实——治疗冠心病效果佳及长期安全性佳。 

上周,我国引进全球首个,获临床认证的sirolimus涂层生物可吸收镁支架Magmaris,作为冠状动脉血管修复的治疗选项。这项由德国BIOTRONIK公司研发的科技被视为冠心病新救星,也是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一大突破。 



一项关于Magmaris的临床研究,BIOSOLVE-II在2013年10月陆续展开。该研究涵盖123名,没有原发性病变(还未接受血管成形术或植入支架的动脉斑块阻塞部位),来自于德国、比利时、丹麦、荷兰、瑞士、西班牙、巴西及新加坡的冠心病患者。 

临床研究尚未结束

临床研究的总研究员,来自德国诺伊斯Lukaskrankenhaus医学中心的浩德教授(Prof. Dr.Michael Haude)透露,为期首12个月的研究结果已肯定Magmaris的安全性和临床效果。 

浩德透露,这项结果已发布于欧洲心脏期刊,这项临床研究还未结束,研究人员将继续观察这些患者的状况,以收集更久的数据,也会定期发布研究结果。 

他指出,支架内血栓是可能导致死亡的严重并发症,该临床研究发现在支架植入后12个月内,患者没有发生支架血栓情况。另外,手术6个月观察期结果显示,支架植入后的靶病变失败率仅有3.4%;后续6个月至12个月内也没有发生其他靶病变失败情况。 



“生物可吸收镁支架非常适合取代聚化物支架,由于支架结构由镁合金制成,生物可吸收镁支架在植入后的输送和支撑能力都具有独特优势,比聚合物支架更好。 

镁合金几乎全被吸收

同时,吸收时间也是这项试验的另一个重大观察结果。研究发现,手术植入支架后追踪期的第12个月,镁合金几乎已经完全被人体吸收,缩短支架吸收时间相对更好。而且,患者在手术后6个月就可以恢复血管舒缩(血管的自发性振动舒缩反应)功能。 

此外,BIOlute生物溶解涂层,由sirolimus药物及载体组成,可确保药物有效释放,抑制细胞增生。 

浩德强调,生物可吸收镁支架可安全被人体吸收。“镁是人体需要的一种阳离子,是人体内数量第4多的阳离子,也是最普遍的细胞内阳离子。人体需要镁,我们的肠子吸收镁,贮藏在骨头内,而且过剩的镁也将被肾脏排泄出体外。” 

浩德教授认为,镁是人体所需的阳离子之一,生物可吸收镁支架可安全被身体吸收。

为什么Magmaris很重要?

●全球首个获临床认证的sirolimus涂层生物可吸收镁支架,用于治疗没有原发性病变(还未接受血管成形术或植入支架的动脉斑块阻塞部位)的冠心病患者。 

●崭新的生物可吸收支架技术——生物可吸收镁支架。 

●生物可吸收镁支架的好处: 

·表面可被打磨顺滑,更易于植入病变部位 

·比较生物可吸收聚化物支架,生物可吸收镁支架需要40%更低的力量便可植入病变部位 

·手术中更易于操纵 

·更稳固撑开病变血管,降低发生并发症的可能 

·植入后1小时,其直径维持不变(聚化物支架在植入后1小时,直径减少20%)

·植入后第12个月,几乎已完全被人体吸收 

·镁是人体所需的其中一种阳离子,可安全被身体吸收。 

丹斯里罗巴雅医生:心绞痛是冠心病最典型症状。

知多一点: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

>>心脏支架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俗称“通波仔”,在全球用于治疗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及阻塞已有30年历史。 

血管支架是指在管腔球囊扩张成形的基础上,在病变阶段置入内支架以达到支撑狭窄闭塞段血管,减少血管弹性回缩及再塑形,保持管腔血流通畅。部分内支架还具有预防再狭窄的作用。主要分为冠脉支架、脑血管支架、肾动脉支架、大动脉支架等。 

植入支架开通血管

国家心脏中心(IJN)的丹斯里罗巴雅医生(Tan Sri Dr.Robaayah Zambahari)指出,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方法是将一条小管,沿动脉(从手腕或腹股沟处)通往心脏,在冠状动脉内植入支架,开通闭塞的血管,改善其收窄的情况。 

她说,30年多前,全球首个冠状动脉支架采用金属制成(Bare Metal),成功撑开硬化、狭窄的冠状动脉。但在植入后,人体对支架起排斥,引起炎症反应,形成疤痕组织,导致血管再度收窄。

为了避免排斥反应,第二代的支架在金属表面镀上一层药膜如sirolimus,称为药物洗提支架(Drug-Eluting Stent),植入后药物逐渐释放以抑制疤痕组织在支架周围生长。但药物终将耗尽,届时疤痕组织问题又再来。为了解决药物耗尽的问题,科学家研发了第三代支架——可溶解及生物可吸收的支架(Bioresorbable Scaffold,简称BRS)。 

第三代支架也在支架表面涂上一层药物,植入数月后,药物连带支架都会开始溶解,并重新塑性后,被身体吸收。Magmaris便是首先获得临床肯定的生物可吸收镁支架。此前,市面上只有生物可吸收聚化物支架(Polymer-based BRS)。 

