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刊

压力山大,如何化解?

女性可不可以像男性那样做到最高层,这么潇洒的去工作,我觉得,当一个妈妈的,会以孩子优先,这是女人的天性。

你有压力,我有压力……人人都有压力。

身为公司的决策者,压力更是比山还大、比海更深!



身为决策者的祝郁盈如何应对和化解压力?

祝郁盈是谁?

她是国内最大的人才网站Jobstreet.com马来西亚、新加坡经理区经理,统管两地数百名员工。

一起来听她谈自己、说职场。

于公,祝郁盈在Jobstreet位居高职,上有老板、两旁有同事,下有下属;



于私,她为人子、人妻、人母……也为人雇主。

个人篇

压力,伴随着职位和责任而来。身为高阶管理者,这名纤瘦的女性经理人肩挑众多任务,从公司员工管理、广告客户管理、这盘生意的绩效表现、商场上越来越多竞争对手,要怎么策划来应对……每一天都处于忙碌状态,每个月都要出差新加坡两趟。这些通通都是压力来源。

团队与良师益友

面对压力,她抛出解决方案:团队、良师益友(mentor)。

“我觉得最重要是要有强大的团队,人才不可以缺,如果有强大的团队,你就可以分配工作。好像遇到商场上的问题,就要懂得怎样用技术去分析裁定,不是一看到问题就冲下去,是要先分析,从多方面来看。所以有一个很好的团队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因为不只要有经验,也是要有相关经验和技术,好像有人懂得怎么管理团队,有人懂得分析……等等。往往有时候是有太多东西,但是下属不会做,这个就是很大的问题。为什么不会做?所以就要栽培提拨他们。在每一层都要有强大的管理团队,而且要懂得什么时候要分配工作,什么时候要亲力亲为。”

身为决策者,祝郁盈不仅需要对各种决策和方案拍板定案,而且必需做一个正确的决定。但是,人往往也无法确定自己是否做了100%对的决策,唯有时间才可以告知答案。

“如果是做了一个不是很对的决策,最重要的教训是学懂为什么会做错的决策,从中学习避免重蹈覆彻。所以在做决策之前就要懂得怎么去做对的决策,就要看什么方面来做决策。当然,很多方面需要分析之类的,但是分析需要时间,你可能没有那么多时间,所以要懂得怎样快速分析,在什么时候要做深层分析,什么时候可以视整体来做决策,这也是需要一点技能,要学回来的。最好是从一个很好的上司那边学回来。你如果有一个好的良师益友,他就可以指导你怎样去克服问题。而且,从他们的教导里,你也要学习怎么自立。”

抽时间栽培人才

而这样的良师益友,就在她身边。在每一份工作上,她都遇到好上司,这些上司都是她的良师益友并令她从中受惠,令她大呼很幸运,“每一个老板都给予我不同的指导,也给了我很多机会。

“人是需要时间来栽培的,所以我们虽然忙着工作,但是最重要的是,你自己的下属,你必须花一点时间去栽培他们,和他们谈话。”她直言,自己的上司就是这样待人,“会和我一对一谈话,问我有没有遇到什么问题,即使在百忙中也会抽出时间。”

工作与家庭平衡

祝郁盈也有自己的小家庭要兼顾,要在工作与家庭之间取得平衡,她花了不少心思,结论是,要有很好的家庭支援系统。“我花了很多时间请一个本地保姆,培训她来帮助我。真的花了很多时间来找的,因为我应征了几十个,也试工了几个才找到,而且每一天要培训她、用心教她,而且也要体谅人家……等等。我觉得支援系统一稳定之后,我就可以很安心在公司工作。当然,有时候孩子生病也是会担心,但是现代社会工作较有弹性,如果真遇到这样的问题,我的公司也会允许在家里工作。”

欢迎女性人才回归职场

jobstreet之前曾有一个调查发现,大马女性参与工作率只有逾50%,究其原因,很多是生育后自愿离职照顾孩子。祝郁盈指出,女人天性让她们以家庭子女为重,“如果你全心全意在家当主妇又很开心,那就继续吧,这是一个很伟大的牺牲。但是当你到一个阶段(孩子小的时候停职,上学较为自立之后),你可以考虑回去职场,大马现在缺少人才,很能干的女性能回去职场工作也是一个很好的现象。”

