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刊

宋朝吃货的好时代

《宋朝饭局》是本让人读得很开心的书,虽是探讨古代饮食,却文笔诙谐,深入浅出,穿插许多现代形容和词语,轻松易懂,感觉贴近,不会有看食谱或食评书时隔层纱的感觉,最重要的是没有一般“史书探讨”的沉重史料和严肃文字,甚至没有太多的引经据典,就纯粹说吃饭,说饮食生活,说餐桌利益,还有许多平常诱惑了很久却没特地去找答案的饮食问题和误解。

民以食为天,关于吃饭这回事,宋朝既是“承先启后”的朝代,也是饕客最好的时代;《宋代饭局》既是一本饮食文化断代史,也是市井生活的地方志,更是非一般的“吃货之书”。



读书人 推荐:《吃一场有趣的宋朝饭局》

作者:李开周

出版:时报出版

宋代人饭后如何刷牙?

宋代人的酒量如何?

皇帝最爱吃哪些酒菜?



鲍鱼之肆的鲍鱼居然不是鲍鱼?

广东菜竟然吓死人?

古代也有食安问题,病死马肉佯称鹿肉?

今日拍卖市场上天价的宋瓷,居然是穷人用的器具?

敬酒时,为何大家共用一个酒杯?

宋朝没冰箱,怎么有冰品可吃?

宋朝已有川菜,但当时没有“辣椒”这种食材,怎么办?

中国古代用餐时和西方人一样,离不开刀叉,后来才改用筷子?

中华民族自古采用“分餐制”,像日本料理般每人一份,后来才演变成“共餐制”。

众人皆知宋朝著名词人苏轼爱吃肉,却不知他还嗜吃生鱼片!

“醉翁之意不在酒”的欧阳修爱喝酒,也喜欢鲜美螃蟹,退休后逐蟹而居!

“粗茶淡饭吃剩饼”的王安石虽不讲究美食,却独钟羊头签……这是什么怪东西?

娓娓道来趣闻逸事

————以上种种,鲜为人知的趣闻逸事,在历史专栏作家李开周的轻松诙谐的《宋代饭局》里娓娓道来,逐一解破,以十多年的宋朝研究心得,点评无数宋朝流行的主食和副食、大江南北的饮食习俗,道尽宋朝美食和市井谐趣,配上不拘一格的倜傥文风,活泼生动的饮宴场景,令人读来“津津有味”,恍若身历其境。

宋朝最贴近现代饮食

《宋代饮食》说的不只是“宋朝的饮食”,也借机让读者略窥各个朝代的饮食之大不同。作者特别强调仅就“饮食”角度而言,宋朝是最贴近现代饮食和生活的环境,其他朝代,即使盛世如唐朝,也和现代相去甚远。毕竟,中国历朝历代渗杂不同的族群文化,并非汉族一统,唯有宋朝独具一格,中华文化的所有精粹,几乎都在这个时代成形及成熟,绝对是中华文化发展史的最巅峰,而后则是混局的开始。

作者用“承先启后”形容朝代饮食并非夸大其词或个人偏爱的推崇,而是有根有据。虽然中华文明从商周到唐代,已形成鲜明的制度和特色,但在饮食方面,杯、盘、碗、筷这些今日看似基本配备的餐具,在宋朝才算齐备,中华料理煎、炒、炸、烹等手法上,在宋朝有了更多变化并趋于完善,餐桌饭局的各种规矩,也在宋朝才基本定型。

川菜在宋朝一枝独秀

当我们以为现代文明将餐饮料理推向高峰,事实上,从餐具、吃食习惯、礼仪到料理烹饪手法,早在1000年前的宋朝已臻完善,严格或正确说来,现代餐饮只是延续宋朝餐饮,加以变化或融合其他国家或地方元素,并无多大的真正创新,即使川菜也是在宋朝一枝独秀,还有五颜六色的仿荤素食,也是在宋朝遍地开花。

另外,现代人一日三餐的饮食习惯,也是始于宋朝,现代人喜欢炒菜,这个特色来自宋朝,现代人用的煤和天然气,早在宋朝就有了,现代人在热天喜欢喝冷饮,冷饮也是在宋朝才开始普遍……许多的饮食细节,都能在宋朝找到源头。

李开周认为,在中国饮食文化的历史长河里,宋朝是一道非常明显的分水岭。在它之前的汉朝、魏晋、隋唐,都是“古代”,跟今时今日的饮食习惯和烹饪手法差异太大,陌生而疏离,宋朝之后的元代、明代和清代,多由外族统治,饮食文化混杂,唯有宋朝最鲜明而蓬勃发展。

分析各朝代饮食习惯

宋代之前,汉人吃饭时席地而坐,到了宋代才能安稳地反坐着进食;魏晋南北朝则是每人面前放张小餐桌,分餐制大行其道,感觉也太不熟络。倒是喝酒的时候都共用大酒盅或是马勺,跟喝交杯酒无异。就情谊面而言,颇能展现哥俩好的豪爽与百无禁忌,但就今日的观点来看,卫生方面着实堪虑。

作者坦言“原本心中盘算着唐朝盛世又颇有文化融合的气度,应该是不错的选择”,经过一番研究后才知,唐朝的餐桌是高了些,可以舒服坐着吃饭,酒杯也不再共用。但因胡风太盛,所以宴席上流行唱歌跳舞,所以三不五时便得起身共舞啥的,既然食不安心,大概也很难好好用餐,

元朝经常用酸不拉叽的马奶酒宴客;明朝老离不开壮阳补肾的虎狼药;清朝的酒席菜色充斥着大量的肥猪肉。以上都是书里说的,还真是不看都不知道。此书特别之处,在于附录了了“宋朝饮食简明辞典”,从主食、副食、食器、酒类、宴席、餐饮业,皆有详细说明。

当时的地方民情以及饮食习惯,很多地方其实都是“一日两餐”,现今昂贵的牛肉在宋朝属于低下阶层的最爱。同时也有简单的换算,借以了解当时的物价,当然包含酒。里面也提到了金庸武侠小说中出现的菜色,算是本轻松但言之有物,看了增广见闻的书。

反应

 

副刊

当一个知识的旅者

时间匆匆,转眼又到岁末。〈读书人〉今年最后一期,特访问专栏作者吴小保,分享他的阅读规划、阅读心得以及新一年的阅读展望。

吴小保

●个人是否有阅读规划?若有,去年的阅读规划还满意吗?你会特别偏爱哪些类型著作?



