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

经济摇摆 软硬不吃/杨名万

今年首季还没有过完,国家经济前线却传来不利征兆,先是1月财经数据显露经济走缓疲态,接着是裁员活动频仍,再来是人为的政府施政反复无常。

这些不利发展,令人对今年经济感到心寒。政府施政出尔反尔,已经伤害到外界对我国的信心。



这尤其是在执行今年1月杪 宣布的调整财政预算案措施时,更出现与首相及内阁决策相左的局面。

今年迄今为止出炉的1月财经数据为对外贸易数字和工业生产指数,出口已经逆转,萎缩2.8%。

本栏上周已评述,在汇率差距缩短后,出口贸易已经渐渐失去汇差保护,逆转趋势是在预料中,接下来的月份,形势恐怕会更糟。

在出口贸易走弱的数字出来后不久,工业生产指数也反映制造业呈弱势。



如果单看工业生产指数,1月增长3.2%,表面看来,比去年12月的2.7%,11月的1.8%强。从经济增长角度来说,正处于走强趋势,情况并不弱。

制造业似强实弱

但是,详细察看工业生产辖下三大指数,矿务生产指数在连续三个月萎缩后,今年1月首次止血横摆,按年稍微增长0.7%。

制造业形势却不妙,连续第三个月放缓,低达3.9%,为自去年5月以来的最低增长率,同时也是令吉兑美元汇率大幅度下跌后,制造业生产指数首次放缓至4%以下水平,更是去年迄今增长率第二缓慢的纪录,仅稍微比去年5月份的3.2%增长率略微强一点而已。 

在制造业增长放缓的同时,电力生产指数却相反的大幅度增长,从去年11月仅增长2%,跃升至12月的5.6%,而到了今年1月竟然锐升7.7%。

这在制造业走缓的时候可说罕见,不过,如果了解目前国内气候变化趋势,大概不难理解。

在国内面对异常高温气候情况下,国人纷纷躲在家里,大开冷气降温,电力的应用自然就飚升了,经济活动未增反减低。          

对于经济增长表现而言,制造业增长率往往是关键。这当中,出口导向的我国最大制造业领域,电子电器业的增长率最受瞩目。

此次,这领域从去年12月增长8.6%,放缓至6.3%。除了外需导向的双电领域放缓,国内需求导向制造业也同样开始放慢,汽油、化工、树胶和塑胶制造业,已从原本已缓慢的1.6%,进一步放缓至1.1%。

就业防线亮黄灯!

这些靠硬设施生产的硬经济,在预料全球经济今年将进一步从去年的3.6%放缓至3.4%,世界出口市场也将从4.1%放缓至3.4%后,原本就不令人感到意外,只是政府在施政应对经济挑战的能力却很令人担心。

首先,在生产低迷时候,政府今年初大幅度调高外劳人头税,结果引起反弹后,才来调整,接着关于引进外劳政策、冻结外劳聘请和重新登记非法外劳漂白计划的截止日期等,更是朝令夕改,令企业界无所适从。

还有,最近在本地中文媒体显著报道的中国游客签证问题,更是匪夷所思。

首相拿督斯里纳吉今年1月杪在调整今年度预算案时,果断宣布中国游客免签证,以刺激旅游业,为国家带来外汇收入,这是加强经济增长的软势力。

结果竟然出现签证手续费暴涨的“倒米之作”,政府想要迎接更多中国游客的如意算盘恐怕难打响。

硬体经济走缓,想来个软的冲刺,看来已因为政府施政问题而触礁,硬的不行、软的也不可以,大马经济情何以堪!

随着国内企业界开始吹起裁员风,去年裁员人数近四万,已经是自2009年以来的6年最高记录,我国经济逆转变化速度已经加快。

国人就业问题是经济最后防线,目前已经亮黄灯,政府必须谨慎施政,不能随意为之,成为全球笑料是一回事,影响国家经济政策走向那才是大件事!