她笑言,做家庭主妇更辛苦,24小时待命,工作不会停,自己自认办不到,宁可选择在职场拼搏。

职场篇

从年头至今,各种裁员、撤资的坏消息此起彼落,这市道……真是令求职者心生胆怯啊。

和去年同期相比,今年第一季度刊登在Jobstreet上的求职广告下降了2%,求职申请人数增加了20%(求职申请按年增约50%)。祝郁盈指出,尽管坏消息频传,但她认为大致来说还不错,求职市场依然很活跃,也有公司聘请许多员工,想要转换工作,这时候也是一个好时机。

★给职场新鲜人的建议:

我们有一项调查是雇主对新鲜人失业的看法,第一个理由就是对薪资和福利有太高要求。我觉得,这是只想到自己要什么却没有了解现实是什么?例如要求5000令吉的薪水,但职场上没有办法给你这样的薪水。

每个求职者在求职之前应有一个事业规划和方向。倘若不确定就需要做一些调查。例如上jobstreet看征才广告和人才需求类型、技术和经验、学历需求、薪资等。做了这些研究,你在申请工作时就心里有数自己究竟适不适合这份工作,我们刚推出的公司评论也是很好的平台让求职者从中研究。

职场上的工作并不是为你度身订做,所以你要怎样把自己和竞争者区隔开来,就是要作好充份准备。

★给职场老鸟的忠告:

不管要不要换工作,都需要检讨自己究竟有没有与时并进。从中可知道时下雇主需要的人才和技术,我比得上吗?薪资如何?若觉得自己有所不足便要主动提升自己。你必须:

1. 更新履历的资料。就算没有去应征,也应更新自己的履历表。如今不仅是人找工,也有工找人,当雇主看到你的履历又觉得适合的话,也会要求你去面试,所以,有更新履历就有机会。

2. 掌握求职市场动态。如今的社会不单科技发达,就算是一些平常的工作也有很多在更动,还有很多新型管理方式,如果没有去探索研究,就可能会落后于人。

需不需要经常去应征呢?我觉得去应征已经去到较深入、有些许承诺的层次,若不是100%要换工,但是有意要找机会,那是ok的。

★上班族在什么情况下应该辞职?

当你每一天醒来都很不愿意、不开心地去上班,可能你就要想一想了。你每天花超过三分一的时间在工作上,你为什么要这么不开心呢?!其他的警钟包括你觉得自己在原地踏步,无法学习到新事物或更上一层楼。

如果你开心的话就ok,但是若你想要学习新事物却无法如愿,可能就是时候作出改变。不一定要换公司,也可以是换部门,至少和你的上司谈一谈探讨更换工作范围的可能性。当你觉得公司环境不适合你或者无法和上司相处……可能这些都是警钟,总的来说就是和工作满足感、是不是开心的工作有关。

★我是职场老鸟,我停留在舒适区里,工作不开心但不敢离开或为了薪水不能离开……

留在舒适区内并没有所谓对与错,如果你觉得这个环境很适合你,你每天开开心心来工作,那就OK啦。

如果你工作不开心但为了薪资而不愿离开,那你就不要投诉咯。如果你要投诉那就要有所行动,如果你不想行动那就别投诉。真的那么不开心,那就采取一些行动,为自己做一些转变吧。如果不知从何下手,也可以问朋友和做研究,至少有行动就会有概念出来,虽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但你要自我鼓励。

★鼓励求职者半途转换领域或跑道吗?

