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论

拒绝国家恩奉的瑞士人/蔡元评

国际社会最近有一则让人凸睛的新闻:瑞士人严拒政府倡议,发给大家丰厚的恩奉金,即所谓无条件的基本津贴。6月5日,瑞士举办全球破天荒的全民公投,近80%人投反对票,以压倒性的气势否决此案。

无条件的基本津贴 (Unconditional Base Income/UBI),是西方国家近年酝酿的一项媚民议题,用以彰显国民“体面的生活”。



体面号召无动于衷

瑞士政府倡议,发給每个成年人每月2560美元,儿童640;即一年成人约3万,儿童8000。UBI 囊括全民,不管有无工作的,也不管贫富,一视同仁,终身享用。瑞士人口800万,为此,每年估计须支出2000亿。瑞士的邻国芬兰,也蠢蠢欲动,有意依样画葫芦。

在发展中国家,2560等于一个大学毕业生的中上月薪。瑞士人均6万美元,全球顶级;UBI也不薄,老百姓却对锦上添花,出自公家的大钞视若无睹,大手一挥,Nope! 

此情此景,其他巴望国家津贴的发达国看了,先是一阵错愕,接着是满脑的眩晕。发展中地区则声声按赞 —— 高官都捞得不亦乐乎了,小老百姓除非头壳烧坏,哪“好意思”拒绝!

钱须花在刀刃上



瑞士人拒领恩奉,有五个理由。第一,UBI 的来源必然是增税,羊毛出在羊身上;福利越高,缴税就越多,不划算。

第二,瑞士物价超高,若再大量的投入现金,必带来通胀,进一步推高物价。

第三,瑞士天高的福利,必然吸引大量的外国移民进驻,摇撼好不容易建立起来的安详秩序。

第四,不劳而获的UBI,驱使一向勤奋为本的国民懒散,恐怕保不住瑞士引以为傲的全球顶尖竞争力。

第五,每年2000亿的公共支出,迟早拖垮国家的经济。综合算下来,得不偿失。

瑞士人非圣贤,也躲不过中华民族所谓的“人不为己,天诛地灭”的自私心理;但不一样的是瑞士人理性,每花一分钱都必须在刀刃上。这些阿尔卑斯山下族群服膺不炫耀、不铺张、不浪费,节俭走远路的原则。

凭着这些平凡、脚踏实地的文化,瑞士创造了扎实的经济体。当欧洲许多国家常年在8%高失业率打滚的时候,瑞士则保持着约3% “无碍”的失业记录。在瑞士的最大城市苏黎世,看不见有如参加国际比拼,金碧辉煌的冲天高楼;没有呼啸而过,凸显派头的豪华汽车。

瑞士人坚持不收国家恩奉的核心因素是国民教养。瑞士政府完全透明,资讯完全开放;民众把自己视为政府的一分子,人人知道政府该做什么事,不该做什么事。人人都清楚,国家花钱,就等于花他的钱。有国才有家,完全体现了“国和家一体”的共识。

国民理性核心价值

瑞士街头看不到前呼后拥的官员,没有人有兴趣仰望他、吹捧他。当官是千百职业中的一种,没有特殊的地位,没有排场。官员和普通百姓一样,在街头进进出出;不喊口号,不说大话,工作是呆在衙门专心办好人民交待的事。

老百姓监督他,而不是任由他“家天下”。在瑞士,没有人在意头衔、职称,不以工作性质论人。学校的统一目的在于传授谋生职能,强调专业能力。人人都是国家的一分子,串连大家的,是相互尊重和高度的理性。

海外除了外交官,没几个人知道瑞士高官的大名。但很清楚知道,代表瑞士的是扎实、资产雄厚的银行体系、高超的制表工艺;和家喻户晓,领先全球食品业的雀巢;及制药界的巨人诺华、罗氏等企业。

大掌柜撑起一片天

瑞士是公民理性社会的标杆、高文明的结晶。瑞士走在前头,完全是国民教育积年累月的历史沉淀。在瑞士,掉弄玄虚的政客上不了台,搬口弄舌的名嘴亮不了相,更没有一看到新闻就起哄的民众;准确的说,这是个高素质国民组成的国度。

老话说,国家兴亡人人有责;瑞士人人都知道,个人的一动一静,都关系着国家的前途。在瑞士,国民的角色有如中国晋商时代著名的大掌柜:朴实、理智、精明、远见、顾全大局。瑞士的大掌柜团队撑起了一片天!

