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刊

学生自杀

一切有情感的生物,包括人类、禽鸟和动物,都难免有情绪的问题。一些鸟类和动物,如鹦鹉、大象等都会自残。但也许只有人类才会自己结束生命——自杀。

香港每年自杀的人数大约有1000人,低于世界的自杀平均率。自杀的人以成人较多。对于这些悲剧,大家已习以为常,不会特别关注。不过最近接二连三发生学生自杀事件,震惊了社会和引起家长的不安。



对人生找不到方向

学生自杀并不是新鲜事件。过去几年,每个学年平均都有29个学生自杀。但去年9月开学至今,已经有20个学生自杀。最令人担忧的,在今年的3月份里,9天之内,就有7个学生选择自我毁灭,其中包括大、中、小学生。这是骇人的纪录。

为什么要选择自杀呢?专家说这是死者对人生找不到方向而绝望。绝望的人可能受很多原因影响。但不外是以下几点:

1. 感情上的困扰,如失恋、失婚;2. 病痛的折磨,如患了绝症;3. 经济上的理由,破产或负债累累;4. 各种压力,例如工作、学业上的压力;5. 精神上的失控,如患了忧郁症;6. 被别人自杀所感染等等。当然,自杀可能只有一个原因,也可能有几个原因。

现代的社会比以前富裕很多。六、七十年代,大人为生活打拼,学生也为前途打拼。大家没有时间想到生存和学习以外的问题。可能当时学业上的压力没有现在那么大。现在的学生,从幼儿园开始,就要承受来自家长和学校的压力。他们每天都有繁重的功课和无数的补习。因为家长担心自己的孩子比不上别人的孩子;而学校也担心会考的成绩不好会影响校誉。一些受不住压力的学生于是选择了不归路。



新闻不应宣扬

为了减少学生自杀,有专家提议在学校里推动学生签署“不自杀契约”。据说这方法在外国很见效。也有专家建议新闻媒体在处理学生自杀的新闻时,不要大事报道宣扬。因为有证据说在媒体在报道宣扬的时候,学生自杀率会上升。9天内有7个学生自杀,其中一些学生可能是受到新闻报道宣扬的刺激。

年轻学生自杀不单是当事人的家庭悲剧,也是整个社会的悲剧。一个学生自杀率高的社会,不会是个幸福的社会。

反应

 

商余

一些行为/若琳

我年岁尚小的时候,一次耳闻同学作出自残行为,我感到很不可思议。

生命是珍贵的,而我亦不认为他们是真的打算自我了结。那么,他们作出自残行为的意义是什么呢?没有理由地做出伤害自己的行为,然后告诉身边人自己自残了,是在盲目跟风妄图给自己划上“英勇”的伤痕呢,还是只是想给无趣的生活添上一些带着血色的新意?

可当后来有一天我执着剪刀,诡异地平静地丈量着手腕许久时,我突然发现一切的答案其实很简单。至少于我而言。

虽说我不曾真正意义上的下手自残过,但从初二起就开始愈发浓郁起来的自厌,并会对自己扇巴掌的这种自我暴力行为一直断断续续地延续至今。其突然引发的落泪、对着镜子冷声说废物怎么还不去死、骤然挥向自己脸庞的巴掌频发于我的学习中途。

本质上而言,这些不过是我对不够努力、不够优秀的自己而产生的负罪感。

“惩罚”自己减少负罪感

背负着那些沉郁得像乌云的罪恶感,让我喘不过气,于是便转而幻化成另一个个体,对自己恶语相向、施加暴力,用这种方式来“惩罚”自己,使我觉得罪孽已清,以此减少负罪感。

这些举措治标不治本,我的微末情绪谈起来也未免幼稚,所以我鲜少提起它们。世人皆不易,我也过了把自己看得大过天的年龄,只会在又一次对自己的恶语后突然自嘲地笑了,想,你这么做不过是在逃避责任,用些不痛不痒的手段“惩罚”自己了,就妄想逃避自己应该付出的努力和尽到的责任。

然后有一天,我发着呆,突然执起剪刀。很难说我那时候究竟是在想些什么,也许只是在想“惩罚”应该下得再重一些才能掩埋我的罪恶,但最终许久以后,那闪着寒芒的刀锋还是没有落到我的手腕上。

我还是放弃了。我承认我还是想活着的。我还有没去到的远方,还有未尽的梦想,我会为半途中止的生命扼腕叹息,无论如何,我不能让那刀锋划过我的手腕,即便只是浅浅一道,不会划破我的血管,不会有喷涌而出的鲜血。贪生怕死的我怕万一,所以今天我还好好地活在世上,平静地回忆着,慢慢地写着剖析着自己的行为与心理。

与自己和解接受不完美

很难说这种心理成因该如何才能彻底解开,我唯一能做的只有试图与自己和解、接受自己的不完美,然后不再胡思乱想,一往无前地努力。这种行为残余至今,我把它抓来剖析着,从它们中又了解到了更深层的我自己。我不愿称它们为“病态”,只称它们为我的“一些行为”。盖因当你称它为“病”,它就真成了“病”。你只当它平常,它就会是你的一部分,不完美的、阴影之下的,构成了整个完整的你的一部分。

当我将目光从自己身上转移到众人之上、世界之上、宇宙之上,我骤然发现,我的“一些行为”,也是许许多多人的“一些行为”。这些“行为”表现形态万千,个中理由万变又不变,但它们在世界、宇宙的宏伟面前,也只能俯首称臣。

如果无论因何种理由作出“一些行为”的世人能看看天边幕布上的上帝画作、广阔无边的蔚蓝大海、风格各异的城市和行人,如果发现身边人作出“一些行为”的我们能不只过耳不闻,而是用心地陪伴他们,给予关爱,让他们亲眼看见世界的美好,让他们对未知的远方与未来产生渴望,黎明是否会更早到来?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