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

掌握市场多元化业务
创造价值越转越行

25年来合作无间,黄才荣(左起)与刘继襁联手创出商业王国。

奉行“不专注一门生意”宗旨,UWC集团靠不断“转型”模式经营,至今在全马已有23家子公司,年营业额超过1亿6500万令吉。

这是当初两位同事一心为了创业而合作开设的公司,两人当时在成本不高的情况下,一直努力不懈,很快赚到第一桶金,一开始的坚持终于有了回报。



这就是医疗用途的增湿器,UWC集团生产增湿器上的水销往多个国家。

UWC集团董事经理拿督黄才荣与其伙伴——集团执行董行刘继襁,把不可能变为可能,今天他们的集团旗下除了在我国有23家子公司,在越南还有两家子公司;单单在国内就有700名员工。

黄才荣与刘继襁说,在集团成立25年以来,每年都赚钱,即使面对电子业的行情下跌,营业额仍保持,而且还增长,这就是不单依赖一行业的好处。

该集团计划迁厂,迁厂后,目标是一年3亿令吉的营业额。

独立日创业

说起创业,当初的经历,他俩还历历在目。记得当时是在1990年,而且创业日子更令他们印象深刻,就是9月16日独立日当天。



他们一开始是代理中国的线切割器、售卖机器,当时那类机器已属高科技。

“我们本身并没有生产,都是做贸易生意,当时卖得很顺利,两年内卖出40多台,过后赚到几百万,就转型去工业、模具业,就是把机器、模具做了给人生产。”

可是后来,他们认为没理由只做一些东西让人生产,所以在1992年,也转型做模具生意;1993年也从事冲床,开始了转型模式。

黄才荣说,后来由于面对竞争,又再转型,还进军升降机的零件业,慢慢从零件进步到组装,一直到生产整个升降机。

在1997年金融风暴时,该集团已是国内最大升降机零件供应商,当时建筑业深受打击,但危机就是转机,该集团又再度转型。

“由于过去的成功例子,我们在想,如果再转型,一定要研究做自己的产品,不只专在升降机,要多样化,过后就慢慢从事电子业、电讯业、医疗工业、保安系统业等。”

黄才荣说,今天该集团大规模生产保安系统的门锁,在法国、英国的机场,都可以看到其产品。

缺科技人才难竞争

黄才荣说,本地企业一般都面对两个困境:一,不够工程师,所以,政府应该提升本地大学的素质;二,遇到有“拿破仑主义”的公务员。

“其实,大马的实力并不输一些国家,我国有土地,但是人才越来越少。好像以前外国投资者喜欢到中国投资,但今天的中国,不再能以低成本投资;很多厂商选择重返我国,因为我国严格遵守知识产权,工作素质不错,只是科技人才少。”

他说,许多大学毕业的工程师数量有限,那本地企业要如何与外国争工程师?政府一定要升级大学,否则在从事高科技产品时,就会面对大问题,而且目前人才都在外流。

他说,政府提倡高收入国要有策略,而不是空谈口号,要不然靠了60年外资,一旦撤资就面对经济问题,那就是太依赖。

“本地公司能走出国外的还是寥寥可数,我们不应再自己与自己竞争,而是到国外竞争。”

政府支援事半功倍

黄才荣认为,政府应该注重本地商家,不应只看重外资;企业如果没有获得政府援助,就会走得很辛苦。

就好像一些产品是要政府的推荐信,外国厂家才会对产品产生信任。因此,不论是州政府、或中央政府,都应该不理背景,多帮助本地商家。

“如果政府有照顾到本地商家,20年后,外资若撤退都也不必担心了。”

他也承认,本地官方机构好像大马投资发展局(MIDA)、大马外贸发展局(MATRADE)、首相署表现管理及传递单位(PEMANDU)等,都有提供协助。

不过,本地企业要大放异彩,还是需要更庞大的官方力量,很多大马公司已懂得向外开拓商机,要协助中小型企业升格为大集团,是政府应该要设定的目标。

“而商家也须积极参与政府的活动,不要消极,认为政府什么都不可以,那是错的,毕竟没有靠政府支援,拓展事业的道路会走得更辛苦。”

