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刊

突破VS改变
访《突破书志》前主编梁柏坚

梁柏坚手拿《突破书志》合照。

因缘不可思议,出席一场有关媒体生态的论坛,结果台下的我听到来自香港梁柏坚分享有关《突破书志》时,勾想起年少时参加教会时曾接触过这份“杂志”,竟有份莫名熟悉感。过后,当场邀梁柏坚接受访问,性格爽快的他一口答应。与梁柏坚的访问是以粤语进行,倍感一份亲切。他首先分享《突破书志》一路走过的岁月。 

“1974年1月创刊,有教会的背景。1997年停刊。2009年有意复刊,当时思考在面对网络的压力下该如何去转变?结果决定以一种结合书与杂志的方式‘书志’重新出发,在内容上有所改变与调整。”



梁柏坚表示《突破书志》以杂志式的风格排版,每期皆有主题报道,不像网络的报道比较零碎与分散,能以专注的方式来呈现,让读者对事件有较完整的了解与勾勒。

关心当前社会议题

“复刊早期我们主要针对年轻人的生命成长,包括对性、身体、前途、生涯规划等认知,但这几年香港社会的改变很大,我们认为读者不应只局限关心自己,应扩大至关心当前社会议题与社会面貌,因此目前的主题报道较关注社会的议题,如此较能触动读者的共鸣与引发他们的思考。”

梁柏坚补充,《突破书志》会在半年前就预先策划要报道的主题,因要花很多时间去规划与联系适合的受访对象。在此明显感受到“突破书志”在策划课题的用心与专业。

梁柏坚对于香港前几年曾硬性规定“通识”为强制学分被民众抗议有自身看法。他认为“关心社会”应是自发性,不应被强制,不应当学分来备考。



图像与文字一样重要

翻阅《突破书志》,感觉其特点是图片很多,图像资讯也蛮多,因此询问梁柏坚为何作此选择?

“现代年轻人一般上对过长的文字较抗拒,因此我们会注重图片,特别是‘资讯图象’,它的好处是可让读者对事件的发生有较清楚的理解。”

梁柏坚强调图像在《突破书志》绝对不是配图或配角,它们都是主角。“一般传统杂志会以文字为主,图都当配图所需,但我们认为图像本身有其特殊的功能、能传递资讯、感受以及想法。因此,图像与文字一样重要,各自扮演不同的功能。”

另,《突破书志》的伸缩性很大,其开本会随主题的需要变化,可大可小,非常灵活。

要有行动才会改变

《突破书志》早期的口号是“Break-See”,后来改成“Break-See-Change”,为何会有口号的改变?

梁柏坚回应:“我们刚开始选用‘Break and See’,是想引导读者去看去想,但后来觉得当社会面对困难与需要改变时,只是看是不够的,一定要有行动,不能只是自我感觉良好,大家要去改变,才有转变的可能性。于是决定从‘Break-See’改成‘Break-See-Change’”。

适当时刻就要放手 

梁柏坚多年来一直是《突破书志》的主编,两三年前决定退居幕后任编辑顾问。 

“我觉得培养接班人才很重要,适当的时刻就要放手,看到编辑团队在成长这才有意义。”他对对目前编辑团队的表现十分赞许与满意。 

在网络时代,经营杂志会面对很大挑战欲与困难,尤其是资金与销量的问题。《突破书志》如何克服? 

梁柏坚坦诚时下的大环境不利于办杂志,阅读人口下跌,手机资讯很普遍。“我们要争取的是‘阅读时间’。一方面靠固定的销量,一方面寻找出资人来赞助,教会机构本身会补贴不足。目前基本上每期可售出数千本,但若遇上民众关心的热门课题,则可卖出逾万本。”

积极推动社会文化运动

《突破书志》的主题很多时候扣紧社会运动,但梁柏坚特分析社会运动与社会文化运动之间的差别。

“《突破书志》的宗旨是推动社会文化运动,不只是社会运动。社会问题不一定全能通过政治来解决,有些是制度上的问题,有些问题属于生活习惯与思维模式,如:环保与厨余浪费。我们关注的是人与文化的关系,要让每一个市民都能拥有有尊严、公平与公正的生活。很多时候,有什么样的人民就会造就什么样的政府!”

