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刊

肯氏大王花
Rafflesia cantleyi

山友蔡小姐与直径50公分“肯氏”大王花。

马来半岛其实共有6种大王花。

在赖甘苍林老师的多年努力下,终于发掘及厘清马来半岛共有6种大王花,马来半岛大王花的区域品种密度占世界第一,再加上东马婆罗洲的5种,马来西亚总共便占了世界大王花23种品种中的11种,几乎一半。这6种大王花中如下:



“马来亚”大王花(R. malayarum),“霹雳”大王花(R. perakensis),“雪白”大王花(R. nivescens)——生长于霹雳州北部天猛莪森林。

“吉兰丹”大王花(R. kelantanensis),“舌状裂片”大王花(R. lingui)——生长于吉兰丹州主干山脉东侧。

“肯氏”大王花(R. cantleyi)——几乎遍布全半岛,包括刁曼岛。

其中“吉兰丹”大王花是世界最大的大王花,曾经发现一朵直径达112公分,而“舌状裂片”大王花也不惶多让。而其他“马来亚”大王花、“肯氏”大王花则较小,“霹雳”大王花及“雪白”大王花相似度很高。

虽然“肯氏”大王花最为普遍,但若以为如此就能轻易见到它还真不容易呢!



然而最令我难堪的是,之前我其实并未真正的见过大王花——为了能让我的写作经历圆满,我务必真正的“遇到”大王花才成。

幸好,霹雳州务边(Gopeng)地区巫鲁格若(Ulu Geroh)西曼人集落,在“马来西亚自然协会(Malaysia Nature Socirty, MNS)”的帮助下成立了“肯氏”大王花立地保护区,只要前去,就有好大机会能目睹大王花。

“肯氏”大王花的蕾球。

原住民妇女做向导

枯萎了的“肯氏”大王花。

第一次前去时是2014年10月4日哈芝节假期,不巧就在抵达巫鲁格若时,一阵大雨打乱了计划,使大王花观察计划泡汤——不过还好,终于在吉兰丹布若地区见到“吉兰丹”大王花。

第二次则是2015年1月5日,这次花运却出奇的好,大道不塞,天气晴朗,抵达乌鲁格若村子后,一位原住民妇女欣然同意引导我们前往观赏大王花,更幸运的是那朵“肯氏”当天刚刚盛开,新鲜着,花瓣都还没全敞开呢。最棒的是这次见到的崖爬藤上硕果累累的小蕾球、大蕾球,成花,枯花,败朽花一应俱全,整个生态构成一览无余。

难得的是,这位西曼原住民妇女莎丽法积极主动,态度友好。事后苍林先生深感奇怪,原来一般上原住民妇女十分避忌大王花,只因大王花的模样像妇女的子宫。

我则对这说法很好奇,没经过开膛剖胸,她们怎么知道子宫是怎个模样?

反应

 

副刊

大帛班蝶

大帛班蝶

有几次,我在蒲莱山道上登山散步,偶尔看见阴凉树林的空中飘下了两张涂了字迹的信笺,信笺似乎很轻,微微的山岚吹来,又把它们刮上了树梢去,慢慢的它们又摇拽而下,两张信笺就这样的在风中摆摆荡荡,却始终不曾飘落地面。

那其实不是信笺,而是两只翩翩飞舞的大帛班蝶(Idea Leuconce),雪白及黑斑点缀的双翅,活脱像薄薄的信笺上涂了字迹。这种属于蛱蝶科的蝶类天生就弱于飞行,仅具备缓慢的滑翔能力,根据甘苍林先生说,它的拉丁学名,便是“一张空中飘下的信笺”的意思,这个比喻真的很传神。



我的思索不禁随翩翩的蝶舞而远去,记得最初编辑拙作《高山博物志》时,〈蝴蝶志〉是最后一个篇章,后来为了使题材更集中于地质及植物,和出于削减成本的考量,最终还是把〈蝴蝶志〉篇章给割爱了。

惭愧的是,相较于马来半岛超过1000种蝴蝶,我仅仅能贴出10种蝴蝶,我及苍林先生均认为这个小篇章不具备“蝴蝶”的代表性,还是让未来可能存在的中文版《马来半岛的蝴蝶》来完成这个题目吧。

看着斑蝶的翩翩远去,仿佛就是先生的余音袅袅。

(摘录自拙作《阿甘正传》章节)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