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

夫妻档设音乐学院起步到复新组装厂
曾华添创钢琴一片天

曾华添(左)经常试弹完成复新的钢琴,确保音色等水平皆达标,右为其贤妻兼得力助手梁碧霞。

(太平22日讯)夫妻档联手开创音乐学院,并在业务步上轨道后,更进一步开设钢琴复新及组装工厂,成为国内最大的钢琴复新及组装厂。

在太平土生土长的夫妻档曾华添与梁碧霞,在结识后由于大家皆对音乐产生兴趣,并在时机成熟后,便联手开办歌·可音乐器有限公司,较后,业务更上一层楼,也开办钢琴组装与维修工厂,以便提供一站式的完善服务。



曾华添接受《南洋商报》访问时指出,钢琴是西洋古典音乐中的一种键盘乐器,它因拥有宽广的音域和绝美的音色,被冠上了“乐器之王”的美称,并受到许多音乐爱好者的喜爱。

他表示,随着国人生活水平改善,钢琴也被视为重要的娱乐消遣品,学习及购买钢琴者也相应增加,并催生了音乐学院及钢琴组装与维修工厂。

自小对音乐深感兴趣

他说,自小便对音乐深感兴趣,毕业后曾在新加坡一家着名的音乐公司工作,过后负笈美国大学修读钢琴制造技术课程后,回国担任钢琴调音师,并认识了贤内助梁碧霞后,两人于1992年携手创业。

他表示,公司在初创时,着重在音乐学院,即教导音乐及购卖钢琴等乐器,过后当钢琴的需求量逐渐上升时,才开设复新、组装及维修钢琴工厂。



他指出,公司主要从日本进口品质良好,以及经过筛选的二手钢琴,然后把钢琴拆除全面检查,若有损坏之处便加以维修,最后喷上钢琴漆,整台钢琴便犹如新琴一般。

曾华添(左)严格看待工人在进行组装钢琴内部的木槌。

钢琴拆除检查重组过程繁杂

曾华添强调,拆除、检查及重新组装钢琴的过程相当繁杂,而且易学难精,尤其是在调整钢琴的击弦机的音调时最难掌握,必须依靠经验及感觉,因无仪器可以鉴定其标准,如果调得不好,钢琴所发挥的效果便不理想。

他认为,一名专长调整击弦机者,至少必须处理过1000台的钢琴,才能凭感觉将其音板及音色调节得最好。

过程全部需人工进行

拆除后组装钢琴都是相当细腻的工作,全部都需要人工进行,无法采用机械,因此每天工厂最多能复新数台钢琴而已。

“复新及组装钢琴有许多部分都要亲力亲为,当中的难度是要依靠经验、听觉及手感,才能把钢琴调得最好。”

他指出,该公司的顾客主要是音乐学院,最近也与德国公司合作组装新琴,然后将新琴批发至东南亚一带的国家。

他表示,由于新琴的价格相当的昂贵,复新琴的价格则是新琴的约30%价格,加上钢琴非常的耐用,因此复新琴相当受到各界的欢迎,具有良好的市场潜能,并说,目前也积极向中国发展,并在中国的3家钢琴厂中担任顾问。

梁碧霞:风气日盛学钢琴有助启发智力

梁碧霞则说,由于钢琴是相当高雅的艺术乐器,钢琴的音域宽广、音色宏亮、清脆及富于变化,而且有开发右脑及儿童的智力作用,故学习钢琴的风气越来越盛。

她指出,学习弹钢琴也可以陶冶性情,当着本身的嗜好及消闲,目前也有医生将乐龄病人介绍来音乐学院学弹钢琴,以加强手指肌肉的灵活性,及预防老人痴呆症。 

她表示,学习弹奏钢琴者也会比较有曝光的机会,对儿童学业或将来工作时,都会比较有自信心。该院每年都会举办2次的演奏会,除为学员提供发挥的平台外,也捐款协助慈善团体,以达到取诸社会,用诸社会的宗旨。

反应

 

国际财经

钢琴梦褪色 中国中产阶级囊中羞涩

彭博社专栏

不再是财富和社会地位的体现,钢琴对中国中产阶层家庭正在失去吸引力。

本着“把钱花在刀刃上”的想法,萝茜(化名)停掉了女儿的钢琴课。因为疫情的关系,她原本在一家旅行社组织出境游的工作收入寥寥,而在银行工作的丈夫则在金融业减薪潮席卷下近两年收入减少了一半。“经济环境不好,挣钱越来越难,”萝茜选择为女儿的钢琴学习按下休止符。

好景不再

这只是中国钢琴消费缩水的一个侧影。1月,中国最大的钢琴制造商——上市公司珠江钢琴预警,2023年净利润按年下降逾九成;另一家上市的海伦钢琴则预计录得全年净亏损。产量方面,财经报道称去年钢琴总产量下降到约19万架,较四年前已经“腰斩”。

在经济放缓、楼市、股市持续冲击居民财富的背景下,钢琴等大件消费受到拖累,行业好景不再。

西南财经大学和蚂蚁集团研究院等去年所做的一项调查显示,一项衡量家庭财富和收入的指标连续三个季度走低;同时,认为2024年经济前景会恶化的家庭比例由一季度的13%上升至22%。“跟汽车和家用电器等其他耐用品一样,钢琴的销售也受到收入预期和财富效应的影响。”澳新银行高级中国策略师邢兆鹏表示。

