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事

在边缘处阅读

过去有段时间,我总是为了自身的认同与身分感到焦虑,似乎“是不是马来西亚人”成了一个煞有其事的问题,尤其人在外地,总是被问说“你是哪里人?”时,总是那么地焦虑不安,尤其被问到“你是不是华人?”时,更是感到头痛。

但也有同乡朋友不甘寂寞,会弄一些有趣的短片或是漫画,说“我不是马来人,我是马来西亚华人”、“我会说中文,华人为什么不会说中文”,或是“我们就是喜欢咧、啦、咯地说话,和你们其他国家的人不一样”。



这些内容看起来很逗趣,但背后都把目前的社会事实,当成自然而然发生的事,仿佛自古以来都是如此,背后没什么制度框架,造就了今天我们的模样。

我的焦虑让我不满足于这些常识性质的解释,并且转化成一种动力,让我成天流连在图书馆的东南亚书籍。一年前,张正老师还弄个“灿烂时光书店”,同时全台各地还相继发起了东南亚书店,让我更是兴奋不已。

在机缘巧合下,和一群朋友聊天后,我们对东南亚的一些研究也有兴趣,遂发起了“莱佛士花读书会”,希望作为一个阅读开始,认识自己为何在这遥远的台湾,而我们又为何对这里的一切毫不陌生。当权者又在这之中,抹去了谁的记忆,让过去曾经在地球上为人类幸福奋斗的革命者们,流血的流血,流亡的流亡。

进一步认识当下的自己

同时,过去从殖民者角度的思考模式,也应当被抛弃,转换成用亚洲作为主体,思考当下的社会。执政者的谎言,例如“新加坡从独立时一个渔村,发展成为世界级的都市”,都应该随着我们过去的认识,接上今天的现况,将之戳破。



这就是为何,我有点自作主张地把读书会命名为“莱佛士花”,这仿佛是在讽刺莱佛士这个殖民者,和那丑不拉及的花朵一样恶臭,榨取了殖民地的居民,壮大了自己的身体;而只有我们看穿当权者设计出来的把戏,将之肢解,我们才能进一步认识当下的自己。

而最终,阅读不只是为了疗愈,而是在于认识自己,并且将当权者大写的“历史”给颠覆掉,取而代之的是底层的叙事,无产者说出自身的故事,见树又见林地看清当下,甚至组织行动,改变长期以来对底层不利的制度,为一个更公平的社会而努力。

若打开东印度诸岛的地图,我们会发现其实台湾正好在边缘,在边缘处思考问题,从不同的案例中进行比较,共同寻找改变的可能,我想这就是读书会最终的目标吧!

反应

 

时事

柯市长,
降学费才是根本!

台湾的物价飙升,无论是当地的台湾学生还是到台湾求学的各国学生,都为了高生活费、高学费而困苦,多少的补贴、多少的招生优惠都是“假的”,柯市长应该建议蔡英文政府将降学费作为根本政策,并且以免学费作为最终目标。

台北市长柯文哲为了新南向政策到马来西亚访问,从头到尾碰了一鼻子的灰。为了维持《火影忍者》的傲慢,他还说了好多狂言,比如“香港好无聊”、“新加坡是住笼子的金丝雀”等,被人批评又自卑又自大。



但有一点,可能是大多数媒体忽略的,即柯文哲建议给予东南亚赴台侨生住宿与学杂费补贴,希望透过增加侨生赴台深造,进一步解决台湾大学学生不足问题。笔者在专栏上强调了很多次,台湾的少子化问题还未发生,目前学生不足的问题完全是台湾高教商品化,大学作为企业,企图从留学生中赚取暴利的说法。

当然,面对台湾,尤其是柯文哲接手的台北市,其不断高涨的生活费及学费,柯文哲提议补助当然帮助了许多的留学生,但其只提及侨生,恐怕忘了,从马来西亚到台湾的不只是侨生,还有许许多多外籍生。

本外学费脱钩

以学费为例,同样是马来西亚人,以侨生或是外籍生进入台湾求学,是完全不同的待遇。侨生的学费比照台湾学生,但外籍生和中国学生同样是学生,学费却比本地生多一倍。以一位工学院的学生来看,本地生和侨生在国立大学只需要付约3万(约4345令吉)的学费,但是外籍生和中国学生却需要付出约6万(约8691令吉)的学费。

高学费政策、侨生的名额匮乏,而且两种管道不能重复申请,一连串行政程序的复杂都让不少学生对留学台湾却步。柯文哲说:“我们跟别人做朋友,也不要引起别人的麻烦。”,但是留学生渴望到台湾生活及求学,带来的却是自己的麻烦。



这也是台湾新南向中必须去克服的问题。当然,在旅台圈中不乏有学生主张废除侨教政策,指责这是一项不符合时宜的政策。我想,侨教政策作为冷战的产物,之中还有许多必须去重新思索与定位的部分,断然地提出废除也是一种把别人的“客气”给变成“见外”。

更核心的问题是,台湾的高等教育已经从中国学生与外籍生开始,采取了一系列趋向高学费的政策,如何让教育回归公共化,迈向降学费,并且以免学费作为最终目标,应该才是真正吸引更多来自其他各地的留学生,丰富台湾社会的动力吧!

当然,柯文哲目前可以掌握的还只有台北市。从实际面出发,台湾有32间大专院校,若柯文哲愿意实践承诺,大可以从这些大专院校开始进行一系列的补贴措施。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