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

靠员工拼命打江山
真点建材打造跨国企业

王吉林(左)和卢观坚雄心万丈,致力打造真点建材成制造减水剂家喻户晓的公司。

“有时候,创业不仅是资本问题,我们庆幸有一班奋进的员工,他们100%的拼搏精神,使公司熬过1997年金融风暴危机,随即扶摇直上至今日的规模。”

《南洋商报》2015年卓越金鹰奖得主真点建材有限公司(Real Point Sdn. Bhd.),是一家纯本地的减水剂制造公司,从当年100万令吉创业资本,到现时发展至3家厂房的表现,令人刮目相看。



位于汝来乌达马企业园的真点建材,是一家纯本地的减水剂制造公司。

于1996年12月5日成立,甫于2014年10月在汝来置厂的真点建材有限公司(Real Point Sdn. Bhd.),在策略性的地点操作,不但提升营销绩效,而且还加强盈利表现。

这片占地2.65英亩的地段,比13年前在莎阿南哥打哥文宁(Kota Kemuning)的原厂更宽阔,最重要的是交通四通八达,衔接各地的交通枢纽,也大大减少运输成本。

真点建材董事王吉林认为,汝来是中南区关键的工业重镇之一,相较于吉隆坡和雪兰莪州,这里的地段价格廉宜,是投资的绝佳地点。

他说,11辆载送减水剂的槽车,每天从汝来出发至国内各州;同时,也以货柜方式出口到国外,包括新加坡、印尼及缅甸等,真材实料的成品是顾客的信赖保证。

“减水剂的制造本来就相当复杂,要做到产品不污染环境,不损害人体健康,对水泥适用性广、对混凝土增强效果明显、坍落度损失小,少一点经验都不行。”



他指出,在汝来设厂约一年,不管在机械严密操控或储藏方面都做得更完善,逾20种减水剂产品皆处于高产量水平。

减水剂的成品整齐囤放在厂房内。

遇金融风暴用3年扭转乾坤

在外打工16年后,累计足够经验的王吉林及友人兼股东卢观坚决定自立门户,但对于创业这一块,可贵的是,丝毫未有从商者的执着。

“我是做技术市场出身,比起许多人,在创业的道路并没面对太大挫折,当然初期也面度亏损,但员工们的卖力,让我很快重新爬起来。”

王吉林指,创立真点建材的最大难关是1997年,当时不少公司受到金融风暴冲击相继倒闭,但该公司在短短3年便扭转乾坤。

对于几年时间即乘势而起,他把此归咎于幸运之神的眷顾,并打趣地说,也许是一路来走得平坦,公司一直没有上市的念头。

减水剂成品完成后,由槽车运往国内的建筑工地使用。

员工是最宝贵资产

对于营运的成功之道,现年61岁的王吉林表示,领导层都喜欢思考各种打胜仗的策略,但不可否认员工是关键。

“在概念上来说,员工虽然是成本,但切记不要一直把员工当成包袱,他们也是公司的资产,尤其需要时间培训他们掌握技术。”

他一直坚信员工就是公司最宝贵资产的道理,生财有道不是靠说而已,作为领导层必须懂得用心,并以正确的方式进行人才的选、用、育、留。

他强调,为所有员工提供最好的工作环境及条件,是该公司近二十年来的不变定律。

所谓“富者恒富”,对于王吉林而言,“富者”是员工,不是说员工富有,而是他们对公司的信心和归宿感大于一切,恒富自然就会产生。

参与无数建筑项目

业务遍布全马各地的真点建材,目前单是汝来的厂房就有50多名员工,在各个部门各司其职,缺一不可。

该公司的生意额不断增长,曾参与的建筑项目多不胜数,譬如雪州八打灵再也第一世界酒店、霹雳州拉曼大学、各政府大楼、高速大道及购物中心等。

用来储存减水剂成品的黑色巨桶。

加强技术开发

真点建材总经理杨厚辰强调,以制造减水剂这行来说,生产线的增长,意味着公司攀上更高峰,但该公司不会操之过急,反之将加强技术开发以及品质管理。

他说,为达到质量规范与保证,该公司投入逾50万令吉设立实验室及各种配备,并聘请专业化验师进行减水剂产品的检测。

“如今,我们已通过及取得ISO 9001:2008认证,质量管理毋庸置疑。”

他也提及,该公司主要产品包括FDN-A型系列萘系高浓高效、WPC系列聚羧高性能减水剂和混凝土外加剂,一般的合成路线为磺化、水解、缩合、中和、过滤、干燥、产品。

投入逾50万令吉设立的实验室,确保减水剂成品达致质量规范与保证。

迈向“客户上门”目标

询及作为纯本地的减水剂制造公司,如何加强本身的竞争力,真点建材董事经理卢管坚不讳言,比起跨国企业,该公司还有很长的路。

他回溯,当初开业时由于籍籍无名,面对客户的质疑是家常便饭,外国月亮比较圆的心态可说根深蒂固,无法打破。

“在竞争激烈与剧变的年代,从商就是要精益求精,我们放胆和努力去做,研发制造减水剂的技术最终赢得口碑。”

