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刊

悼念桥梁工程泰斗林同炎

林同炎教授(右3)与仰慕者合影。 (照片提供/陈美枫)

小小的个子,疏落的头发,灿烂的笑容,洪亮的声音,在一个偌大的讲堂,吸引了爆满的听众,大家全神贯注,唯恐错过了精彩细节。

在听众席,围绕着的,是我的教授、讲师、同窗及学长学弟们;而讲台上的正是大名鼎鼎的林同炎教授——我的课本《预应力混凝土设计》一书的作者。



以上在马来亚大学工程系上演的一幕,已是40多年前的事了,回想起来,依然带给我一抹微笑,接着是一声轻叹。

听林教授演讲,确是一种享受。他声音的洪亮、咬词清楚,对问题深入浅出的剖析,让人如沐春风,如饮甘露,以致曲终人散而意犹未足,多希望他能永无休止地讲下去。

一般工程师给人的印象,往往是沉默是金、埋头苦干、精于数字、拙于言表,木木然似机械人。林教授全然是个独特的异数。他让我想起诺贝尔物理奖得主杨振宁教授。

杨教授来马大理学院讲高能物理,把一门十分深奥的学科讲解得那么浅白,浅白得连门外汉也听得懂,博得全场如雷掌声。

学生论文刊专业期刊



林同炎于1912年11月14日生于中国福建福州,14岁进入交通大学唐山工程学院就读,19岁获土木工程学位,前往美国伯克莱加州大学继续深造。他的硕士论文创新结构分析的方法,是破天荒首份被美国土木工程师学会刊登在其专业期刊内的学生论文。

1933年,同炎回国加入铁道部,4年后成为云南重庆铁路工程的总桥梁工程师,负责中国山区逾1000座桥梁的测量、设计及建造。

受伯克莱加州大学聘请

1941年,同炎与高铨训小姐结婚。他俩热爱交际舞,成为其中佼佼者。5年后,当同炎在台湾工作时,他接受了伯克莱加州大学的聘请,一面执教一面展开预应力混凝土的研究,屡有突破,大大简化了这方面的设计程序,对这新建材的普及应用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他在加州埃尔塞里托的住家,是世上首间应用了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的私人住宅,拥有一个面积1000方尺的舞池。

1954年,同炎创办了林同炎合伙咨询工程公司(T.Y. Lin & Associates),将研究心得直接付诸实践。该公司迅速成长,至1960年代末,业务经已遍布全球,因而易名为林同炎国际(T.Y. Lin International)。

1957年夏天,同炎积极协助召开了第一届世界预应力混凝土大会,让1200名工程师、科学家及制造商聚集一堂,交换经验和心得。

各种荣誉接踵而来

1976年,64岁的同炎自伯克莱加州大学退休,全职领导林同炎国际。在大学的30年间,他的事业成就屡创高峰,除了担任校内各高职外,各种荣誉接踵而来。1967年他被选为国家工程院院士。

他是美国土木工程师学会特出终生设计成就奖的首位得主;该学会甚至将其预应力混凝土奖易名为林同炎奖。1976年,同炎获得加州大学最高荣誉之一的伯克莱表彰。

1986年,里根总统颁发国家科学奖章给同炎;那是美国科学界的至高荣誉。1994年,同炎被选为伯克莱加州大学的年度加州校友。

1987年,他把林同炎国际脱售了,并于1992年彻底退出该公司,专注管理新成立的林同炎中国公司,倾全力协助中国发展。

在他的建议下,上海市政府出租浦东土地来筹资兴建跨越黄浦江的桥梁,以加速浦东的发展。迄今已有10座桥梁及隧道连接黄浦江两岸,另6座尚在策划中。

设计众多桥梁

林同炎教授设计的众多桥梁当中,最让人津津乐道的,莫过于跨越白令海峡、连接美国阿拉斯加及俄罗斯西伯利亚的大桥。那是冷战时期的构思。他称此桥为洲际和平桥。他相信,该桥的建造将大幅度促进美国与俄罗斯的关系。

林教授的另一大胆构思,是横过直布罗陀海峡、连接西班牙及摩洛哥、长达14公里的大桥。该桥拥有破纪录的5000米跨距,一旦完成,将是世上最长的悬索桥。

正当林教授在积极为祖国贡献其高超智慧及无比丰富的经验的时候,不幸于2003年11月15日因心脏病突发而离开了人间,享年91岁。噩耗传来,我们这些受过他或多或少教诲的后生,无不感到震惊和惋惜。

毫无疑问的,林教授不啻是当代数一数二的杰出工程师,也堪称20世纪最伟大的工程师之一。他那不拘泥于实践规范,而刻意应用自然法则来解决问题的精神,是工程界后辈的楷模。

反应

 

副刊

奥密克戎变体来势汹汹

本地冠病确诊病例持续攀升,庆幸的是我国未有奥密克戎变体,且医疗系统目前能应付。

病例增加与许多人不戴口罩、假日到来、人们出游活动增多或有关。

根据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CDC)宣布,美国发现的奥密克戎变体成为成长速度最快的变异株,命名为JN.1,号称“最长命病毒”。

据称,JN.1是奥密克戎亚变体BA.2.86的后代,具有较多的突变位点,这可能使其传染性更强。
这个有35个突变的变异株BA.2.86的子系JN.1,已在多个国家爆发。

·JN.1背景及特点

JN.1被分类为奥密克戎(Omicron)系的亚变体。

根据CDC的报告,JN.1与BA.2.86密切相关,两者之间的刺突蛋白只有一个变化,被认为是奥密克戎亚变体BA.2.86的后代谱系。

这一新变异株具有更强的免疫逃避能力,即传播性增强。

感染JN.1变异株可能出现发烧、流鼻涕、头痛等症状,与其他变异毒株相比并无显著区别。
然而,由于其突变,感染后康复可能需要更长的时间。

·疫苗是否应对?

幸运的是,最新研究表明,2023-2024年的冠病毒疫苗似乎对这个最新变异有效,已接种过强化针的个体面临较低的风险。

专家也呼吁公众采取缓解措施,包括:

·接种新疫苗;
·改善室内通风;
·在公共场合戴口罩;
·勤洗手。

尽管JN.1的公共卫生风险较低,但一些专家警告说,应密切关注变异的传播,并随时调整防控措施。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