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

需求增长 生产国抢份额
中印重塑全球油市版图

(北京28日讯)随着油价暴跌,全球能源市场一些“游戏规则”也发生了变化,中国和印度两个亚洲能源大国,正在充分利用当前原油过剩的机会,来重写长期建立的商业规则。



过去25年里,中国和印度的原油需求呈指数增长。两国总共消耗了全球石油的16%,仅次于美国(美国消耗了全球石油的20%)。

分析员预测,到2040年,印度和中国的石油总消耗将翻倍至30%。因此,所有的产油大国均寻求向这两个国家出口石油。

各大产油国激烈角逐,抢占亚洲的市场份额,而沙地在亚洲的“皇冠”难保。

加拿大皇家银行资本市场(RBC Capital markets)的数据显示,约10年前,俄罗斯原油占中国进口原油总量的7%,沙地则占20%。

然而,仅去年一年俄罗斯就四次取代沙地成为了中国最大的石油供应国。相比之下,此前五年里,沙特仅有6次输给俄罗斯。



此外,印度方面,沙地最大石油供应国的地位也岌岌可危。

据路透社报道,去年5月,沙地输给了尼日利亚,丧失了印度最大石油供应国的地位,为四年多来首次。

由于新的贸易线路正在建立,印度炼油厂更倾向于从非洲进口石油,与中东国家的合作“渐行渐远”。

中国75%进口来自沙地

随着尼日利亚原油与布伦特原油之间的溢价减少,印度大型炼油厂抓住了这一机会折价买入尼日利亚高品质原油。

彭博援引印度国有石油和天然气公司(Indian state-run explorer Oil & Natural Gas Corp.)前主席兼总经理的苏德赫瓦苏戴瓦(Sudhir Vasudeva)称:“如果我们想达到自给自足的水平,则不得不寻求海外资产。”

印度80%的石油需求要进口,在印度总理穆迪的推动下,印度正积极维护能源安全。

不过,亚洲石油市场“风云变幻”。

值得一提的是,2016年沙地在中国又重返榜首的位置。

据CNNMoney,1月,中国原油进口总量中,有75%来自沙地阿拉伯。

而据追踪全球原油出口的 Clipper公司数据,2月,沙地出口到中国的原油量上涨36%,创近三年来最高,为中国第一大石油供应国。

反应

 

财经新闻

3因素推波助澜 油价破百非神话

报道:萧维旸

受益于全球经济活动回暖,布兰特原油价格重拾上涨动能,突破每桶80美元,也比年初高出近50%。

油市欣欣向荣的当儿,俄罗斯总统普丁顺势放话,在供应远追不上需求的推波助澜下,油价破百是迟早的事。这番话也在市场里掀起千层浪。

普丁预言会否实现?市场专家对《南洋商报》表示,受三大因素支撑,油价破百并非天方夜谭。

此外,专家也提醒国内油气业者,考量到油价随时剧烈波动,加上环境、社会与监管(ESG)意识日渐抬头,提早计划插旗再生能源领域是为上策。

供不应求  一扫颓势
疫后复苏推高油价

涨势凌厉的布兰特原油价格,会突破每桶100美元吗?

各国经济活动逐渐回暖之际,被视为工业之血的原油,价格也在闻声上扬。

截至今年10月中,每桶布兰特原油价格已突破80美元,比今年初高出约47%。

原油价格的上下起伏,无疑是一场供应和需求的拔河战。市场人士永远不会忘记,去年4月底发生的油价负值事件。

当时,西德克萨斯州中质油(WTI)5月结算价,便因为需求疲弱,而跌到负37.63美元,这也意味着储存原油的成本高于石油本身的价值。那时候的布兰特原油,日子也不好过,已跌破30美元。

而视线转向现今,油价仿佛已挥别颓势。

优大经济系副教授黄锦荣博士接受《南洋商报》电访时说:“影响石油价格的一直都是供需关系。如今全球经济活动复苏,石油需求也从去年低点暴升。恰好石油产量追不上需求,价格自然水涨船高。”

马六甲证券研究主管刘礼誉也有相同看法,他接受本报电访时指出,随着疫情逐渐好转,全球经济正步入复苏状态。

“同时,道路上车流量也将恢复至疫前水平,这些因素都会造成石油需求火热。”

根据兴业投行研究在9月底发布的报告,到了明年,每日原油需求将按年增加420万桶,至1亿80万桶,这和疫前水平不相上下。

“库存持续下滑也表明,变种病毒的冲击,可能比预期来得轻微。”