他指出,如今电脑化标准作业、不停革新实验报告,以及产品的质量与售后服务等一站式元素,该公司都做得相当全面。

他表示,真点建材的理念是有朝一日达致“客户上门”的目标,这样一来,晋升跨国企业的大愿将指日可待。

电脑化全自动操作,使生产线保持稳定度。

小辞典
减少混凝土拌合物用水量

减水剂是一种在维持混凝土坍落度不变的条件下,能减少拌合用水量的混凝土外加剂。

它大多属于阴离子表面活性剂,有木质素磺酸盐、萘磺酸盐甲醛聚合物等,加入混凝土拌合物后对水泥颗粒有分散作用,进而改善其实用性。

它的外观形态分为水剂和粉剂,除了改善混凝土拌合物的流动性,也可节约建筑水泥的用量。

累积了经验后,卢观坚(左)及王吉林一起出来自立门户。

反应

 

专题

【视频】趁着尚存一口气 继续献一份力

丧礼常客(下篇) (由热爱华教人士感动赞助) 

报道|黎添华    摄影|黎添华、受访者提供    

视频|Artisan Production

2012年,语文课向来不好的阮伟伦毅然报考了华文。尽管最终成绩出来只得C,但这成了他这辈子最义无反顾的骄傲。

阮伟伦曾是华教之旅的参与者,当年他因为这活动首次听到林连玉等华教斗士的故事,而当得知自己能参与这活动,是一群长辈在背后低声下气地向丧府筹款后,心里十分激动,因此他坚持报考华文。可惜的是,随着“丧礼常客”们一个个地在自己的生命中缺席后,他开始意识到未来可能将不再有这样的活动。 

对阮伟伦来说,以前他总认为自己能说中文是与生俱来的,而在校内能念华文更是理所当然的,但在了解 我国曾数度险些没有华文的历史后,他才发现一切承载了许多的心酸,不少人的付出。 

“林连玉的伟大是为华教争取地位,而前辈们(丧礼常客)的付出则捍卫这得来不易的地位。他们奔波劳碌去募捐,100令吉,200令吉这样一点一点累积起来,真的很不简单。” 

如今他因为掌握中文,多次当上友族同胞与中国商业伙伴的桥梁,成为陌生游客的翻译,当大家都惊讶于他为何能说得一口流利中文时,他心中笃定踏实之余,更多是感恩。

惟,因为年岁渐长的关系,还能走动的、还在世的‘丧礼常客’是越来越少的。伟伦就担心,若这些前辈不在了,未来就可能更少学子能到访林连玉墓园,甚至再也无法好好认识华教。 

目前,年仅26岁的伟伦能做的,就是协助带领学弟妹参加华教之旅,而且还连续五年如此奉献。他表示,自己无法像前辈们那样到丧府募捐,但看着前辈们如此付出,自己也想尽一些绵力。

宣传不足被质疑

伟伦的担心是存在的,记者在构思这个专题期间,2位“丧礼常客”就先后不幸地离开人世,一位则行动不便,无法参与采访,而另一位85岁的前辈方光烈更是拿着助行器参与短片拍摄。

在他们年岁渐长之际,家人都希望他们减少活动,然而他们却似乎担心做的不够,所以越是趁着自己尚存一口气就做得越多,其中林连玉基金槟州联委会代主席刘国权便是一个例子。 

77岁的他因为年纪渐长,体力不佳,所以家人希望他减少活动,然而他却在最近这几年,从外围支持力量,加入成为一分子,甚至最近当选副主席,再成为代主席,丝毫没有减少自己的参与程度,反而还越走越核心。 

“越来越少人参加,先行一步的反而更多,所以我必须得继续下去。” 

在参与丧礼募捐的过程中,他发现始终有人会对他们的身分保持着怀疑的态度,甚至质疑为何募捐后却不见任何作为,面对这些声音,他没有难过,倒是认为是组织的宣传仍不足。其实募捐所得都会用来资助林连玉纪念馆的基本开销、职员薪金、华教活动等。近年来,他们也开始在捍卫母语教学,文化传承上做得 更多,因此需要社会资助。

观念阻碍募捐

“民众不会怀疑林连玉基金,只是他们以为我们拿了钱就应该举办中秋、新年等活动,再不就该颁发奖学金之类的。但这些已经有其他社团组织负责了。我们募捐是用在更重要的地方。”

