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刊

马华文学

野草。孤儿。小文学。离散的遗物。滞销产品。

华教与马华文学,具有共同命运。虽然不一定是命运共同体,但在马来西亚,却是作为一个族群的意义和象征体系而存在。它们共享同一个语文,在“语文即是民族灵魂”的纲领之下,而成了“护魂”的碑石。



在这样的意义脉络里,马华文学注定无法成为消费品。坚守“魂在”的文学意识,难免与消费欲望形成杆格,因此其产品,极难于商业市场中生存。

所以它只能与华教一样,以有国籍的身分,却如野草一般,被国家放逐在国境之内,任其自生自灭。而一冠上“马华”之名,其之书写即内蕴着群体的价值,且在陌异的文学语言中,进行自我的创造。也因为具有“护魂”的群体价值,使得其生命力也如野草般旺盛。刀火加身,依然难以灭尽。

而做为华人南来的离散遗物(也可以说是馈品),马华文学,却成了他们后世子孙在此时此地“护魂”的图腾。对一些华教守护者而言,守住华教,一如守住一口气,气散了,魂也就亡了。至于对马华文学呢?其所守护的,是华文?或是文学?

学语文目的在于沟通

马来西亚华裔,华文水平不高(即使中文系毕业,水准也好不到哪里去)。阅读风气不盛。其祖辈南来,多数不识文墨,只是来找吃的。找吃的人,行走天下,学尽十八般武艺,只为现实功用,无一艺精深(学语文,目的也只在于沟通层面而已),此一观念,深入于其等子裔身上,语言学习只是作为沟通目的,而非做为文化的奠定和精神的寻索,在这样的观念习养下,他们只是读懂浅浅、白白、不太需要思考的书籍,如食谱、旅游、娱乐新闻等。即使写作者,他们所写的,也是流于作文的日常之感/思,因为只要用华文书写,就好了。



是的,只要用华文书写,就好了。华文成了双掌拱起而必须守护的火种,文学是那火种之外晃动的阴影,无人读懂阴影存在的形式和姿态,因此,在这样的存在状态中,马华文学终究要流落于书局的一隅,成了华文书籍的异景,成了无人问津的,荒凉的景象。

反应

 

副刊

【商余】前夕

每次到了某个时刻,她就会想听仙妮亚唐恩(Shania Twain),开车回家的途中就迫不及待开来听了。而且整晚都会听,把“Greatest Hits”从头到尾听上两遍才肯罢休!反正明早可以睡到自然醒,周六前夕就是那么教人开心的。

可惜这样的心情只维持很短的时间,她在星期天晚上便会收起所有仙妮亚唐恩的CD和快乐的心情!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