OPEC+增产不达标

OPEC+增产目标不达标,也是石油暴涨的一大助力。

尽管该组织早已高喊增产稳定油价,但碍于安哥拉、尼日利亚、阿塞拜疆等成员国缺乏投资和缺乏探勘技术,产量始终无法达到商定水平。因此,增产的重责大任,会落在伊拉克、中东、沙地阿拉伯的身上。

据彭博社报道,今年7月和8月的石油产量,分别比原定计划低9%及16%;9月产量则少了15%。

值得一提的是,受飓风艾达冲击,美国墨西哥湾原有设施遭遇严重损坏,以致于产量恢复比预期逊色。

放眼未来,黄锦荣和刘礼誉均认为,在需求旺盛的推动下,中期内油价仍会企稳在每桶80美元以上,甚至再往上冲。

唱好声浪铺天盖地的当儿,市场均在关心,油价有否可能突破100美元。本月中,俄罗斯总统普丁已在该国能源讨论会上放话,石油价格将会超越100美元,原因是需求不断飙升,和供应问题悬而未决。其言论也在市场激起激烈讨论。

普丁的预测,会否成真?

油价破百3关键因素

结合市场人士的看法,本报归纳出油价破百与否的关键因素主要有3个,分别是供需关系、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执行力及地缘政治因素。

1.冬季带旺需求

黄锦荣和刘礼誉表示,冬季来临之际,原油需求将热火朝天,因为度过冬季的国家,需要石油来满足取暖需求。

高盛大宗商品全球研究主管杰夫克里,早前也对彭博社表示,若今年冬天比往昔还寒冷,油价将加速上涨,突破90美元不是难事。美国银行大宗商品研究部也在今年9月中发布报告指出:“气候转变会是能源价格的主要驱动因素,若出现严冬,油价有望冲破100美元大关。”

而天然气价格暴涨,也让原油成为主要发电替代品。

高盛的报告指出,欧洲天然气供应吃紧,造成天然气价格不断上涨,甚至刷新历史纪录。

“这对欧洲电力供应商带来灾难性后果,也使得替代品——石油需求增加。”

美银也估计,欧洲和亚洲的发电厂,每天有180万桶天然气需求被转换成石油。

“这必然造成石油需求在冬季暴涨。”

另一方面,黄锦荣也表示,待航空业重返正轨,飞机获准飞行,石油需求会进一步攀高。据国际能源署的说法,在运输领域里,航空业的石油消费量位居亚军。

另外,各国开放边境后,不排除会迎来一波报复性旅游,推高航空业用油量。

2.地缘冲突频仍

过去20年,地缘冲突均造成油价激升。据标普全球普氏能源资讯的统计,自2017年以来,类似于波斯湾、阿拉伯半岛石油设施遭袭击事件,发生的次数愈发频密。

该机构表示,今年发生的次数历年最高,年初迄今已至少有27宗。而每当发生相关事件,油价均应声高涨。

打个比方,尼日利亚在2008年上半年爆发军事活动,进而破坏当地产油设施后,油价飙升至每桶120美元。2011年上半年爆发利比亚石油危机后,油价也冲上每桶126.53美元的3年高位。

比较近期的案例,则是2019年9月发生的中东主要石油设施被袭事件,将每桶油价推升8美元。

3.OPEC增产不力

地缘风险一触即发的当儿,维持一定程度的石油闲置产能,有助于缓解供应紧张问题,和避免价格剧烈波动。毕竟供应落后于需求时,闲置产能是可以迅速启用的后备资源。

作为主要原油供应方,OPEC的闲置产能向来是油市吃紧程度的重要指标。据兴业投行研究的统计,在2003至2008年,OPEC的闲置产能均低于每天200万桶。

“这已限缩OPEC应对原油需求、价格暴涨的能力。”

另一方面,伊朗的增产意愿,是另一项动摇油价的因素。据OPEC的说法,今年伊朗的产油量不停增长,在8月的产量为每天250万桶油。但在分析员看来,这仍少于2017和2018年的每天350万桶。

“过去20年,最高产量的年份要数2008年,达到每日410万桶。”

分析员也认为,受困于技术和财务瓶颈,伊朗可能无法迅速提高产量。

无论如何,黄锦荣认为,OPEC发力增产只是时间问题。

“油价上涨时,产油国都会争相增产,毕竟他们想要趁着油价还具吸引力之际多分一杯羹。这是一场斗快的竞赛。

“但随着各国增产,迟早也会造成供过于求,油价因而被拉低。”