墙上所挂的,都是UWC 的产品(增湿器的水)在各国取得的认证。

积极发展医疗业务

UWC集团积极发展医疗业务,截至去年,集团有28%至30%的业务与医疗相关。

他说,集团的原本目标,到了2018年要有一半生意属于医疗业务,但其他生意一直扩充及保持增长。

“在医疗业,我们有生产一种增湿器的水,政府医院有70%在用我们的水。我们也生产高档次的病床,一张床超过1万令吉,因为低档病床竞争太激烈。我们也看到国内没有生产牙科椅,只有组装,所以,目前正在研究生产牙科椅,一台要8万至10万令吉。”

他说,医疗的产品不难做,最难是在认证方面。

槟州从事医疗的公司不多,不过,医疗这环却是UWC集团的主要业务之一。

黄才荣说,该集团生产增湿器的水,这水只有少数公司生产,该集团花几百万令吉研发后,今年才开始赚钱,这并非赚不到钱,而是每次都要取得认证。

“大马国内市场空间有限,如果单靠国内市场是不足的,所以就要外销,外销就要有认证;出口去中东还要取得清真认证呢!所以,这项产品是全世界第一个有清真认证。”他说,公司要出口到哪个国家都要注册,去中东注册一个产品,至少要10万令吉,而且耗时;例如去泰国等待须耗时9个月,印尼也得半年。

办认证盼政府帮忙

黄才荣说,由于只有向外发展才有更多机会,在这方面,政府应给予协助,如提供一些便利。

“当成功创出一个新产品后,到了办认证这一环,如果发现资金在当初研发时用完了,最后会变成无资金来办认证而功亏一篑;但如果政府有帮忙,情况就会不同。”

他说,就好比到国外展览时,那一环节政府确实有在帮助,但展览过后准备要打入当地市场时,问题就来了,要去几趟国外来办理认证,如果一个国家要花好几万令吉来办认证,十几个国家就要几十万令吉了。

栽培接班人 公司年轻化

UWC集团开始栽培未来接班人,目前该集团的市场、财务、策划部,几个重要部门的顾问,年龄都低于40岁。

黄才荣的看法是,公司要改进设备,也要提升人才和人力资源,所以,集团正计划如何将公司年轻化。

该集团的主要医疗主管,如管理增湿器水的主管,今年才32岁。

“有一天我们一定要在后面,让年轻人在前面去推动,跟上时代。我们打算迁入新厂后,就会实行这些计划。”

他说,该公司管理透明化,旗下23家子公司只要达到关键绩效指标(KPI),绝对可以取得应得的报酬。

“我们是采用中西合并的现代管理模式,我们有指标,要加入董事部,会让你知道会得什么利益。一切都以公司利益为出发点,都是对事不对人。”

待遇好留住人才

他说,有些主管人员在去年拿到4个半月的花红,让他们有动力去打拼,所以,一些经理及高级职员的流动性很低,这也是集团引以为傲的。

“公司要改变,须在人力资源、机器、产品都全面提升,一定要有计划要提升多少、要改变多少、要如何提升技术和员工素质、机器设备等。你不改,顾客会帮你改,顾客的改就是换供应商。”

黄才荣的格言

●不转型就会脱离时代;不进步或保持,就是后退。

●不要满于现状,一满意就退步了,目前的时代是不能满足的。

●工业一定要跟上时代,跟着转型。

●没有计划,就是失败的计划。

●公司在老化之后,转变就会慢。

●生意要做得好,不是靠努力,而是策略、计划,这是成功要素。

反应

 

专题

【视频】趁着尚存一口气 继续献一份力

丧礼常客(下篇) (由热爱华教人士感动赞助) 