为推动社会文化运动,需要有人参与,《突破书志》曾主办一个“团年饭”活劝,目的是让读者知道香港也有有机农夫与有机蔬菜,通过平台,让读者可直接与菜农交流,贴近生活,共吸引了百多人参与,效果蛮好。 

另“占中运动”过后有些市民会感觉失落与失望,《突破书志》也举办生活营,除打气加油外,也让参与者从上课中了解社会运动的内容与如何长期实践,另有“故事分享”环节,让“占中运动”的参与者说属于自己的故事,通过生活营的学习,让参与者学习参与社会运动后,如何在激情过后让心平静。 

对于一些传统平面媒体对社交媒体有看法与批评,梁柏坚认为其实两者可互相辅助,“传统媒体可善用网络来宣传,两者不一定是敌对,可互补长短。” 

公正公义人人所需

《突破书志》目前的对象以年轻人为主(高中至大专生),或可延伸至二三十岁的青年,希望通过阅读让年青读者建立社会的文化责任,追求社会的真善美。

“让年轻人明白社会存在的问题,明白改革的意义与困难,至少明白焦点的所在,进而建设社会的真善美。书志的人物访问也不仅仅是一般的好人好事或一般的善事善行。我们希望能提出与丢出有深度的问题,让读者去思考与反省。” 

目前很多国家都面对社会不公不义的问题,梁柏坚表示一个国家的体制应公正与公义。“每个生命都应被尊严的对待,每个人都应被公平与公正的对待。” 

梁柏坚简介

◆哲学和基督教研究学出身

◆在香港突破机构服务超过15年,曾任职过图书编辑、网络总监以及机构下免费学生刊物《U+》总编辑。

◆曾任《突破书志Breakazine!》总编辑,现为编辑顾问。 

《突破书志》前世今生 

◆前身《突破》杂志创办于70年代中,是香港基督教非牟利青少年服务团体突破机构旗下的出版之一。尽管有宗教背景,但内容相当开放。

◆1997年停刊。

◆2009年以双月刊《突破书志》重新起航,秉承以青少年为服务对象的传统,在与读者参与性、话题热点、视觉设计、多媒体传播等方面,都见了心思。 

◆现每月有5000本发行量,在萧条的香港文化杂志界,显示强韧的生命力。

反应

 

副刊

奥密克戎变体来势汹汹

本地冠病确诊病例持续攀升,庆幸的是我国未有奥密克戎变体,且医疗系统目前能应付。

病例增加与许多人不戴口罩、假日到来、人们出游活动增多或有关。

根据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CDC)宣布,美国发现的奥密克戎变体成为成长速度最快的变异株,命名为JN.1,号称“最长命病毒”。

据称,JN.1是奥密克戎亚变体BA.2.86的后代,具有较多的突变位点,这可能使其传染性更强。
这个有35个突变的变异株BA.2.86的子系JN.1,已在多个国家爆发。

·JN.1背景及特点

JN.1被分类为奥密克戎(Omicron)系的亚变体。

根据CDC的报告,JN.1与BA.2.86密切相关,两者之间的刺突蛋白只有一个变化,被认为是奥密克戎亚变体BA.2.86的后代谱系。

这一新变异株具有更强的免疫逃避能力,即传播性增强。

感染JN.1变异株可能出现发烧、流鼻涕、头痛等症状,与其他变异毒株相比并无显著区别。
然而,由于其突变,感染后康复可能需要更长的时间。

·疫苗是否应对?

幸运的是,最新研究表明,2023-2024年的冠病毒疫苗似乎对这个最新变异有效,已接种过强化针的个体面临较低的风险。

专家也呼吁公众采取缓解措施,包括:

·接种新疫苗;
·改善室内通风;
·在公共场合戴口罩;
·勤洗手。

尽管JN.1的公共卫生风险较低,但一些专家警告说,应密切关注变异的传播,并随时调整防控措施。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