另外,他们在募捐上也会遇到一些观念阻碍,如,民间始终觉得捐助庙宇,布施出家人的功德比教育更高,因此他们每次在丧府上的募捐所得并不多。 

刘国权在接受访问时很大部分时间是惆怅的,因为他在乎这个组织,却也因为眼下的状况,不免担心起来。他甚至表示,有时自己的体力不佳,加上组织里头全是七八十岁的老人,很多时候一些计划都有心无力。

如今,哪怕能做的不多,能改的有限,刘国权已经不想再去思考了,因为眼下他只想尽力完成当下的工作,有多少做多少。这,或许就是所谓的“鞠躬尽瘁”了。 

定位尴尬 角色受限

曾是林连玉基金槟城联委会要员的方国华是促成这次报道的主要人物之一。他一心希望通过媒体的报道,让更多人关注该会,同时也希望让为华教默默奉献的“丧礼常客”们能被历史铭记。 

尚未步入乐龄的国华是因父亲方光烈才接触到该组织的,然而加入近10年来,他开始发现组织的青黄不接,同时也发现到组织的社会定位有些尴尬,因而担心组织会一天会被淘汰。 

“我们不像董总或教总,他们能在教育课题上代表华教直接发言,我们的定位则更像是辅助的角色,发挥比较有限。”

希望历史记载

再来,他也发现年轻人会因为组织里头的乐龄人士占了95%,因此加入该组织的意愿不大。 

和阮伟伦一样,他坦言,自己也担心组织会有瓦解的一天,尤其越来越少人加入,而现有的成员则一个个离世。面对这样的无奈,他只希望历史能给予这些默默在背后付出的长辈们一份记载,哪怕只是轻描淡写地寥寥几笔,至少能让他们募捐时,不被怀疑、不被轻视、不被打发,更重要是,这份记载能让他们的出现,成为槟城华教奋斗史上的一个被知晓的曾经。 

新生代的安全感Vs.华社的危机感

林连玉基金槟城联委会面对的问题也是总会面对的问题,其中该会全国副主席谢蔡梧就发现,当华语因中国的强大而越受到重视之际,该组织的角色扮演便越发可有可无。

当年,林连玉的斗争理念通过该会得以延续,而多次母语教育受到威胁之际,该组织也扮演了一定的角色,然而,由于华文成了华裔子弟入学后的一种‘理所当然’,以及越来越多友族学习华语后,如此大环境是否还需要林连玉基金,这值得探讨。 

“现在的家长或学生都很安逸,没有危机感。因为他们一入学就能念华语,所以大家可能认为不需要重视华教,也不担心华教会消失,甚至认为这个时代不需要林连玉基金。” 

这也是为何,积极推动华教之旅的阮伟伦和方国华就发现,过去国校华裔生参与华教之旅较积极主动,因为对他们来说,能念华语是何其不易,因此格外珍惜,反之不少独中生就直言自己是被老师派去的,因此兴趣缺缺,意愿不大。

惟,谢蔡悟强调,该会不是只注重华教,而是母语教育。此外,他们更在意母语教育上的公平发展及全民团结,同时关注的命题也开始更广。

“现在越来越多友族念华校,甚至学习华文,我们希望办好华教,让友族认识我们。过去我们懂得国语而了解他们,如今他们若能了解我们,无疑进一步促进族群友爱。”

换言之,其实该组织关注的课题,远远超过我们是否能继续念中文那么简单,遗憾的是许多人看不到这点,结果让该组织越走越艰辛,而槟城这群风烛残年的老人们也还得一家家奔波筹款。如今,该组织积极转型,希望能接触更多友族群体,同时也进一步地与年轻人接轨,希望为组织带来新气象,同时也能走得更稳健,更长久。

结语:坚守到最后一秒

“林连玉”3个字对关心本地华教的人来说是最熟悉不过的,然而,在其120岁冥诞,以及被褫夺公民权60周年的今天,或许还有更多的名字值得被书写、被认识、被铭记。 

数十年来,许多华教人士都做出了程度不一的付出,其中,槟城这群“丧礼常客”更是默默地在自己逐渐殆尽的日子里,安分守己地守护华教。他们以最卑微的姿态,做出最伟大的贡献,如果没有他们不求回报奉献,“林连玉”这个名字或许就只停留在某个阶段。 

还记得为老人们拍摄短片那天,我问起丧礼募捐会坚持到何时,身后一把声音大声笑说:“直到我们的丧礼那天”。回过头时,我只看到一群笑弯了腰的顽童,豁达纯真,却找不到这把声音的主人。无疑,“丧礼常客”们会在生命殆尽的分秒中,坚守到最后一秒,即便最后捐款捐到自己的身后事上。 

要是哪天,里头的成员都不在了,组织也走不下去了,至少这些曾为华教而奔命于丧礼的老人们,曾出现在这份文字记录中,而正在阅读此文的您,至少也听到了他们的故事,知道他们的名字。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