反应

 

财经

搅清破兆国债浑水/杨名万

新官上任三把火,来自全新政府高官,那就不止三把火了!新任首相宣誓就职才不过两个星期,几乎每天都有新故事和新数据,本周最震撼数据是敦马哈迪公布的,大马负债总额已超过1兆令吉。

财政部长林冠英证实了首相所公布的数字,除了厘清所谓过兆“国债”数字外,一上任马上就面对一个马来西亚发展有限公司(1MDB)负债利息偿还问题的新任财长,随口就说1MDB问题是主因。



想来单单1MDB问题,还不至于令债务腾涨至过兆之数,他的意思应是指类似1MDB这样“不透明”的“乱七八糟”负债。

林部长周四列出国债清单后,国人终于可以清楚看到,这类负债不止一单,而且恐怕比1MDB丑闻更严重,这还待新官进一步发掘。

公债外债纠缠不清

“国债”一直是联邦政府敏感数字,也一直是很难搞清楚的“浑水”。

过去,单单国债定义就令人混淆,在国际货币基金(IMF)没将外国人购买的国内货币单位(令吉)债券列为“外债”前,由于联邦政府外币负债比令吉债相对较低,前朝联邦政府官僚就将“国债”(National Debt)定义为国内所有外债,也就是包括私人界和公共领域所借取的所有外币负债。



联邦政府本身的令吉债,就因此不包含在“国债”定义里,这是会计专业账目排列,联邦政府的令吉负债当然还是公债,但是却不是官方定义的“国债”。

因此,高官一提到“国债”时,就要搞清楚是官方定义中的“外债”,还是外界所认知的联邦政府公债。

国际货币基金后来于2013年重新定义外债,将所有包括外国人购买的当地货币单位负债也列为“外债”,并于2014年公诸各国,大马官方也因此遵从,“外债”也就大幅度膨胀,这时将“外债”定义为“国债”,由于数字同样庞大,也就没有意义了。

官方报告从此不再强调“国债”,并将联邦政府负债和“外债”分开。

前朝官方数字近兆

此次希盟政府高官,不管是敦马抑或林冠英,都指说马来西亚或国家债务过兆,从他们初次对这“国债”的形容和口吻,明显是指说那联邦政府公债总额。

但是一听到“过兆”,马上想到的却是“外债”,因为我国截至今年3月杪“外债”总额2290亿美元,或8934亿令吉,占国内生产总值61.8%,很接近“兆”。

这数目截至去年杪是2146亿美元(约8798令吉),同时和新任财长第一次提到的占国内生产总值65%一致。

财长周四才比较详细解释“过兆国债”,首先是官方联邦政府负债,那是截至去年杪的6868亿令吉,占国内生产总值50.8%,接着是联邦政府担保的1991亿令吉负债(占国内生产总值14.6%),这联邦政府这约2000亿令吉的负债担保,并不是新闻,已经是至少两年的数字了,还一直保持。

这两个官方数字相加,就等于8859亿令吉,占国内生产总值65.4%,和“外债总额”不相上下。

实际上,根据国家银行和财政部最新数据,截至今年3月杪联邦政府债务总额已经冲破7000亿,达到7050亿令吉,如果联邦政府担保债务保持不变,官方联邦政府负债总数已破9000亿,因此,前朝官方数字已显示国债近兆。

租赁藏债逾2000亿

林部长并没引用最新数据,单单以截至去年杪官方数字,再加上“隐藏数字”,就已破兆。

这“隐藏数字”原来是来自“公共-私人界合伙经营”(Public-Private Partnership,PPP)计划下的租赁债务,这债务竟然总达2014亿令吉(占国内生产总值14.9%)。

这数字一加上去,“国债”就过兆,1兆873亿,占国内生产总值GDP的 80.3%。

逾两千亿令吉租赁债务,匪夷所思,一般上私人界动用租赁融资采购,除了现金流动便利外,还包括从年度课税下的会计排列利益,但是数目依然还是有所约束。

前朝政府高官,竟然允准官私合作伙伴,通过会计专业隐藏数以千亿计联邦政府公债。

这种“创意会计”如果能隐瞒公债,也必然能创造出“无中生有”花费,类似变化和1MDB丑闻比较,恐怕有过之而无不及。

新任财长不能再只是揭秘解密,和一味指责前朝政府过错,令股汇双市连连败退,更重要的是公布这庞大过兆负债的解决之道。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