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

吴德芳:辛勤耕耘才有丰收
客家人勤俭爱物惜物

无拉港客家公会欢庆创会10周年,左二起为黄木生、叶英隆、李致宇、吴德芳、叶光富、曾炳强、谢叔珍、黄田志、丘小香、叶秀萍、叶金兰及李贵昌。

(加影27日讯)马来西亚客家公会联合会总会永久名誉总会长丹斯里吴德芳说,目前经济面对严峻挑战,但客家人向来勤俭与未雨绸缪,有“有时省一口,无时有一斗”智慧,符合现代爱物惜物与知福惜福的观念。

他为无拉港客家公会全年工作计划主持“客家之路”推展礼致开幕词时,以“人勤地献宝,人懒地生草”与众共勉,吁大家相信辛勤耕耘才能有丰收。



8月27办客联大会

“农历正月二十‘天穿日’是客家人农历新年最后一天,不管家中富有还是贫困,勤奋的客家人都会忙里偷闲放下工作,让大地休养生息。”

他指出,现代环保概念,“天穿日”给予大自然修补恢复的时间,让环境生生不息。

他提到,无拉港客家公会配合创会10周年,将于8月27日承办客联大会,将收集和整理客家社群史料文物、出版纪念特刊,该会也会主办一系列节目,推动客家文化,记载客家人史绩。

出席者有安邦再也客家公会会长黄木生、署理会长赖贤福、甲洞客家公会会长叶英隆、无拉港客家公会团长李致宇、理事会署理会长李贵昌、妇女组署理主席叶秀萍、妇女组主席丘小香、大马客联妇女组顾问潘斯里谢叔珍、隆雪客家总会会长曾炳强、雪隆客家总会妇女组主席叶金兰等。



叶光富:传承客家团结精神

无拉港客家公会会长叶光富指出,该会10周年全年节目从即日开始,日后会有客家文化活动,以传承优秀的客家文化。

他指出,农历正月二十,为客家人大日子“补天穿”,后辈不忘本,传承客家团结精神,无拉港新村是传统的客家村,村民热闹迎庆。 

他说,该会6年已建立一座3层堂皇客家大厦,该会今年会举办系列活动包括客联大会。

客家人大日子“补天穿”,无拉港村民热闹迎庆。

黄田志:预计8月动工拨500万提升巴勒河

无拉港区州议员黄田志指出,无拉港继去年水灾后,雪州政府已拨出500万令吉予乌鲁冷岳水利灌溉局以提升巴勒河,顾问公司预计需时3个月完成计划报告,之后将展开工程招标,预计于8月或9月动工。

“当局已在华人农历新年前进行巡视工作,以提升巴勒河从蕉赖再也至无拉港新村上游位于KB1/3路两边河堤,顾问公司需时3个月准备计划书。”

黄田志在会上为村民捎来这项好消息,也是乌鲁冷岳首次接获大型拨款河堤提升工程。

他希望村民配合以让水利灌溉局在最短时间提升河堤,冀村民在住家与河堤之间不到6公尺的范围先行做好清理工作,包括村民需自行拆除扩建结构范围。

反应

 

亚洲周刊专区

客家人海外建国百年秘辛 谢永茂追溯兰芳共和国史

报道:金敏华、王凝睿

台湾教授谢永茂追溯18世纪南洋客家人建立的兰芳共和国,亲往印尼与婆罗洲实地考察,发现很多重要的史料,揭开当年客家人建国百年兴衰的秘辛。

隔着屏幕,刚刚开始暑假生活的岭东科技大学观光与休闲管理系助理教授谢永茂回忆起13、14年前在香港珠海学院中国文学研究所攻读博士时的一幕:“(这本书的源头)是有一次去广东做田野调查,我跟萧国健老师在车上闲聊,他提到兰芳共和国的时候,我有点讶异,因为之前根本没听说过。”

他至今记得,萧国健对他寄予“非常强烈的期许,希望我能够接着去做这方面研究,因为自罗香林之后,多年间再没人做过后续研究,他很期待把它当我的博士论文选题,但那时我的博士论文已经有题目,而且开始写了,我就答应他老人家,等我博士论文写完之后,再来做这个研究。”