〈作者为《全球竞争力》主编  http://www.worldstt.com 〉

反应

 

名家专栏

马瑞对比各有长处/胡逸山博士

我之前长篇大论地探讨瑞士作为一个国际金融中心的地位,当然也有一点“私心”的因素存在。但长期跟随着我的读者也许也理解到,我的所谓“私心”,其实也还是个“公益心”,即希望把我所心仪的瑞士的治国(尤其是治理经济)理念与实践,作为一个值得本地参考的典范。

那我为何会对瑞士有所心仪呢?那主要也是因为我在当地生活过一段时间,亲身体验了当地的社会经济运作模式,认为有所值得推崇的地方。

政体相似

在上世纪末、本世纪初,我有幸在联合国位处于瑞士日内瓦的欧洲总部工作。当时的日内瓦,与瑞士的金融重镇苏黎世齐名,乃世界上生活消费水平最高的城市之一,比世界首屈一指的金融大都会纽约都还高。

所以当时在日内瓦工作的联合国员工,所领取的薪资是比在纽约联合国总部的同僚们还要高上一半左右的,作为应对在日内瓦偏高消费的生活津贴。

瑞士的政体与我国有一定程度的相似,皆为由许多州组成的联邦,中央与地方政府各有分权。而如我国的最高元首是由九位统治者互选出来担任五年,瑞士的总统也是由其七位联邦理事所互选出来的,但任期只有一年,而两者的宪制地位也都主要是礼仪性的。

我当年就曾在日内瓦的街道上遇见正在步行中、没有显著的保镖紧随着的时任瑞士总统。后来在火车上也见到她与一些官员在谈着话。

在我国,政治实权是由首相所掌握,而在瑞士,则由上述七位由国会推选出来的联邦理事(不一定是国会议员)来集体掌权。

两地这种不尽相同的政制安排,我认为也是无可厚非的,各有长处。但是,我国是连地方选举都已废除的,而瑞士则不但有地方(市、镇等)选举,而且几乎所有法律都得以公民投票来决定,这些都是值得我国参考的。

社会经济韧性值得借鉴

此外,我觉得瑞士最值得我国无论是政府或民众借鉴的,也还是瑞士社会经济的韧性。其实纯粹从地理经济的角度来看,瑞士山多平地少,而且那些无穷无尽的山脉又那么陡斜,天气又那么严寒,其实是非常难以进行耕种的。所以,在历史上,瑞士其实是欧洲可说是颇为贫瘠的地区。

这与我国土地相对的既平坦而又肥沃,阳光和雨水都那么充沛,加上地广人稀,形成了强烈的对比。

但瑞士人生性坚毅不拔而又骁勇善战,山不转那就人转,既然本地穷困那就跑到外地去找吃。尤其是当年的欧洲几乎常年战火纷飞,所以许多瑞士人就当上了雇佣兵,为欧洲大小城邦的君主大公们卖命打仗,声名显赫。即便是由罗马天主教教皇所统治的梵蒂冈,也主要是依靠瑞士卫队来维持安全,一直到当下也还是如此。

这一点与同样为山地国度的尼泊尔的辜加人相似,都是跑到外国去当雇佣兵。这里不是鼓励大家在本地找不到吃就去外国当雇佣兵,而只是强调此处难以留人,那么也自有留人处的。下次再续。

视频推荐 :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