报道|黎添华    摄影|黎添华、受访者提供    

视频|Artisan Production

2012年,语文课向来不好的阮伟伦毅然报考了华文。尽管最终成绩出来只得C,但这成了他这辈子最义无反顾的骄傲。

阮伟伦曾是华教之旅的参与者,当年他因为这活动首次听到林连玉等华教斗士的故事,而当得知自己能参与这活动,是一群长辈在背后低声下气地向丧府筹款后,心里十分激动,因此他坚持报考华文。可惜的是,随着“丧礼常客”们一个个地在自己的生命中缺席后,他开始意识到未来可能将不再有这样的活动。 

对阮伟伦来说,以前他总认为自己能说中文是与生俱来的,而在校内能念华文更是理所当然的,但在了解 我国曾数度险些没有华文的历史后,他才发现一切承载了许多的心酸,不少人的付出。 

“林连玉的伟大是为华教争取地位,而前辈们(丧礼常客)的付出则捍卫这得来不易的地位。他们奔波劳碌去募捐,100令吉,200令吉这样一点一点累积起来,真的很不简单。” 

如今他因为掌握中文,多次当上友族同胞与中国商业伙伴的桥梁,成为陌生游客的翻译,当大家都惊讶于他为何能说得一口流利中文时,他心中笃定踏实之余,更多是感恩。

惟,因为年岁渐长的关系,还能走动的、还在世的‘丧礼常客’是越来越少的。伟伦就担心,若这些前辈不在了,未来就可能更少学子能到访林连玉墓园,甚至再也无法好好认识华教。 

目前,年仅26岁的伟伦能做的,就是协助带领学弟妹参加华教之旅,而且还连续五年如此奉献。他表示,自己无法像前辈们那样到丧府募捐,但看着前辈们如此付出,自己也想尽一些绵力。

宣传不足被质疑

伟伦的担心是存在的,记者在构思这个专题期间,2位“丧礼常客”就先后不幸地离开人世,一位则行动不便,无法参与采访,而另一位85岁的前辈方光烈更是拿着助行器参与短片拍摄。

在他们年岁渐长之际,家人都希望他们减少活动,然而他们却似乎担心做的不够,所以越是趁着自己尚存一口气就做得越多,其中林连玉基金槟州联委会代主席刘国权便是一个例子。 

77岁的他因为年纪渐长,体力不佳,所以家人希望他减少活动,然而他却在最近这几年,从外围支持力量,加入成为一分子,甚至最近当选副主席,再成为代主席,丝毫没有减少自己的参与程度,反而还越走越核心。 

“越来越少人参加,先行一步的反而更多,所以我必须得继续下去。” 

在参与丧礼募捐的过程中,他发现始终有人会对他们的身分保持着怀疑的态度,甚至质疑为何募捐后却不见任何作为,面对这些声音,他没有难过,倒是认为是组织的宣传仍不足。其实募捐所得都会用来资助林连玉纪念馆的基本开销、职员薪金、华教活动等。近年来,他们也开始在捍卫母语教学,文化传承上做得 更多,因此需要社会资助。

观念阻碍募捐

“民众不会怀疑林连玉基金,只是他们以为我们拿了钱就应该举办中秋、新年等活动,再不就该颁发奖学金之类的。但这些已经有其他社团组织负责了。我们募捐是用在更重要的地方。”

另外,他们在募捐上也会遇到一些观念阻碍,如,民间始终觉得捐助庙宇,布施出家人的功德比教育更高,因此他们每次在丧府上的募捐所得并不多。 

刘国权在接受访问时很大部分时间是惆怅的,因为他在乎这个组织,却也因为眼下的状况,不免担心起来。他甚至表示,有时自己的体力不佳,加上组织里头全是七八十岁的老人,很多时候一些计划都有心无力。

如今,哪怕能做的不多,能改的有限,刘国权已经不想再去思考了,因为眼下他只想尽力完成当下的工作,有多少做多少。这,或许就是所谓的“鞠躬尽瘁”了。 

定位尴尬 角色受限

曾是林连玉基金槟城联委会要员的方国华是促成这次报道的主要人物之一。他一心希望通过媒体的报道,让更多人关注该会,同时也希望让为华教默默奉献的“丧礼常客”们能被历史铭记。 

