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事

魏家祥:逐年增加
留台人数急追留英澳生

大会主宾共切蛋糕。前排左起为李子松、刘绥珍、魏家祥、吴国林及章计平。

(峇株巴辖4日讯)首相署部长拿督斯里魏家祥博士指出,大马学生日渐热衷到台湾升学,使留台学生人数有望超越留英生,甚至急起直追排行第一的留澳生人数。

他透露,目前我国留学生最多的首三个国家,依序为澳洲(2万3000人)、英国(1万5788人)及台湾(1万5000人),不过,随着台湾留学生人数逐年增加,相信一年内便能突破1万7000人,超越留英生与留澳生人数是指日可待的。



留台毕业生6万人

他指出,留台生人数是从过去的第十名直接飞跃上第三名,而目前我国的留台毕业生人数已有6万多人,随着马台互相承认大专资格,相信将会有更多学子选择到台湾留学。

魏家祥也是马华署理总会长。他昨晚莅临永平德教会紫安阁,出席永平留台同学会配合30周年庆举办的“2016年台湾春节文艺表演晚宴”时讲话。

出席活动者包括留台联总总会长拿督李子松、台湾侨务委员会侨教处副处长刘绥珍、驻马台北经济文化办事处代表章计平与永平留台同学会会长吴国林等。

赴台升学去年增12.86%



驻马台北经济文化办事处代表章计平则透露,2015年大马华裔赴台升学人数为1万4946人,比2014年的1万3024人,增加了1922人(12.86%)。

反应

 

言论

留台生的贡献/利亮时

1960年代,马来亚华文教育迎来的是一个漫长的严冬。1960年出炉的《拉曼达立报告书》,对独立后几年所实行的教育政策进行检讨。

《拉曼达立报告书》虽然仍将华文小学列入国家教育体系之内,但却将华文中学逐出教育体系之外,除非这些华文中学接受教育部的建议,改制为以英文为媒介的国民型中学。

华文中学的接受改制,令华文教育陷入消亡的边缘。当时的教总和董总等民间团体为了突破这种困境,而分别提出争取和推行华文为官方语文和创建独立大学的运动。

这一系列的运动虽然得到华人社会的广泛支援,但并未获得政府的认同,最终以失败告终。
1960年代的华文中学面对存亡的危机,尤其是不接受改制的华文中学,更面临高中文凭不受政府承认的窘境。

当时高三学生升大学一途,几乎只有台湾这个管道。如今的独立中学毕业生要升学几乎不是问题,但是当初除了赴台升学外,就只有国内的私立学院。

在超过半个世纪的时间内,台湾培育我国逾10万名的毕业生,这是一个不少的数目。有人问笔者,这些同学对我们这块土地有何贡献?这一批人又有何成就?

留台生贡献多元

笔者作为留台生的一员,必须站出来表示,我们留台同学们的贡献是很多元的。

首先,我们的留台生前辈在回国后投入独中教育,与南大毕业生,成为独中教育的支柱。这些算是贡献吗?还有我们的留台生,不只在我国发光发热,他们也在台湾、澳洲、新加坡等地在各领域(教育、医学、工程、科技)亦有卓越的成就。

由于个资的关系,笔者无法把这些人的姓名一一罗列,但是在国内,每一届留台联总的会长,其在社会的成就是有目共睹的。

在政治上,槟州州议会议长刘子健亦是留台生。刚才提及的国外,笔者在高师大担任教授与系所主管,若也算有一点微薄成就的话,这样我们留台同学在台湾公立大学,如中山大学、暨南国际大学、阳明交通大学、台湾师范大学、台北大学等,都担任教职。还有,在台湾各大医院,亦有留台生担任专业的医师。

提出问题者,可能基于好奇,也可能坐井观天般不熟悉台湾。

如果台湾的学术真的一无是处,试问台湾何以能成为世界半导体的重镇?台湾的医学亦是位列世界前端班,台湾PISA数理成绩更是在世界前5位,加上其经济的成就和外汇储备的雄厚,这些都在在证明其教育优越的一面。

留台生在国内外都有卓越的表现,而我们看不到的一群,他们也在默默为国家和社会作出贡献。若有人以轻视态度来评断留台生,笔者只能用以下9个字赠予:“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