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

中国债务风险有多大?/叶得利

上周,中国金融市场突然传言某央企所谓致给中国央行的“求救信”。

发信主角是中国城市建设控股集团(中城建),该集团指出因实际控制人变更、境内外存续债券规模近200亿人民币(约125亿令吉),或有偿债压力而处于“风口浪尖”。



根据报道,该求救信名为《关于稳定企业金融局势,避免债权人动乱的紧急请求》,信中指出该集团经营状况良好,相关金融债务偿还均按足额完成,但公司实际控制人变更后,金融投资市场引起较大反响,紧急请求该局稳定企业金融局势避免债权人动乱。

按照证券行的数据,中城建设公司共发行约有9只境内债券和1只点心债,未偿还余额共约196亿人民币(约122亿令吉)。

目前因为市场债权人担心偿债风险上升,数只债券均波动剧烈,这主要是2014年通过香港子公司中城建设(国际)发行了25亿人民币(约15.6亿令吉)、三年期点心债。

近日因公司控制权变更及资产划转等因素,该只点心债暴涨暴跌、波动剧烈。

以上只是目前一个中国国营企业债务可能违约的风险管理例子;实际上,中国如今面临的中国债务风险暴露可能会更严重。



按照万得资讯的研究数据显示,中国如今正在用4个单位的信贷产生1个单位的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

这个4:1比率的社会融资总量与名义GDP增量之比来衡量,意味着中国经济的债务效率正处于自2009年初以来的最低水平。

同时,数据显示自2015年初以来发行的估计14.3兆人民币(约8.93兆令吉)的地方政府债券中,只有非常少的资金流入投资项目。

仅有2.5%的“市政”债券专门用于为投资项目筹集资金。而“混合”类债券(资金既用于投资、也用于偿还债务)的总计占比41%。

实际上,中国如今面临的债务风险可能更严重。

借债还债根源之一

中国自2014年11月以来的6次降息,增加了中国企业对自身债务进行重组的动机,籍此以票面利率明显较低的债券替换利率较高的债务,支撑企业难看的资产负债表。

有数据显示,中国企业的积累总债务已相当于GDP的160%,已经居于世界最高水平之列,因此中国债务危机的风险管理将是世界市场重点关注。

另外,伯恩斯坦研究公司对中国相隔几年的信贷数据做了个规模比较。

在截至2009年11月的一年中,中国国内信贷增量扩大至12兆人民币(约7.5兆令吉),相当于中国当年GDP的34%。

而截至今年2月的一年中,中国国内信贷增量为27.9兆人民币(约17.4兆令吉),这相当于中国如今GDP的40%。

联系起中国经济的增速,在2009年中国GDP增长为9.2%,但截至今年2月中国经济增长低于8%,可见中国债务效率相比经济增速是大大降低的。

面临产能过剩窘境

我们再看看如今中国多个关键的传统行业,例如钢铁、水泥、铜、铝、金属矿石开采、建筑材料和线下零售都是面临产能过剩、供大于求的风险局面。

所以不难理解中国企业对这些行业的新注入信贷不会有任何反应,因为这些行业不需要扩大产能或提高产量。

因此,由于很多新融资都没有用于投资,而是用于偿还旧债,所以滚雪球式的借债还债方式将是中国债务风险爆破的根源之一。

反应

 

国际

新兴国1.9兆外债创纪录 多国或陷破产边缘

(华盛顿15日讯)最新报告指出,债台高筑的新兴市场国家今年将拨出创纪录的4000亿美元(约1.9兆令吉)偿还外债,而47个国家无法在未来五年里在不承担违约风险的情况下,负担起适应气候变化和可持续发展所需的经费。

据外媒报道,这项由波士顿大学发布的报告显示,如果47个发展中国家投入所需资金,以实现2030年议程和巴黎协定的目标,这些国家将在未来5年,达到国际货币基金(IMF)定义的外债破产门槛。

波士顿大学全球发展政策中心主任加拉格尔表示: “考虑到当前的债务环境,如果他们试图调动这类融资,就会陷入严重的债务困境。 ”

报告也发现,另有19个发展中国家虽然不会接近违约门槛,但仍缺乏资金流动性,无法在没有帮助的情况下实现气候变化的相关支出目标。

该报告呼吁全面改革全球金融架构,同时免除风险最大国家的债务,为这些国家提供更多负担得起的融资和信用增级。

加拉格尔表示:“如果我们想要实现这个目标,就需要调动更多资本,并降低这些国家的资本成本。”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