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

谨记母亲教诲
叶文央存好心做好事

叶文央(左二)与太太颜碧君在叶文央建筑有限公司进口处与接班人叶兴再(右)合摄。

榜样影响榜样,造就了叶文央精彩的人生,凭着自信与毅力,加上好学精神,让他在吉兰丹州丹那美拉(Tanah Merah)创下一片春天!若没有母亲黄凤娥的教诲,或许就没有叶文央今天的成就。当然,叶文央肯吃苦,不计较的性格,加上他一向秉持母亲助人不求回报的精神,赢得了丹那美拉人的尊重与爱戴。

现年88岁的叶文央,到现在都视其母亲黄凤娥为心中的偶像,尤其她生前常说的“存好心,做好事”,让他学习到助人的意义。



叶文央过去在丹那美拉一带前后兴建了至少10座大小候车亭,让居民等候巴士与德士时免受日晒雨淋,就是受到母亲常讲的“前人种树,后人乘凉”的思想启发。

早期交通并不很发达,大家主要依赖巴士或德士来往目的地,需要候车亭,因此,叶文央前后在这一带建了至少10个。不过,随着时代进步,每个家庭几乎都有汽车代步,候车亭不再符合时代的需求,目前,只剩下一些当年兴建的候车亭,如育正华小外面、丹那美拉医院外面及日拉督华人义山的保留下来。

可以说,叶文央的人生,从年轻到年老,都在帮助地方上的民众;他身体力行造福地方社群,后来也影响了下一代,继承他和亡母的公益心。

叶文央幼儿,也就是叶文央建筑有限公司接班人叶兴再,今天也跟随祖母及父亲的步伐,同样的乐于助人。叶兴再目前活跃于吉兰丹州的文化城狮子会,曾担任会长职;而其子叶子丘,也受祖父及父亲影响,参与幼狮会,今年将前往日本参与学生交换计划。

叶文央(左二)曾在2000年从冯镇安(右)手中接过“热心教育”匾牌。
1981年叶文央荣膺吉兰丹州苏丹殿下封赐PB勋衔。
叶文央与太太颜碧君及孩子叶兴再,以行动全力支持丹土生华裔协会活动。
当年兴建“叶文央亭”就在育正华小外面。
叶文央也在日拉督华人义山兴建一座亭子,让扫墓者纳凉。

人生转折点进军建筑业



在叶文央印象中,母亲是名女强人,在当时的封建时代,她的果敢、办事能力及助人不计较等巾帼不让须眉的豪气,都让他深深烙印在脑海中。

小时候,叶文央家里并不是很富有,年纪小小就得跟着父母种菜、种烟叶及养牛。加上当时日治时代,他读书识字不多,但这并没有成为日后他事业发展的障碍,反而更激起斗志,更落力打拼,一步一脚印地开创自己的精彩人生。

人生路上虽然高迭起伏,但叶文央用毅力来应对一波又一波的问题,过程中虽然不容易应对,他却一关接一关地闯下去,开创一片天,创立叶文央建筑有限公司(Yeap Boon Yang Construction Sdn Bhd)。

虽然接近90高龄,在叶文央脑海中仍没有“引退”这个字眼。

他从年轻开始不停的打拼,曾涉猎种菜、种稻、种烟叶及割胶。

不耻下问虚心讨教

他一生劳碌,为生活拼搏,为的是让下一代有一个更舒适环境,在52岁那年,叶文央做了人生最大的决定,成为其人生转折点。

由于那个时候树胶业行情下跌,叶文央就把父母留下的一片地抵押给银行,在80年代毅然搞起不甚熟悉的建筑业,结果这个事业一直延续到今天。叶文央在丹那美拉一带至少兴建了3个花园住宅区,即丹美花园(TAMAN TANAH MERAH)、布格花园(TAMAN BUNGA)及德沙乌达玛(DESA UTAMA)。

