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论

晋中产强教育等契机/南洋社论

全球经济前景主要看二大国,美国与中国分别位列世界第一和第二经济体,一损俱损,一荣俱荣。主要的全球经济学家现在预计,今年美国有20%的几率陷入经济衰退,美联储像之前设想那样多次加息的可能性已经减小。

与此同时,多年来双位数增长的中国经济,去年开始下行到单位数。预计中国领导人将把今年经济增长目标设定在6.5至7%的区间内,这是首次设定经济增长目标区间,因为决策者对经济增长前景并不确定。



英国《金融时报》在1月份美联储开会后的几天里对51名经济学家进行了调查,该项调查突显了过去一个月剧烈市场动荡以及美国和中国一连串乏善可陈的经济报告的影响。

美国经济目前被视为全球唯一增长引擎,经济学家们对世界最大经济体濒临衰退的担心近来加剧。在英国《金融时报》去年12月的调查中,经济学家们认为美国在今后两年里陷入衰退的几率为15%。现在他们认为未来12个月里有20%的衰退可能。

让人担忧的是,国际劳工组织1月19日发布报告指出,尽管一些发达国家的失业率已有所下降,但最新分析显示,全球失业危机仍未结束,特别是在新兴经济体。

《世界就业和社会展望—— 2016年趋势报告》显示,2017年全球失业总人数将首次突破2亿人,较2015年的1.971亿人有所增加,也比该组织估计今年失业人口1.994亿人还要高。未来两年的失业人数预计还将继续增加。

全球经济放缓的主要原因来自于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的经济放缓,特别是巴西、中国和石油生产国的就业前景进一步恶化。同时全球还面临大宗商品价格大幅下跌的局面,其中在能源价格方面表现的尤为明显。



石油作为重要经济来源的我国,于是首当其冲,未来两年经济不受看好,甚至看衰,开源节流还得制造就业机会,另觅新策略增加收入。

各国必须采取紧急行动,增加就业机会,否则世界将面临社会紧张气氛加剧的风险。这些问题在未来数年内会导致,当下中产阶级规模扩大的趋势放缓甚至停止。

中产阶级的定义是每日消费能力以购买力平价(PPP)计算在在5-13美元。在新兴经济体国家中,中产阶级规模从2011年占全体人口比重的36%升至2015年的40%。但,大多数东亚国家和拉美国家至今都被困于中等收入陷阱不能自拔。马来西亚就是东亚地区陷入中等收入陷阱时间最长的国家之一。

2020年宏愿是成为高收入先进国,现在我们却从中等收入国转向中产阶级社会路途上,尽显蹒跚挣扎的无力感。

迈向中产阶级社会就是充分发挥中/低收入家庭的能力,获取更好教育、收入和生产力。

世界经济论坛在最近发布的《就业前景报告》中就指出,第4次工业革命和经济社会变化将在未来5年内改变就业市场,预计全球就业岗位将因此减少710万,同时将创造210万个新的就业岗位,但总计可能减少就业岗位500万。 因此,如何解决失业与社会公平问题方面,非常重要。

2020年宏愿看似很难,至少作为应该有55%人拥有中学以上学历的基本要求;伴随人类越来越进入以知识经济为基础的时代,培育更多大专学位者以从事高收入工作这一环,我们必需要做到。

反应

 

言论

由疫情催动的教育革新/林煌达

面对冠病影响,结合了互联网与智能教学的线上学习,似乎已在“老师要教好,学生要学好”的前提上,成为了人们推崇的“教育新常态”。

近几年来,随着多媒体、电脑网络、人工智能、大数据等高科技的飞速发展,教育领域也开始广泛应用信息技术,改善原有的教学方法及教育环境;然而,此种做法也间接导致了传统学校和教师的角色,遭受前所未有的冲击及挑战。



学校作为一个接受正规教育的场所,长期以来以传授符合国家与社会发展目标的专业知识与技能为任。许多现代的学校其实是早期西方工业革命的产物,并以培训工厂员工所需的工作技能为主,甚至向精英阶层传授管理政府、企业与军队的知识与学问。

如今,这种应工业需求而生的被动教学模式已显落后,也不适用于21世纪强调自主学习的大环境。因此,不论是教育结构、教学模式或学习技术,全球的教学资源及教师角色,都无可避免地面临着多样化及颠覆性的革新。

此外,身为教学的主体与中心,教师亦须在不影响教育水平及教学质量的情况下,通过新媒体技术的运用,改善原以“传道、授业、解惑”为本位的教学功能,进而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和潜力。

师生身分重叠模糊



时至今日,教育的核心已从“教”转移至“学”,课堂的目标也不再是老师的教学进度,而是在于学生的学习效果。台湾著名作家严长寿曾说,我们应该从未来的眼光审视现在,而非用过去的经验框限未来。

对此,我们不难预测,今后“教师”与“学生”的身分将经常重叠,而日渐变得模糊;“学校”也将成为一个求学的地方,转型为一个互相学习的平台。话虽如此,教育不应因科技的进步而变质,其传承知识、启蒙创新、立德树人的本质更不能够因为新技术的介入而被抹去。

教育不能仅着眼于现在,而是必须放眼到宏观的未来。面对新科技带来的各类冲击,有些教师是表现得不知所措,有者则固守权威,其中自然也不乏过于看重技术的更新,而漠视了人文素养的教育工作者。

有道是,培养人才靠教育,而教育成败的关键则在于教师。而今,在以“创新学习”作为新理念的教学环境中,如何高效地提升教师的整体素质,以及改变现代课堂中教师的角色,诚然也是教育界中的重大议题。

换个角度来看,学校、教师与学生的角色转变,除了可被视作推动教育改革的契机之外,或许也是某个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切入点,即让一众教师重新审视往日教学方法的同时,亦能为旧的教育观注入新血、赋予新内涵,并用以栽培适应时代发展的栋梁之才。

互学新知为后代谋福祉

适逢今年我国教师节的主题为“为知识学习,塑造下一代”(Berguru Demi Ilmu, Bina Generasi Baharu),故“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及“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之理,在居家抗疫期间可谓比以往更具启发性。

有鉴于此,教师应时刻关注自身的专业发展及深化对教育的理解与认知,并借此引导学生树立相应的自主学习方法、策略及观念,且在不同的学习阶段互学新知,踏实地通过教育为我们的下一代谋求福祉。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