一本书找两三年

2010年谢永茂拿到博士学位后,他从最早对兰芳共和国相关史料做开拓性研究的学院前辈罗香林1961年出版的《西婆罗洲罗芳伯等所建共和国考》开始,着手收集资料,没想到光找这本书就花了两三年时间。

“从台湾的国家图书馆开始,所有图书馆都搜寻了一遍,到2012年我差不多决定放弃的时候,终于在台中的东海大学图书馆找到了,看完之后就很感动,没想客家人的先辈曾经在18世纪做过这样(了不起)的事。”

被湮没的百多年历史

让谢永茂好奇的是:“为什么我们读的历史书、教科书从来没人提过这件事?”他坦承,前面几年好几次想放弃,“因为真的找不到资料,连听过(这件事)的人也很少。幸好有几位学界的朋友,他们说这个题目很有意思,完全没有听说过。假如真的能把这段被湮没的历史重新挖掘出来的话,不说是怎样惊天动地的成就,至少是功德一件。最重要的我也是客家人,这是我们客家人的光荣。历史上华人在海外建国的故事不少,尤其在东南亚,但大部分都是昙花一现,随着建国者的过世,就分崩离析了,通常不会超过二三十年。但是兰芳共和国蛮特别的,它持续了100多年,是一个蛮稳固的政权。”

归顺“子民”20余万人

兰芳共和国是18世纪中期南洋婆罗洲岛上出现的一个华人建立的独立自治政权,创建者是来自广东嘉应州(今梅州)的客家人罗芳伯。从1777年建政立国,到1884年灭亡于荷属东印度政府之手,共传国108年,历12任、共产生11位时称“大唐总长”领导人,极盛时统属华籍群众4万多人,归附之土著民族20余万人,一度称雄西婆罗洲,为华人海外建国写下辉煌一页。

谢永茂百思不得其解的是,这样一个传奇国度,何以在正式的史料文献中付之阙如,使得这段历史几乎淹灭于灰烬之中,“既无人提及,也没人知道”,“不愿青史尽成灰”的谢永茂下决心“上穷碧落下黄泉”。

“慢慢发现,做得越久,资料就会自己跑出来,愈加让我觉得不能放弃,就继续往下追,这样才完成这部作品。”

赴加里曼丹感震撼

2019年7月,初稿既成,谢永茂决定去印尼西加里曼丹进行一次实地考察。“主要想到当地验证罗香林书上写到的一些地名、故事和细节,做现场调查”,谢永茂早年当导游时带团去过印尼,唯此番是第一次去加里曼丹。

“去跟不去区别很大”,他回忆道,去到当地,雇了一台车,请了一位华侨当翻译,“因为我不会讲印尼话,她陪着我跑,参观兰芳公馆,踏勘一些遗迹比如说庙宇还有当年的旗杆——虽然旗帜不在了,起兵时蹚过的河流,或是罗芳伯来回经过的地方,还有跟老人家聊天,坦白讲心里面蛮震撼的。虽然此行挖掘到的新资料很少,但带给我很深刻的现场感,为了了解当初兰芳共和国大概的辖区范围,几次战役的具体经过,我甚至连地图都画了出来。整体来讲,加里曼丹之行帮助真的非常大”。

谢永茂的行程是从新加坡到雅加达再到坤甸,“在加里曼丹1周,雅加达3天,整个行程花了10天”,他说,如果经费、时间充裕,至少还应该去棉兰,“因为被灭国之后,(兰芳共和国)最后一位总长的儿子逃到了棉兰”。他决定先走几个重点城市:雅加达、坤甸、东万律,“假如还有机会,再去第2次、第3次”。

很幸运地,在他的印尼之行后,2020年1月下旬谢永茂又去了罗芳伯故乡梅州石扇镇实地考察,但紧接着的世纪大疫终于使得他跟身居深圳的另一位资深罗芳伯研究者李欣祥计划中的莱顿大学之行不得不为之中断。“本来以为疫情很快就会结束,就想大家组团去那边住1个月,慢慢挖(资料),没想到这个约定一直到现在还没办法成行。”谢永茂多少有些失落:“一旦最终能够成行,这本书应该还会有后续的篇章才对。”