为了搞房地产,他比任何人都努力,不懂就问,一直抱着不耻下问的精神,向建筑业前辈虚心讨教。过程虽艰苦,但他却咬紧牙根坚持下去,不放弃。

叶文央年轻时从事割胶行业,照片中他正在监督员工工作。
母亲黄凤娥是叶文央心目中永远的偶像及学习榜样。
虽然已88高龄,叶文央仍然每天在丹那美拉市区驾车到处逛。

退而不休风雨不改天天“上班”

老当益壮的叶文央,每天仍在丹那美拉市区开车到处逛,精力与精神比年轻人还要好。

从年轻奋斗到今天,叶文央没有一刻停歇下来,即使到了今天,他还是一样风雨不改的前往办事处。

虽然1997年他已把公司棒子移交幼儿叶兴再,但仍改不了“上班”的习惯,每天早上吃了早餐后就到办事处坐坐。

他这份精神与毅力,深深地影响着幼儿叶兴再,事必躬亲,尽量给予他人最好的服务,予人方便。

叶老每天都会在办事处逗留半小时至一个小时,然后才回家。

叶文央一家人与泰国驻吉兰丹领事捷克里(左三)关系良好。

养身之道:每天练一指禅

很多人都想知道,叶文央年纪老迈,为何仍精神奕奕。

原来,他的养身之道就是每天两轮打一指禅。自接触一指禅后,他就坚持每天练习,不给自己机会偷懒。

每早花1小时看新闻

每天早上约5时他就醒来,睡醒第一件事就是先开电视机看新闻,掌握一天最重要的资讯。

他认为掌握新闻时事很重要,尤其政治局势及经济状况,跟房地产命脉息息相关,因此,每天早上基本上都会花上一个小时看新闻。

接下来,他就开始练习一指禅,为时半小时。

除了练一指禅,他也维持少吃多餐的习惯,早餐一定是麦片、两颗半生熟鸡蛋及面包。

叶文央捐献市值逾50万令吉祖屋及地段供做丹土生华裔文物馆。
一家人重回祖屋,重温当年情。
叶文央答应捐献祖屋,供建土生华裔文物馆。
叶兴再与母亲颜碧君巡视祖屋,这个秘密出口就是供逃生用途。
叶文央(左四)移交祖屋照片予林庆丰(右三),供兴建华人土生文物艺术馆用途。左起叶兴再、林永隆及黄崇锐;黄保俊(右起)及苏芬莉见证。

捐献祖屋设文物馆

早在4年前,吉兰丹土生华裔协会寻找会所,其孩子叶兴再知道后,马上向叶文央反映,而他也马上答应捐献祖屋,作为设立土生华裔文物馆的用途。

这片逾6000平方尺的地段及属于土生华人高脚屋的木基建筑物,位于丹那美拉市区峇鲁路,即警察局附近的大路旁。

这片地坐落黄金地段,若以地段与建筑物计算,市价可达50万令吉。

祖屋逾80年屋龄,而这座文物馆将获得工艺大学教授林永隆博士详细策划设立,并设法保留老屋的面貌。

空闲时间,叶文央喜欢浏览平板电脑上收藏的一系列照片。
叶文央是虔诚佛教徒。

助人不分种族赢尊重

在叶文央字典里头,助人没有肤色、种族与宗教之分;只要有求于他,他都在能力所及之内,给予协助。

正因如此,他与当地马来人打成一片,大家都是朋友。他曾为马来人兴建祈祷室,所以极获当地人尊重,而赢得“Ustaz Yang”或“Pak Cu Yang”的昵称。他仍记得,在五一三事件发生时,有马来人滋事,其中一名来自仄都(Chetok)的马来朋友就对滋事者说,“若你要教训他(叶文央),就先教训我”,最后对方看到有人为叶文央出头,不敢再闹事。

叶文央与太太颜碧君年轻时模样。

感谢太太风雨同路

提及太太颜碧君时,叶文央说,这是缘分,其太太在25岁下嫁给他,育有2名儿子及4名女儿。

他感谢太太跟他风雨同路,同甘共苦超过半个世纪,不只在生意上给予他协助与支持,更是持家有道,把6个孩子都教育得很好。

太太持家虽辛苦,仍不弃不离,让他无后顾之忧在事业上拼搏。

叶文央几年前与家人合摄。
叶文央是叶兴再主要支柱,父子感情十分融洽。

先后交棒两子

早在1987年,叶文央认为是时候把公司棒子交给最大的儿子叶兴家打理,几年后,叶兴家有更好发展要前往吉隆坡闯天下,开明的他认为年轻人确实应该出去闯一闯,因此也不阻止。