我觉得要考量。你可能会觉得这是一个很潇洒的决定,要开心工作就去试试看。还没有跳领域前,你可能要想一想,新工作范围是否真的适合自己?需要怎样的知识和经验?怎样才会录取你?有机会的话,你甚至可先去体验一下才做这样大的决定。说到底,这是个“我看你好,你看我好”的世界,凡事不能只看表面,要去做研究。

经济也是另一个考量。当你转换职业,势必要从低层做起,你有没有经济负担?如果你负担不起就会构成很大压力,还怎么能开心工作?而且要转行也不是这么容易,毕竟雇主需要一个有能力、技能和经验的人,若给机会你一个老鸟,真的是很多时候要从头开始,人家可能情愿聘用新鲜人,因为他们可能觉得比较容易栽培等等。

所以你必须思考和找出自己的优点,把你和竞争者的距离拉开,当然,这也是要有策略的,也是不容易的。

反应

 

优生活

限制性心理学 愈压力客户愈要买

想要有效地促使他人迅速按照你的意愿行动,理解和运用“限制性心理学”至关重要。何谓限制性心理学呢?简单地说,这一理论强调人们在面对限制或不可得的东西时,往往会感到更强烈的渴望和不安。

以一例子说明:当父母尝试限制他们的孩子不要过早陷入恋爱关系时,孩子反而可能更积极地在暗中发展这种关系。

这一现象并不仅限于家庭环境,也常常出现在商业和领导力环境中。

通过有意识地设置一些障碍或限制,你可以激发他人对某一资源或机会的强烈渴望。

这种渴望源自一种“怕错过”的心理,以至于他们更愿意采取行动以确保不会失去这一机会。

在实施限制性心理学策略时,有3个主要角度值得考虑:

第一,现实性限制法;

第二,限额设置法;

第三,先来先得的原则法。

1)现实性限制法

在现代商业环境中,时间观念与紧迫感的制造常常被视为影响消费者行为的关键因素。以餐饮业为例,当顾客在餐厅用餐结束后,餐厅可能会赠送一些有效期为一个月的优惠券或抵用券。起初,顾客可能对这些优惠券不以为意。然而,当这些券即将到期,特别是在一个月末时,顾客可能会觉得有紧迫感,因为如果不使用这些优惠券,就会失去节省金钱的机会。

这里的微妙之处在于,当顾客面临再次需要用餐的场合——无论是与家人聚餐还是与亲朋好友见面——他们会第一时间想到使用即将到期的优惠券。在这一刻,优惠券便实现了其目的,不仅促进了再次消费,也加强了顾客与品牌之间的关系。

具体而言,这是一种典型的心理学原理——“紧迫性原则”在作用。紧迫性原则建议,当人们觉得有限的时间或资源即将耗尽时,他们更可能采取行动。在这种情况下,由于优惠券的有效期限制,顾客在决策过程中更容易受到紧迫感的影响,从而更有可能选择利用这些优惠券。

时间敏感成重要因素

时间敏感性是一种极其重要的因素,对消费者行为有着几乎立竿见影的影响。

以“限时优惠”为例,这一策略往往被各大小商家用来促进产品或服务的销售。不仅仅是传统的零售环境,如大型购物商场或小型便利店,这种策略在数字平台上尤为普遍,比如社交媒体巨头抖音。通过明确声明“仅在几小时内有效的优惠价格”或“达到特定销售目标即可获得额外赠品”,商家实质上是在操纵消费者的购买心理。

一开始,消费者可能对购买这一产品或服务并没有太多的紧迫感。

然而,在听到“今晚12点后,价格将恢复原状,需要支付额外的几百元”这样的信息后,他们的购买意愿和紧迫感会显著增加。

在我们过去的经验中,这种时间敏感性策略在网络直播销售活动中表现得尤为突出。记得在一次特定的活动中,我们设置了一个快速到达的截止日期和时间,结果多数消费者都是在最后关头疯狂地进行购买。这种现象不仅证实了限时优惠的有效性,也显示出消费者行为模式中对紧迫感和稀缺性的高度敏感。

限时优惠吸引法

除了普通的限时优惠,商家还经常会通过与特定节日或庆典日相结合的方式来进行促销。这些节日包括但不限于感恩节、七夕节、圣诞节等。例如商家可能会宣布:“仅在感恩节当天,所有商品五折优惠。”这种情况下,消费者不仅因为时间敏感性而产生购买需求,还因为节日氛围而更愿意进行消费。这一策略的成功之处在于,它不仅给消费者制造了一种紧迫感,还以节日为背景给予他们一个全新的消费理由和借口。

