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刊

马来半岛各族由来

2001年哥木峰苏罗村(Kg. Suloh)先奴依西曼人(Senoi Semai)的房子。

约略回顾一下马来半岛诸人种及不同阶段时期,各民族的由来。

第一波——黑色人种。



最初的东南亚人种是黑色人种,他们源于4万年前迁徙至此的现代智人的直系后裔,在马来半岛,也就是准黑人了。

第二波——美拉尼西亚人。

第二波的人种迁徙,即是在1万多年前至4000年前,深棕色人种美拉尼西亚人,由中南半岛扩散至东南亚,在马来半岛,这波年代久远的移民潮,余留下来的即是先奴依人。

2005年扬压峰灵易河区(Sg.Rengil)先奴依地苗人(Senoi Temiar)小孩。

第三波——巴来安人(马来——波利尼西亚语系民族)。

第三波则是发生在6000年前至1000年前,由于中国华夏文明强势文化的形成,迫使南方民族逐渐南移,巴来安人分两支迁徙至东南亚,即是中南半岛陆块上的孟卡蔑语系诸民族,及沿东边岛屿群而来的马来波利尼西亚语系诸民族。据知,波利尼西亚人先从台湾岛沿菲律宾群岛南下马来群岛,然后才经由婆罗洲及苏门答腊来到马来半岛(悉知苏门答腊有一个地方叫马来由Malayu,这应该是马来民族名称的由来),形成的也就是最主要的民族——马来人。



第四波——中国人及印度人。

虽然在最近的1000年里,中国人及印度人频频往来东南亚诸岛,经商或采集香料,但真正的第四波移民潮却是近两百年来的欧洲殖民地者招徕契约劳工的政策,致使华人及印度人大量进入东南亚,在马来半岛,华人及印度人的加入,形成了目前的多元民族现况。

第五波——目前的各国外劳。

(下)

反应

 

副刊

大帛班蝶

大帛班蝶

有几次,我在蒲莱山道上登山散步,偶尔看见阴凉树林的空中飘下了两张涂了字迹的信笺,信笺似乎很轻,微微的山岚吹来,又把它们刮上了树梢去,慢慢的它们又摇拽而下,两张信笺就这样的在风中摆摆荡荡,却始终不曾飘落地面。

那其实不是信笺,而是两只翩翩飞舞的大帛班蝶(Idea Leuconce),雪白及黑斑点缀的双翅,活脱像薄薄的信笺上涂了字迹。这种属于蛱蝶科的蝶类天生就弱于飞行,仅具备缓慢的滑翔能力,根据甘苍林先生说,它的拉丁学名,便是“一张空中飘下的信笺”的意思,这个比喻真的很传神。



我的思索不禁随翩翩的蝶舞而远去,记得最初编辑拙作《高山博物志》时,〈蝴蝶志〉是最后一个篇章,后来为了使题材更集中于地质及植物,和出于削减成本的考量,最终还是把〈蝴蝶志〉篇章给割爱了。

惭愧的是,相较于马来半岛超过1000种蝴蝶,我仅仅能贴出10种蝴蝶,我及苍林先生均认为这个小篇章不具备“蝴蝶”的代表性,还是让未来可能存在的中文版《马来半岛的蝴蝶》来完成这个题目吧。

看着斑蝶的翩翩远去,仿佛就是先生的余音袅袅。

(摘录自拙作《阿甘正传》章节)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