1989年小儿子叶兴再从国外留学回来并在公司内学习,几年后,叶文央觉得是时候让小儿子接手,于是在1997年经济风暴时期,自身再次退居幕后,把叶文央建筑有限公司棒子交给接班人叶兴再到今天。

叶兴再表示,他在父亲身上学到,办事跟吃东西一样,都须量力而为。他也学习到父亲刻苦耐劳精神,因此,做任何事都以父亲的教导为准。在他接棒后,他把父亲的事业发扬光大,先后成立英阁富私人有限公司、英德拉私人有限公司及英德阁拉希私人有限公司等。

无论如何,他说,他的成就都建立在父亲用血汗奠下的基础上;因此,趁着今年父亲节,他通过“精彩人生”,将父亲走过的路及对社会做出的贡献记载下来,当做“礼物”送给父亲,也表示对父亲的栽培与养育表达感恩之意。

教育孩子诚实不阿

虽然叶文央读书不多,但他却深深了解教育的重要。

为了让孩子受更多教育,他把孩子送出国深造,希望他们掌握更多知识,尤其懂得做人的道理、明辨是非、识善恶、辨美丑、知荣辱。

他不希望孩子们重蹈他人生旅程中的覆辙,因此再辛苦,都不会牺牲教育。

他在教育孩子时常强调,最重要就是不可欺骗,一个人的诚信十分重要,拿他人的东西,一定要还,不要欠。

叶文央履历
曾担任职位:

1:两届丹那美拉市议员

2:马华丹那美拉区会主席

3:丹那美拉医院巡察官

4:睦邻计划丹那美拉“B”区主席

现任职位:

1:叶文央建筑有限公司创办人

2:吉兰丹土生土长华裔协会顾问

3:丹那美拉育正华小董事

4:玄天庙发起人之一

5:境主庙发起人之一

叶文央(88岁)与太太颜碧君(83岁)共育有6名孩子:1:长女叶丽鸾(63岁)

2:次女叶丽燕(60岁)

3:三女叶丽华(58岁)

4:四女叶丽芬(55岁)

5:五儿叶兴家(53岁)

6:六儿叶兴再(51岁)

反应

 

马六甲

培风二校大门前设候车亭

(马六甲22日讯)马六甲市政局今年初接到甲市培风二校要求,在大门前设候车亭,让学生在上下车及等候红绿灯越过马路时,有遮阳挡雨的地方。

尽管冠病疫情高居不下,导致学生继续居家上网课,兴建候车亭工程照样进行,让学生复课时受惠。

同时,该校后部与住宅区只相隔一道篱笆及沟渠,长在学校范围内的数棵大树长得茂密,枯叶掉落属于住宅区的沟渠,导致沟渠阻塞。市政局派员修剪大树,解决树叶阻碍排水系统问题。

马华市议员陈炜建今早在怡力州选区发展及协调委员会署理主席李佳胜,前往该校了解情况,出席者包括培二校长韩斌元。

陈炜建说,该校今年初向市政局申请候车亭,近期内获得市政局批准及拨出款项,在一星期内竣工。

他说,候车亭的设立,主要是让学生在上下车及等候红绿灯越过马路时,有个遮阳挡雨的地方,惠及学生、家长、老师等。

他指出,校方也向市政局反映学校后部长得茂密的数棵大树,已有三层楼高。由于树枝、枯叶直接掉落在住宅区沟渠内,影响排水,因此,市政局出动云梯车修剪大树。

对此,韩斌元感谢陈炜建及李佳胜的争取及协助下,完成该校的两项申请而感到开心。

他说,虽然近期内学生还不需要返校上课,但市政局体恤学生家长,为了未来的长远计划,继续建候车亭。

他指出,该校有1037名学生,学校一旦复课,候车亭除了惠及师生,也可供居民使用。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