尚未步入乐龄的国华是因父亲方光烈才接触到该组织的,然而加入近10年来,他开始发现组织的青黄不接,同时也发现到组织的社会定位有些尴尬,因而担心组织会一天会被淘汰。 

“我们不像董总或教总,他们能在教育课题上代表华教直接发言,我们的定位则更像是辅助的角色,发挥比较有限。”

希望历史记载

再来,他也发现年轻人会因为组织里头的乐龄人士占了95%,因此加入该组织的意愿不大。 

和阮伟伦一样,他坦言,自己也担心组织会有瓦解的一天,尤其越来越少人加入,而现有的成员则一个个离世。面对这样的无奈,他只希望历史能给予这些默默在背后付出的长辈们一份记载,哪怕只是轻描淡写地寥寥几笔,至少能让他们募捐时,不被怀疑、不被轻视、不被打发,更重要是,这份记载能让他们的出现,成为槟城华教奋斗史上的一个被知晓的曾经。 

新生代的安全感Vs.华社的危机感

林连玉基金槟城联委会面对的问题也是总会面对的问题,其中该会全国副主席谢蔡梧就发现,当华语因中国的强大而越受到重视之际,该组织的角色扮演便越发可有可无。

当年,林连玉的斗争理念通过该会得以延续,而多次母语教育受到威胁之际,该组织也扮演了一定的角色,然而,由于华文成了华裔子弟入学后的一种‘理所当然’,以及越来越多友族学习华语后,如此大环境是否还需要林连玉基金,这值得探讨。 

“现在的家长或学生都很安逸,没有危机感。因为他们一入学就能念华语,所以大家可能认为不需要重视华教,也不担心华教会消失,甚至认为这个时代不需要林连玉基金。” 

这也是为何,积极推动华教之旅的阮伟伦和方国华就发现,过去国校华裔生参与华教之旅较积极主动,因为对他们来说,能念华语是何其不易,因此格外珍惜,反之不少独中生就直言自己是被老师派去的,因此兴趣缺缺,意愿不大。

惟,谢蔡悟强调,该会不是只注重华教,而是母语教育。此外,他们更在意母语教育上的公平发展及全民团结,同时关注的命题也开始更广。

“现在越来越多友族念华校,甚至学习华文,我们希望办好华教,让友族认识我们。过去我们懂得国语而了解他们,如今他们若能了解我们,无疑进一步促进族群友爱。”

换言之,其实该组织关注的课题,远远超过我们是否能继续念中文那么简单,遗憾的是许多人看不到这点,结果让该组织越走越艰辛,而槟城这群风烛残年的老人们也还得一家家奔波筹款。如今,该组织积极转型,希望能接触更多友族群体,同时也进一步地与年轻人接轨,希望为组织带来新气象,同时也能走得更稳健,更长久。

结语:坚守到最后一秒

“林连玉”3个字对关心本地华教的人来说是最熟悉不过的,然而,在其120岁冥诞,以及被褫夺公民权60周年的今天,或许还有更多的名字值得被书写、被认识、被铭记。 

数十年来,许多华教人士都做出了程度不一的付出,其中,槟城这群“丧礼常客”更是默默地在自己逐渐殆尽的日子里,安分守己地守护华教。他们以最卑微的姿态,做出最伟大的贡献,如果没有他们不求回报奉献,“林连玉”这个名字或许就只停留在某个阶段。 

还记得为老人们拍摄短片那天,我问起丧礼募捐会坚持到何时,身后一把声音大声笑说:“直到我们的丧礼那天”。回过头时,我只看到一群笑弯了腰的顽童,豁达纯真,却找不到这把声音的主人。无疑,“丧礼常客”们会在生命殆尽的分秒中,坚守到最后一秒,即便最后捐款捐到自己的身后事上。 

要是哪天,里头的成员都不在了,组织也走不下去了,至少这些曾为华教而奔命于丧礼的老人们,曾出现在这份文字记录中,而正在阅读此文的您,至少也听到了他们的故事,知道他们的名字。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