荷兰夺走历史物件

谢永茂解释说,兰芳共和国当年被荷兰东印度政府灭掉后,“为了要完全统治,把掠夺来的很多物件,包括印章、国玺、国旗,还有官方记录、文件资料全部当做战利品带走。他们先带到雅加达,后来印尼独立,荷兰人又把这些资料从雅加达的博物馆撤回荷兰,最后的落脚点就在莱顿大学汉学部图书馆”。

事实上,愿意参团去莱顿的不只谢永茂、李欣祥两位。“李欣祥老师牵头组了一个婆罗洲华人研究群组,里面包括了马来西亚、印尼、新加坡,还有广东、上海等地对这个议题感兴趣的47位学者,大家都很有兴趣。”李欣祥著有《罗芳伯及东万律兰芳政权研究》和《末代甲太刘阿生》,“我从他那得到蛮多资讯,我很谢谢他。”谢永茂笑言。

谢永茂祖籍是广东嘉应州镇平(今蕉岭),祖先在乾隆二年移居台湾苗栗。去过3次梅州的谢永茂承认,他的客家背景“对做这件事蛮有帮助”,“特别是到印尼,也就是故事发生地去考察时,当地华人基本上是讲客家话”。

国民党曾拟转进婆罗洲

世界客属总会理事长范成连对谢永茂新著的评价甚高,比如他提及对于民国38年(1949年)国共内战后期,国民党曾提出计划转进婆罗洲的史料发现,“是以前的研究者未发现的资料,值得深入研究与探讨”,他认为该书对于海外客家研究提供了新的主题,且是“具启发性、革命性的创举”。

谢永茂则认为,“以前包括李欣祥教授等主要是针对罗芳伯个人的研究比较多,像上海社科院邱峰教授,他有写《罗芳伯传奇》,我是把兰芳共和国的始末做一个比较完整的脉络整理,不只是罗芳伯,当然可能还不够完善,希望未来资料能够继续‘出土’,但是我相信,这应该是第一本把整个兰芳共和国的故事讲完整的著作,中间包括它的历代领导人以及兰芳由盛而衰的过程,都是前辈学者所没有提到过的,很开心可以把这些资料整理出来,也给各位前辈做一个参考,大家集思广益,也许再往下挖,还可以挖出更精采的东西出来。”

谢永茂念完高中就到旅行社工作,在旅行社跟航空公司工作了近20几年后,“才发现读书还是很重要,重新参加联考,从专科到大学到硕士从头念了一遍”。考了2年博士班没考上,他决定到菲律宾、新加坡、香港试试,终被珠海学院录取。

“录取之后,我就在思考,以一个中国人的身分来讲,在香港念书应该是蛮好的选择,因为在台湾,我接受到的讯息、观点都是从台湾出发的讯息、观点,假如我到大陆的话,那一样都是大陆的观点。香港比较特别的,是它站在两岸中间,发挥了一个桥梁或者灯塔的作用,在香港,各种派别、各种不同立场的说法,都看得见听得到,反而是一个很中立、很客观的地方来看两岸,甚至整个华人世界,包括思考中国的未来。”

到香港念书,谢永茂“成本下得蛮高”,当时他在台湾还有工作,幸好博士班的课不多,而且“都开在礼拜五晚上跟礼拜六”,谢永茂于是“每个礼拜五下午跟公司请假,然后搭飞机到香港,上完礼拜五晚上的课住一晚,礼拜六上完课就搭飞机回台湾”,一连2年,每个礼拜搭飞机来往在台港之间,他视香港为自己的“第二故乡”。

自资出版首刷1000本

《兰芳共和国史》其实是谢永茂自资出版,“出版是对自己有个交代”,市面上并不多见,被视为“遗珠”。“一刷印了1000本,目前大概只剩下6、70本,大部分看到这本书的读者反应还蛮热烈的”,除了台湾的客家人圈子,包括马来西亚、印尼等地的客家人也在透过各种渠道寻找。

“他们都在抱怨说买不到这本书,我也不太懂得行销,后来就委托诚品书店在帮我卖。我想说,假如香港或者大陆出版社有兴趣、愿意帮我出这本书的话,我乐见其成。”

新闻来源:亚洲周刊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