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

用微生物控制油棕根病/朱乾海

有关注油棕种植的人士都知道,油棕最严重的病害是茎基腐病。随着油棕种植面积的扩大,茎基腐病造成的经济损失也愈来愈大。

近几年,管理或控制茎基腐病的方法专注生物控制法,主要是利用某种微生物保护根系,或抗拒病原菌致病。



有关微生物抑制茎基腐病的文章很多,用在园丘里的商业微生物产品也不少,包括大马棕油局和全宇生化科技研发的Ganoef及其他配方。

大园丘公司如土展创投(FGV)及IOI集团(IOICORP)也使用菌根菌(Mycorrhiza),一种和植物根的共生真菌。内生性菌根菌普遍存在于各种植物的根里,橡胶树也不例外。

六十年代,大马橡胶研究院做了不少这方面的研究,证实橡树根的确有菌根菌存在,但它们对橡树并没有菌根菌在森林植物的一般显著功能,如帮助吸收磷养份、水份及抗病(我们测试抗橡树的白根病)。

我们在英国发表的研究报告并没有引起置疑,从此就再也没有浪费时间做这方面进一步的研究工作。

园丘里的油棕根也都普遍含有内生性灌木菌根菌(endophytic grbuscular mycorrhiza),这种菌的地理分布很广,大多数的植物都有它,我们多少可以断定所有在油棕园的油棕树早已有自然的菌根菌寄生在根部。



油棕的菌根菌能从土壤里吸收磷及一些微量元素转移给根,转移的速度比单靠根自行吸收快,因而一些因养分不足的叶面症状不会那么快出现。

菌根菌连接在油棕根的菌丝一般上比根的总长度长,有可能油棕生来就与菌根菌共存,因为实验室培植的组培油棕种在无菌净土里不能存活,除非将一些普通的土壤加在净土里,普通土壤含菌根菌。

菌根菌不选择寄生,主要的几个菌品种普遍分布所有用来做人工接种(即商业包装的菌根菌用来加入土壤用)的菌根菌都是从野生或栽培的作物分享培养而来,因此它们可能对油棕没有实际益处。

这种情形和温带森林的外生性菌根菌很不同,那里的菌根菌某个品种对某种树有促进生长的好处。

土展创投IOI拟采用

有一份研究报告披露,组培油棕种在没有微生物的土壤里(土壤经过“消毒”),必须施放适量的磷肥。不过,如果加入菌根菌Gigaspora margarita,施放磷肥的分量就可减少。

在油棕的施肥上少许来自菌根菌的磷没有多大的经济效益,因为购买菌种和施放都是开销。

有臆测说菌根菌有抑制油棕茎基腐病的功效,不过时至今日尚未见正面的报告。

土展创投和IOI集团也实验用木霉菌抑制油棕茎基腐病。土展创投已准备商业采用;IOI集团及全宇的配方也会在近期推介。

反应

 

财经

朱乾海:免遭中间商剥削
改善收购制振兴种植业

朱乾海:从事农业非常辛苦,但只要脚踏实地,吃苦耐劳就能收获成果。

(吉隆坡21日讯)尽管政府鼓励小园主多元化种植,以突破当前棕油市场不振的困境,但橡胶和油棕研究专家朱乾海博士认为,政府应先通过一个机构探讨多元化种植并建立一条龙的系统,在小园主试种有了成果后按时收购。

“只要小园主收到钱,自然就会种下去。目前作物收购的问题,就是遭到中间商剥削,但中间商也有苦处。可以参考巴西,任何农作物都有收购渠道,有完善系统。”



朱乾海接受马新社专访时指出,目前最能发挥上述作用的应该是联邦农业销售局(FAMA),但该局仅收购有一定规模的农作物。

“偏偏收购很难做,如果政府不能真正帮到他们的话,多元化种植只会沦为空谈。”

他指出,实际上有的油棕园也有种西瓜,有的小园主有试种黄梨,联邦土地发展局(FELDA)也开始试种椰子、茶和竹笋。

“种植面对的虫害、气候变化、干旱、灌溉系统没有设置好等等问题,这些都是可以克服的。除非原料和种子不好,不然浇水、施肥、防虫……只要你肯脚踏实地去做,就不算真正的风险,肯定做得到。

“不是今天种,明天就出来,也需要两三年才会有成果。还要学习向其他人取经,反复尝试错误成功,谁有好的种子就向他们讨,比如农业部、农业与发展研究院(MARDI)和私人界研究商业化的良种。”