因此,黄锦荣表示,即使油价破百美元,这现象也只会短暂存在。

国油减发合约
油气业恐尝不到甜头

尽管油价高涨是好事一桩,但市场人士担忧,国内油气业者会因为国家石油(Petronas)减少颁发合约,而尝不到甜头。

大华继显研究日前发布报告指出,国油仍遭受一系列老问题缠绕,如柔佛边佳兰炼油与石油化工综合发展计划(RAPID)再度延迟重启、高股息负担等,增添油气股的盈利风险。

“根据业界预测,RAPID项目原定在今年8月分阶段重开,但近期有报道透露,甲基叔丁基醚(MTBE)厂房的重启日,再次被推迟。”

分析员补充,这会造成油气领域投资疲弱。

同时,分析员也担忧,迫于须向政府派发高额股息,国油将面临现金流问题,而继续限缩资本开销。

回顾历史,国油在今年8月底已宣布,将额外派发70亿令吉股息,将2021财政年股息总额推上250亿令吉,比原先计划的180亿令吉,高出接近40%。

碍于上述原因,即使油价看俏,分析员仅保守地建议,投资者“持股观望”油气领域。

而该券商首选的,为云升控股(YINSON,7293,主板能源股)、乌兹马(UZMA,7250,主板能源股)这两家为迎合环境、社会与监管(ESG)要求,而选择插旗非油气领域的公司。

国油明年料增开销

刘礼誉认为,尽管目前还没拍板定案,但明年国油提高资本开销的可能性极大,这无疑将惠及国内油气业者。

“即使国油维持一样的资本开销,油气业者还是能分到一定甜头。当然,最好的情况是提高开销。”

在今年首半年,国油的资本开销为127亿令吉,比上年同期的148亿令吉萎缩14%。这归结于封锁措施影响投资活动。

同时,国油也设下目标,让2021财年资本开销达到390亿至400亿令吉。若目标达成,将比2020财年的330亿令吉高出18%。

而丰隆投行研究确实认为,得益于财务持续改善,国油会在下半年提高资本开销。但该券商仍下调支出预测至350亿令吉,这考量到财务因素的困扰。

减碳成趋势 多元拓收入

石油价格会受种种变数影响而波动剧烈,加之ESG意识抬头,迫使油气领域减少碳排放。这意味着,我国油气业不能光靠这一行谋生,必须另辟蹊径寻找新收入来源。

兴业投行研究分析员表示,不少石油公司都被股东、气候活动家施压减少碳排放。

“这对传统石油业者带来巨大压力,因市场会以ESG角度来评估一家公司是否值得投资。

“在能源转型方面,美国重量级业者似乎还落后于欧洲企业,因后者已采取更激进的措施来满足监管单位和社会的期待。不过,落后者要迎头赶上只是时间问题。”

分析员也道出,各大主要经济体已开始祭出激励措施加速研发电动车。

“我们认为这项举措会持续下去,而长期来看,这会压制石油需求。”

因此,分析员相信,将有愈来愈多传统石油公司,会加码投资在新能源领域。

基金经理青睐再生能源

对此刘礼誉有相同看法,“考量到原油价格摇摆不定,和ESG意识渐渐成为主流,我国油气业者必需多元化业务,不能单靠石油涨价来吃糊。”

他续说,油气公司有否多元化业务,也决定了基金经理会否买入。

“若公司只有单一业务,基金经理不敢放心投资。

“基金经理青睐的,会是有再生能源资产的公司。”

所谓再生能源,主要为太阳能。

刘礼誉表示,和水力发电等其他再生能源相比,太阳能领域需要的资本支出较少,且进入门槛、工程复杂程度也相对低。

“这也是为什么多数石油公司,会以太阳能为多元化业务的目标。”

目前比较积极插旗再生能源领域的能源股,有云升控股和乌兹马。

云升控股方面,该公司今年6月中宣布,透过绿色科技臂膀,投资在新加坡再生能源公司Oyika,将后者的电动摩托电池更换业务,和自身的物流网络结合,扩大在东南亚绿色科技市场的足迹。到了6月底,云升控股也和智利再生能源开发商Verano资本合作,进军拉丁美洲太阳能发电市场。

至于乌兹马也尝试涉足太阳能领域。在今年3月公布的第4轮大型太阳能发电项目合约赢家名单中,乌兹马便榜上有名,获得50兆瓦的太阳能发电项目。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