除了家庭财富的考量,人口下降、艺术特长生改革以及弘扬传统文化等其它因素,也令钢琴行业难返巅峰。

曾经爱过

中国人对钢琴的热爱可以追溯到几十年前。在20世纪60年代,这种乐器曾被认为是资产阶级的象征。但随着改革开放,钢琴成为中产阶层负担得起的“奢侈品”。

中国长期以来也通过教育政策鼓励音乐素养的培养,部分通过高级别的钢琴艺术等级考试的学生甚至有机会在竞争激烈的高考中获得加分,钢琴演奏与教育成功之间有了一定的联系,普及率快速上升。不过这些激励措施近年来陆续取消。

2000年以来,随着居民收入增加,中产阶层迅速扩大,学习钢琴不再是一项大的负担。这期间中国出品了包括《钢的琴》在内的很多部关于钢琴的电影,显示出中国家庭对钢琴的喜爱。

新华社报道援引行业组织中国乐器协会会长王世成在今年1月底的新闻发布会上称,到2019年中国钢琴年产销量达到39万架、占全球市场份额的75%。

王世成并指出,从2020年下半年开始,受多种外部叠加因素影响,致使钢琴产销量明显下滑,“既有周期性因素,也有大环境的影响。”该组织拒绝彭博的采访和提供过去几年钢琴产量数据的请求。

彭博新闻社2月初参观的北京一家琴行里,一些钢琴在打七折出售,但仍空无一人。一位唐姓店员表示:“我在这个行业工作了10多年,从来没有见过这么大的折扣。”他补充说,2023年的销售情况比疫情期间还要糟糕。

财富缩水

就业市场黯淡叠加房地产持续低迷给中国中产阶层带来了压力。彭博经济研究估计,房价每下跌5%,住房相关的财富总计损失19兆元人民币(约12.52兆令吉)。“居民知道房价下跌对他们的财富造成了非常负面的影响,这当然会对他们的情绪产生负面影响。”法国外贸银行首席亚太经济学家艾丽西亚·加西亚·埃雷罗对彭博表示。

经济低迷迫使许多中国家庭重新考虑他们在孩子教育上的投入重点,包括上哪类课外培训班、投入多少成本是可接受的。

“这是浪费时间,浪费钱。”在北京一家出版社工作的卢西陈(译音)说,从三年前花费4万多元为儿子买了一架雅马哈钢琴开始,叠加每周一对一的课时费等,她的花费已达到约9万元(约5.93万令吉),但并没有培养出孩子对钢琴的兴趣。去年在某科技巨头工作的丈夫被降薪,双重考虑之下放弃钢琴成了陈氏显而易见的选择。

钢琴教师也感受到了这波寒潮。在北京一家琴行授课的刘婷婷说,在疫情前,她每周六有多达12节课,去年这一数字降至4节左右。

“家长倾向于购买小的课包,其中一些人一旦上完课就不会续课了。”她说。

人口连续7年下跌

财富缩水之外,中国的人口出生率已经连续七年下降,也是钢琴销量下滑的重要因素。

“买钢琴的都是刚开始学的人,新学生没有了,钢琴的销量就没有了。”

家在北京的资深钢琴教师林静说,疫情之后很多家庭收入降低,考虑到买琴和学琴的成本高昂,而且孩子不是这块料的话,学几年对升学和就业难有帮助,一些本来考虑让孩子学钢琴的家长干脆放弃了尝试。此外,现在很多年轻人都不生孩子,孩子越来也少,学钢琴的人自然少了。

事由多因

还有一个因素不可忽略,中国对艺术类特长生加分项目的改革,也令家长们对艺术类培养的热情降温。

随着能达到钢琴10级的学生越来越多,2015年起中国取消了体育、艺术特长生加分项目;2021年再度发文称,2024年起高校艺术团不再从高校招生环节选拔,改为从在校生中遴选培养。科学创新、体育等成为国家对中小学教育更为鼓励的培养方向。

近些年对传统文化的弘扬也部分影响了中国家长们的选择。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一直呼吁中国人“坚定文化自信,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保留中国的“文化基因”。越来越多的父母开始让他们的孩子学习传统乐器,比如有2000年历史的中国传统乐器古筝。

学业压力是萝茜选择让女儿放弃钢琴学习的另一个重要因素。

“孩子学业压力增加,需要把更多时间用在学科学习上,”她说,“如果最后保留一至两个兴趣班的话,我会选择一个体育项目,和一个孩子自己真正热爱的项目。”

中国家庭可能正在放弃学习钢琴,但他们对这种乐器的欣赏并没有完全消失。毕竟,忍受自己的孩子敲琴键是一回事,听一位艺术大师的钢琴表演完全是另一回事。北京出生的格莱美奖得主王羽佳去年在中国主要城市的演出座无虚席。

急速滑坡后钢琴市场将有望迎来止跌企稳;中国乐器协会预计,未来几年钢琴年产量最终将稳定在20万至25万架。

一些父母也没准备完全放弃。陈氏的儿子即将停止学琴,但在卖掉她的雅马哈之前,她仍然希望三岁的女儿尝试一下这种乐器。

“看看她是否喜欢弹钢琴,”陈氏说,“如果不喜欢,我可能会卖掉钢琴,实在是太占地方。”

视频推荐 :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