种植“香料王后”香荚兰成本极低。

农友建议试种香荚兰

朱乾海说,近期有农业期刊《农牧世界》引述一名博特拉大学毕业的农友的谈话,建议油棕园试种因全球供应严重不足而市场行情看涨(每公斤400至600美元)的“香料王后”香荚兰,因为油棕树具隐蔽作用,很适合香荚兰,且投入成本极低,在试种取得成果后才展开大规模种植,以减低对油棕的依赖。

朱乾海是联合国农粮组织橡胶专家,拥有纽西兰奥克兰大学森林病理学博士及橡胶病理学博士学位,早年旅居南美洲从事农业研究达12年,成功研发新的橡胶品种和克服病理,务农逾50载。

他也是油棕研究专家,他运用务农和学术研究数十年累积的知识和经验,为国内报章和农业期刊撰写专栏,并与其他学者联合著书,其中,他与3名种植界专家曾日辉、李显、邱生梹合著一本340页的《园丘杂草相片鉴别及控制》实用书籍大获好评,已经出版3刷共9000本。

采摘油棕果是很辛苦的工作,大多数是外劳在做。(档案照)

年轻人不爱种植业

我国农业面临危机

朱乾海指出,我国虽然拥有天时地利人和的农耕条件,但国人在农事生产不能吃苦耐劳,严重依赖外劳,年轻人尤其是成绩优秀者对务农不感兴趣,种植界有青黄不接之势,农业发展前景不太乐观。

他说,放眼望去,种植业尤其是油棕园高层清一色是友族,极缺华裔农业专才,因为很少华裔选修农业,他们对工程师、律师及商业等更感兴趣。

“我是过来人,我以前跟很多人一样种过番薯,但现在我国连(最容易种的)番薯都要进口,这是我国农业最大危机,加上连劳工也要进口。比如采摘油棕果是很辛苦的工作,大多数是外劳在做,不然这些果串都会烂在园里。”

朱乾海坦言,从事农业非常辛苦,但只要脚踏实地,吃苦耐劳就能收获成果,更何况连书生出身的他都能成功,其他人只要有心做不可能做不到。

谈到从事农业的契机,他说,最初到新加坡南洋大学留学,本来想选修语文学,但教授说:“这位同学,你不要念这些新科系,没有前途,你脚踏实地读生物系,还可以从事农业。”

这一番话令他改变主意,也改变了他的一生;“从事农业也不是我有兴趣,而是时势逼人,不过我从来没有后悔过。”

培育后辈责无旁贷

朱乾海说,他去巡视农地时也有看到一些年轻人在外头闯荡吃过苦头和碰过壁后,才醒悟还是家里好,回家帮父母做农事,通常这些人对务农的态度都会变得很认真。

他说,他们一群老辈的种植人觉得传承经验并培育后辈责无旁贷,筹备经费举办研讨会、提供培训咨询和出书,传播农业种植知识,并将从中所得迄今已资助十多名有潜力年轻人外国进修农业博士学位。

年过八十仍老当益壮的朱乾海打趣说:“我们现在拿不动锄头,就只能这样培养有希望的年轻人。”

勿盲目追求科技机械

先研究实用性免亏本

随着时代科技进步,农业也逐步机械化,但种植人协会院士朱乾海提醒有志务农的年轻人,勿盲目追求科技和机械,在没有研究实用性之下就仓促买机器投入生产,否则可能走冤枉路,最终血本无归。

他建议农业新手们,在一头热投入前要多接触外面的人,多听看外面发生的事情,多向有经验的人请教取经。

小园主难负担

他指出,我国农业以小资本农民和小园主占大多数,机械化需要高成本,大公司和大园丘在平地引进机械化作业,但小园主和一般农民是难以负担的。

“有的人要引进无人机,可是你要找谁买?除了大公司可能会考虑,大多数小园主根本都买不起。”

朱乾海强调,除了成本,在引进机械之前,也必须考虑实用性。

“我看过一批青年工程师,听人家说自动割胶机,就一口气合资十几二十万令吉引进割胶机。一公顷地有四五百株橡胶树,一台割胶机价格200至300令吉,要绑在每棵树上,万一机器出了小毛病不动了,就无法收割,结果血本无归。”

他指出,有的园丘甚至没有电供,无法为机器充电或供电,而且受地势限制,在平地可以采用机械化作业,但若在陡峭的高地则不适用了,只能靠人工。

他以油棕为例,施肥没办法机械化,全靠人工,迄今也尚未研发出有效采摘油棕果的机器,必须人工采摘,加上由于平地农地面积逐渐减少,有的业者甚至在高地开拓油棕园,机械化就更加不适用。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