无论是通过限时优惠、特殊节日促销,还是其他各种形式的时间敏感性营销,商家都在巧妙地运用心理学原理,特别是紧迫感和稀缺性,来影响并激发消费者的购买行为。

时间的元素和紧迫感的制造是影响消费者决策的重要因素,特别是在促销和营销策略中。通过理解和应用这一心理学原理,商家不仅能提高销售额,还能深化与顾客的关系。

2)限额设置法

限额或有限的可用性是一种有效的策略,它能激发消费者的紧迫感和购买意愿。这一现象可以追溯到心理学的“稀缺原则”,即人们倾向于更加重视那些稀有或难以获得的资源。

以电影院为例,假设有一部备受期待的大片即将上映。作为电影院的经营者,你可以选择只在首周末提供有限的场次和座位。

在社交媒体和电子邮件营销中明确指出“座位有限,先到先得”,你不仅激发了潜在观众的购买意愿,还给他们营造了一种必须立即行动的紧迫感。结果是,首周末的门票很可能会在短时间内售罄,同时也增加了该影片口碑的传播。

再以一个企业研讨会为例,如果你是活动的组织者,你可以通过限制参与名额来增加活动的独家感和价值。你还可以进一步细分名额,例如设置特别嘉宾或主讲人的VIP座位,甚至是前排座位只对高级管理人员开放。

通过这种方式,你不仅提高了活动的整体感知价值,还可能吸引更多的高价值参与者。

追求秒杀快感

在零售业,限额原则也常被用于限时促销或特价商品。一家名为“秒杀”的电子商务平台就是一个极好的例子。

该平台常常在短时间内提供数量有限的高折扣商品,这不仅促使消费者快速做出购买决定,还通过社交媒体和口口相传迅速提高了品牌知名度。

综上所述,不论是在影视、教育,还是零售业,限额和稀缺性都是极其有效的商业策略。

它们不仅能激发消费者的紧迫感,还能增加产品或活动的感知价值,从而提高销售和参与度。

限额设置则是通过数量来制造稀缺感。比如,一个晚宴活动可能会明确指出“只限50位嘉宾”,从而让人们感到如果不快速行动就可能错过这一难得的机会。

3)先来先得的原则法

这个概念是指通过对竞争对手的某种心理触动,激发他们的紧张感,从而促使他们采取行动。该现象的出现并不仅仅是偶然,而是人们普遍存在的心理倾向。在错过一些机会后,人们更不愿意失去本该属于自己的权益或机会。

因此,通过对竞争环境的精准触动,企业或个人可以显著提高目标群体的行动力。

例如有的公司会在多个城市同时进行产品发布或抽奖活动,以创造一种紧张和竞争的氛围。这时,不仅吸引了大量观众,还强化了人们不想错过机会的心理。在这样的情境下,消费者更容易产生紧张感,担心自己会失去本属于自己的机会或名额。

再如,很多商家采取零点开抢的策略,一时间吸引了大量围观者。在这种情况下,价格因素往往被忽略,人们更关注的是如何保护自己的权益,不让别人夺走本应属于自己的机会。

实际上,这种心理甚至可以扩展到日常生活中,如社区里的“水果姐”每次发布限量的进口水果信息时,都会激起社区成员抢购的热情。

结论

以上3种限制法——限时、限额和限先后——都是激发人们立即采取行动的有效手段。通过善用这些手段,不仅可以提高产品或服务的销售量,还能更好地理解和利用消费者心理,从而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中脱颖而出。

限制心理学妙招

●制造时间观念与紧迫感影响消费者行为

●以“限时优惠”为例促进产品销售

●“先到先得”激发潜在观众的购买意愿

●“零点开抢”策略为保护权益而抢购

●先来先得激发紧张感

●抽奖活动创造竞争氛围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