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论

一道深深的红线/啸天

“改教离婚争子案”由联邦法院五位法官划下一道深深的红线,界定一项长期争议的法律原则,作为日后指引。

有人形容它是民事与回教法庭司法权的争议。之前实在有太多的法律争执,作为裁决者的各级法庭也作了好几种裁决。当事人和旁观的读者也眼花缭乱。它关系到宗教信仰,改教和孩子抚养权。



顶尖的联邦法院一次过裁决好几个问题和提供答案。

1. 这类案件应由民事法庭审理,只有在夫妇双方都是回教徒,回教法庭才有权审讯,处理相关事务。

勿侵犯彼此司法权

2. 当其中一方改信了回教,民事法庭对离婚和孩子抚养作出裁决。

3. 非回教徒的婚姻,不会因为其中一方改信回教而解除。法院在其判决中也提醒民事回教法庭,不要侵犯和重复彼此之间的司法权。双方应该检视国会及州立法当局所通过的法律,同时遵守联邦宪法。



之前所产生的纷乱情况,相信会随着这项裁决而获得清楚和明确的指引,好些相关的课题都会迎刃而解,换言之,只要严格遵守这个大原则,这类案件会减到最少。

联邦法院重申一点是:源自非回教徒婚姻的离婚事项及儿女抚养权是我国民事法庭的专有审理权;一项非回教徒的婚姻,不会因为其中一方改信回教而宣告解除。

法院尊重子女意愿

夫妇离异最大的受伤者是孩子,联邦法院也依据我国传统的做法,在内庭会见儿子和女儿,听取他们意愿才作出谕令,因为经过一段时间生活,孩子会表达他们的意愿,要跟爸爸或妈妈一起生活。法院更安排双方日后互相探视孩子,这是难能可贵的事。这种做法是符合民事法庭过去一贯的处理规则。

此争议持续好一段时间,几个阶段的法庭判决更是令人难以瞭解,最近来到上诉庭的裁决还是以多数票收场。

中心问题还是民事法庭是否有权审理这类案件?实际情况是,如果回教法庭才有权审讯此类案件,但是争执的一方是非回教徒,又不能涉入回教法庭去力争,很明显的出现真空状态,要等待合理的法律途径去补救或纠正。

联邦法院最终裁决由民事法庭审理,不但解开难题,也是合理和符合实况的裁决。

反应

 

言论

都是肤色惹的祸/郑瀚慷

为迎接开斋节的到来,我国屈臣氏(Watsons)公司在专页上传贺节短片广告,岂知因该片内容涉及肤色歧视及丑恶的元素,引起广大负面回响。民众纷纷炮轰该片内容不知所谓,剧情低级粗俗,煽动浓厚的肤色敏感性及种族歧视。

为此,屈臣氏公司紧急撤下该广告,并在绝大多数主流媒体上致以道歉公告。



尽管屈臣氏在面子书上贴文致歉,澄清该片题材取自于马来神话“Dayang Senandung”,叙述某位贵族常在梦里听见一名女人的歌声,让他魂牵梦萦,于是便举办选妃大会来寻找梦中的女人。当他邂逅那名女人后,殊不知竟是黑人。起初贵族很嫌弃她,然而最后还是接纳了她。女人洗完脸后,露出了光滑白嫩的皮肤,并声称这一切都是为了考验贵族诚意的。于是两人最后一起过着幸福快乐的日子。

乍看之下,不过是一则浪漫的童话故事,何以引起激烈争议?哪怕屈臣氏方面已解释,但多数网民根本不买账,不断挞伐屈臣氏的居心何在。

鼓吹美白风气

让人无法苟同的是,屈臣氏广告里带出含有煽动浓烈种族歧视的信息,皮肤黝黑即为丑陋。当贵族在大会上听见那朝思暮想的歌声,便形容女人的歌声甜美,一定也有着倾国倾城的姿色。当他在发现事与愿违后,竟露出厌恶的表情,还大喊是否室内灯坏了,才让女人看起来那么黝黑。

然而仔细斟酌,从屈臣氏广告风波会发现这并非单纯是种族歧视使然。里头藏匿着一种更严重的社会畸形价值观——白即是美,黑即是丑!



其实这种鼓吹美白为“美”的风气并不只在我国有日益严重的趋势,在国外其实早已根深蒂固。

仅以印度为鉴,早在2009年时,印度也因一支美白广告被指有歧视之嫌造成一时轰动。观众被赋予一种错误的信息,即肤色白皙会让人美梦成真并足以追求成功。自此,印度发起了“黑即是美”运动(Dark is beautiful),大力呼吁印度民众勿因自身黝黑肤色而自卑,进而摒弃传统社会里“白比黑更美更优”的肤色歧视观念。这项运动随后也得到全球妇女组织的鼎力支持。

把镜头放回我国,一支广告曝光直接迸发出这种骇人的社会观念。有人大力谴责煽动种族课题,有人为女权抗议,有人为屈臣氏平反,声称网民过于敏感以致大惊小怪。

默认社会审美观

考虑到我国都是由不同肤色的族群所组合起来,不难想像人们的强烈反弹,并将这敏感课题与种族挂钩。大家各执一词当儿,扪心自问,自己何尝不也是常常默认这种社会审美观,否则何来“一白遮三丑”?

假使广告中女人一开始是以满脸麻子或一脸疮疤示人,最后蜕变成貌美如花,或许根本不会有哪一方被冒犯或将整件事种族课题化。

这支广告进入尾声,强调着“只有在屈臣氏,你才能变得美丽”。为自己的美白产品做宣传或许没错,以神话典故当情节也没错,屈臣氏的出发点或许都没错。但其最大败笔无疑是将肤色元素带入广告,更将肤色作为衡量美丑的标准。

须知,人们对于肤色差异上的传统观念极其强烈。再来,肤色课题在我国也是萦绕着各族之间的和谐性。唯有在人们都成了色盲,无法分辨色差的前提下,这世界才不会有此类的肤色敏感课题。

若要归咎的话,整件事根本就是肤色的错!

郑瀚慷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