2013年大选结束后,强烈地感受到自己对政治的理解匮乏,当时定了个长期阅读计划,希望能够从政治光谱右派著作开始读起、以左派为终点,好好充实自己。然而,起初对这领域并不熟悉,只能慢慢摸索;走过不少冤枉路(读到烂书),但一路读来,还是小有收获。

记得一开始不懂分左右,只好从书柜随意挑选。选了本金里卡(Will Kymlicka)《少数群体的权利》,讨论多元文化主义的课题。之后又读同一位作者的《当代政治哲学导论》,但忘了碰到些什么状况,当时并没有一气呵成地读完,只看了前两章;拖了几年,至2016年才把全书看毕。

也读了其他一些导论性质的书,但都忘了书名。

选读倾向左派著述

接下来几年选读的,都比较倾向左派著述,偏离了起初“由右读起”的规划。几年前,台湾心灵工坊一连出版几本日本左翼思想家的著作,我都不错过,先后读了《柄谷行人谈政治》、《世界史的结构》、《伦理21》、《哲学的起源》和《帝国的结构》。书柜上还收了好几本柄谷行人的书,如《迈向世界共和国》、《马克思,其可能性的中心》和《跨越性批判:康德与马克思》,还未有机会好好研读。



那两三年,柄谷行人是我主要的学习对象,之所以,一方面与其简明的写作风格相关;另方面,则被其“解放世界”的理想所吸引,毕竟是年轻人,容易热血沸腾。

同时也接触其他左派论述,比如大卫哈维(David Harvey)的《新自由主义化的空间》、《新帝国主义》;罗拔沃尔夫(Robert Paul Wolff)《为无政府主义申辩》;埃里克奧林賴特(Erik Olin Wright)《真实乌托邦》等。

然而,也许阅读口味太过偏颇,虽成功形成了特定观点,却对自己的信念缺乏更深刻的批判与反思。自知长此下去,大概会被同温层所困死。

●阅读对你而言有何意义?

阅读跟自己立场不同的书,是一个难得的学习机会,一方面好好认识不同的意识形态,另一方面则可以再三反思自己的立场。我相信,一个没有经过反复检验的信念,是不值得信仰的。

阅读的意义,对我来说大概就是如此:让自己成为一个旅者,离开故乡,去探索不同的世界。当你重返故乡,就会用不同的眼光审视它,对它有更深一层的了解。

●去年有哪些著作或作家特让你印象深刻?其特点在哪?

大约从2016年(或2015?)开始,比较有意识地选了些右派著作来读,于是冥冥中又回到了当初的规划,虽然顺序是颠倒了。

读了几本右派的书,但还不算有深入了解。如《经济学人》出身的约翰米克斯威特(John Micklethwaite)、亚德里安伍尔得礼奇(Adrian Wooldridge)的《第四次国家革命》,该书认为政府职能过大、却又缺乏效率、并导致债台高筑,因此主张削减政府职能,把大部分责任交给私人界或市场承担。

从2016年起,比较集中地读美国学者法兰西斯福山(Francis Fukuyama)的著作,先后看了《政治秩序的起源》(上下卷)、《大断裂:人类本性与社会秩序的重建》和《我们的后人类未来:生物技术革命的后果》。福山是当今有名的政治学者,曾在1989年发表〈历史的终结?〉一文,后于1992年扩充写成《历史的终结及最后的人》一书。“历史的终结”命题之提出适逢苏联瓦解之际,在国际知识界引起很大反响,遭左派激烈批评。

逼迫重新思考一些想法

透过福山的书,逼迫我重新思考一些想法。过去受柄谷行人影响,对“国家”有着相当负面看法,认为它是社会不平等的根源。然而,福山在《政治秩序的起源》却强调国家的作用,认为缺乏健全且自主的政府,人民就无法享有优质民主。比如,美国由于有着很强的不信任政府的传统,因此设置了很多约限政府权力的繁文缛节,其结果是导致政府功能不彰,最终是人民买单。

我们固然不必照单全收福山的所有观点,但我想,公允地说,福山是我相当欣赏的作家——毕竟我年纪渐长,开始学会欣赏不同立场的人。

欣赏福山主要有两点,首先他懂得提出好问题。在《我们的后人类未来》,福山提出:人类现有的伦理与政治制度与人性相关联,一旦不断取得突破的生物技术改变了人性,这对我们的伦理与政治制度带来怎样的影响?其次,跟柄谷行人一样,福山的著作平易近人,不会有太多吓死人的专业术语(现代知识人的魔咒、凡夫俗子无法掌握的语言),而且他是个旁征博引的学者;也是一个说故事者,能够把复杂历史用相对文学的方式说出来。

●明年有什么阅读规划?

2017年将尽,2018年又是个挑战的年份。从2013年至2018年,正好间隔着两次大选。

回顾这5年,所读的书不多,但小有收获。展望未来,除了继续研读政治、社会学类的书籍,也希望将来可以多读不同领域的书,尤其是科普类的。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