治疗效果良好

IJN的拿督罗斯里医生(Datuk Dr. Rosli Mohd. Ali)透露,IJN已率先为患者植入Magmaris,治疗效果良好。他认为,生物可吸收镁支架的诞生对大马冠心病治疗的现状意义重大。 

罗斯里指出,2011年国家健康及疾病发病率调查数据显示,心血管疾病是马来西亚的头号杀手,占2010年总死亡率的25.4% 。 

拿督罗斯里医生透露,IJN已率先为患者植入Magmaris,治疗效果良好。

大马冠心病现状:

患者平均年龄58岁

心脏病的种类很多,如有先天性心脏病、风湿性心脏病、心瓣性心脏病、原发性心肌病及冠状动脉性心脏病等,其中以冠状动脉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最为普遍。分为急性脏病发及心绞痛。 

马大医疗中心的万阿兹曼教授(Prof. Dr. Wan Azman Wan Ahmad)指出,我国急性冠脉综合症患者的平均年龄是58岁,较西方国家年轻;50岁以下患者人数占了24%。 

他表示,我国冠心病患有年轻化趋势,这可能与国人饮食习惯有关。数据显示,患者中多数同时伴有高血压、糖尿病及脂代谢紊乱。 

罗巴雅医生补充说,冠心病是由于心脏冠状动脉血管发生粥状硬化,血管内壁因脂肪堆积,形成斑块,而变得窄小、失去弹性而硬化,甚至有血块形成,影响心脏正常血供。当患者稍微进行剧烈的活动,血液输送供不应求,导致心脏肌肉缺氧而引起心纹痛。 

里罗巴雅透露,冠心病患者通常会经历心绞痛,如上斜坡或用力时胸口有郁闷或压迫感,通常持续数分钟至10分钟不等,休息可缓和病征。

此外,动脉粥状硬化是脂肪积聚的结果。研究也发现抽烟也可导致动脉壁硬化。另外,老化也会导致动脉韧力和弹性。 

万阿兹曼教授指出,我国冠心病患者中多数同时伴有高血压、糖尿病及脂代谢紊乱。

国家心脏中心咨询电话:03-2617 8844    网页:www.ijn.com.my

反应

 

保健

行医者的无奈/林美强医生

78岁老翁在晨运时晕厥,扑面倒地,擦破手背嘴唇,血流满脸,把伴随的老伴吓得哭天喊地。

左邻右舍听到呼救声都前来施救。晕厥8分钟后自然舒醒,无抽搐、翻白眼或失禁。恢复意识后能正常沟通、无面部或身体瘫痪,只是伸诉晕厥前突感胸口灼热、视线变暗就晕倒了,发病前并无心绞痛、心悸、气喘或冒汗等。

把病人送入急症室就医。血压偏低、心跳慢、房颤且间接性停顿、主动脉瓣膜狭窄杂音、颈脉注升、双腿浮肿。

脑部断层扫描结果显示,无急性缺血性中风或脑溢血,心脏声超显示严重主动脉瓣膜狭窄及中等关闭不全,肺动脉高压、三尖瓣膜严重关闭不全等引发心脏衰竭。

其它共病包括:糖尿病、高血脂、冠心病、房颤,对方是初期胃癌存活者。

心疾难除

犹记得3年前老翁在体检时因CA 19-9癌症指标偏高而无意间被诊断初期胃癌,当时他毫无症状。

在新加坡执医的儿子原本打算安排他过境就医,可恰逢冠病肆虐而辗转到本院就医。

无独有偶,老翁在新加坡的心脏医生是我昔日同事,毫无悬念下我就被推荐接手这烫手山芋。

当严重主动脉瓣膜狭窄病患开始出现典型三联症状,如晕厥、心绞痛、呼吸困难等,如果不进行瓣膜置换手术,2年存活率低于50%。

胃癌本身或切除手术及心瓣膜狭窄及肺动脉高压都可能随时让他送命,但他却勇于选择胃癌切割手术,即便术中术后猝死率高达10%。

老翁奇迹般在术后2星期康复出院。

胃癌解决了,但心疾未除,时而呼吸困难双腿浮肿而挂诊,但老翁总是从容淡定,不曾愁容满脸,求生欲超强。

症状始于6年前

眼看药物已无法控制病情,只好硬着头皮提议他考虑心瓣膜置换手术。经过仔细评估,国家心脏中心的胸腔外科旧同事一致认为手术风险过高而不建议涉险。

因为他已错失了心瓣膜置换手术的安全期。翻看了他的病史,他于6年前已开始有心脏衰竭的体征,可惜却没及时被建议去置换心瓣,才会陷入僵局。

晕厥、心脏衰竭显示病病情正迅速恶化。

我想,与其坐以待毙,不如向执医的儿子建议探讨微创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 (Trasncatheter Aortic Valve Replacement:TAVR)的可行性,虽然希望不大,但总比没希望好,这或许是行医者的无奈。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