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

动荡股灾时期
如何进场最重要/梁键铭

2016年第一个交易日,全球股市都在比赛看谁跌得最惨,其中由中国沪深300指数跌穿7%,而触动交易被逼停止最为瞩目。

这是否意味着今年不适合投资呢?应该趁现在各家银行都以特惠定存配套争抢存款的时候,把钱放在定存就算了?



投资是需要有计划,不只是靠所谓的眼光,也不是只听友人介绍或凭感觉等等。如果是这样,凶多吉少的机会就更高。

根据以往市场出现金融风暴或大调整的时期,数据显示在高峰后,与大部分纷纷退场的“惊弓之鸟”背道而行的投资者,反而有机会见到本身的投资增长。

这里就以1997年的金融风暴,千禧年初的科技股泡沫,以及最上一次的全球金融风暴为例:

3投资策略



假设一名投资者在各个不同的股灾开始后进场投资,投资方法或策略分为三种:

1. 一次性投资;

2. 平均成本法;

3. 策略投资法:把投资资本分为12份,以12个月来进行。

根据不同的策略,假设投资者的投资期限是5年。

第一种策略是为进场后,在接下来五年内继续投资,直至第五年结束才退场;

第二种策略是把自己的投资资本分成60份,在接下来五年内每一个月都以同样的数额加码,以达到平均成本的效用,第五年结束后就退场;

第三个策略为把资本分成12份,在接下来的一年内按月加码,然后五年后才开始退场。

在例子中,1997年股灾时期,由于时间较长,这名投资者随意选个日期开始他的投资策略:

预设期限1:

第一个日期为1997年8月6日当时股市指数为951.74点,比起巅峰时期,还在处于亏损25%的时间入场;

预设期限2:

第二个日期为1998年2月27日当时股市指数为745.36,比起牛市最后一天的巅峰,当时股市还是亏损着41%。 

预设期限3:

在科技股泡沫时期,这名投资者同样任意选了这一天开始他的投资计划,在例子中,计划开始日期为2000年11月7日,当时股市指数为763.84点,是仍处于负24.6%的状况;

预设期限4:

而在最上一次的全球金融风暴股灾,同样随意选了一个日期,假设2008年5月30日开始他的投资计划,在当时,股市指数处于1276.10点,还是处于负15.8%。

以例子的日期为投资开始的第一天,如果采取第一个策略的话,就意味着投资者的资本就只有当天一天就全数投资进场了。

如果以成本平均法来进行就视投资期限有多久而定,如果是五年,那么第五年才开始把资本全部投完进场。

如果是以策略投资法来进行,一年后就把资本完全投进市场。

右边的图表为这些不同的投资方法各自的“成绩单”。 

根据投资者的投资期限,接着就是不同的策略各自在这投资期限所有的增长回酬率,以及各个投资期限内的按年回酬率。

图表中也加入了隆综指,以及其中一个投资在马股的成长型基金,以便观察大市以及活跃管理的基金是否有增值作用。

预设期限1:

单一投资策略如果投资期限为一年亏损高达50%!投资期限两年则亏损13.58%;投资期限三年则仅仅增长了0.03%;若投资期限五年则会亏损8.68%。

结论是无论投资多少年,亏钱的机会非常高。

采取成本平均法的投资策略如果投资期限为三年,这项投资则会提供总回酬率36.25%,如果投资期限是五年,总回酬率19.46%。

如果是根据策略投资法来进行投资,三年后总回酬率为54.18%,若是五年的投资期限总回酬率为40.76%。

预设期限2:

单一投资策略如果投资期限为一年仅增长0.55%!投资期限两年则有总回酬率104.66%!投资期限三年则增长了22.92%;若投资期限五年则会增长32.45%。

采取成本平均法的投资策略如果投资期限为三年,这项投资则会提供总回酬率3.82%,如果投资期限是五年,总回酬率8.91%。

如果是根据策略投资法来进行投资,三年后总回酬率为39.71%,若是五年的投资期限总回酬率为50.54%。

以这样的表现来看,这个日期应该是非常接近熊市谷底,因此单一投资的方法提供了最高的总回酬率,平均成本法由于把资本分成小但多份,因此总回酬率最低。

因此,可见如果我们只是采取单一投资策略的话,需要“巧碰”市场良机的运气是不可缺少的。

预设期限3:

单一投资策略如果投资期限为一年亏损5.32%!投资期限两年则亏损4.02%;投资期限三年则增长了20.86%;若投资期限五年则会增长34.43%

采取成本平均法的投资策略如果投资期限为三年,这项投资则会提供总回酬率是27.15%,如果投资期限是五年,总回酬率是26.64%。

如果是根据策略投资法来进行投资,三年后总回酬率为40.83%,若是五年的投资期限总回酬率为56.65%。

预设期限4:

单一投资策略如果投资期限为一年亏损16.65%。

投资期限两年则会增长9.95%;投资期限三年则增长了39.83%;若投资期限五年则会增长106.79%

采取成本平均法的投资策略如果投资期限为三年,这项投资则会提供总回酬率34.07%,如果投资期限是五年,总回酬率73.36%。

如果是根据策略投资法来进行投资,三年后总回酬率为59.77%,若是五年的投资期限总回酬率为133.11%。

股市大跌进场未必获利

亚洲金融风暴时期,我国股市指标指数——吉隆坡综合指数从1997年2月25日的1271.57点,跌至1998年9月1日的262.7点谷底,总共耗掉接近80%的价值,而这个下滑过程,需要接近18个月才走到风暴的谷底。

从谷底开始反弹至2000年2月18日的1013.27点,这个“牛市”也是持续了接近18个月,股市上升价值约285%。

就在这个时候,科技股泡沫触发了另一个熊市,接近14个月后的股市于2001年4月9日碰到当时股灾的谷底,指数为553.34点,14个月内跌了逾45%。

从这个最低点开始回升的股市,走了接近7年的牛市(82个月),当指数攀到顶峰1516.22点(2008年1月11日)时,与2001年的谷底相比,增长了174%。

在这个时候,许多人还心有余悸的金融风暴爆发了,马股在接近10个月内,就跌至这个熊市的谷底,这次的谷底,股市指数为829.41点,总共耗掉了接近45%。

在2008年10月29日触底后,我们就有了另一个为期接近69个月的牛市,股市指数最高峰为2014年7月8日的1892.65点,共上升128.19%。

接下来,就经历了另一个熊市,最低点为2015年8月24日,在接近14个月的期间,股市又蒸发了19%。

从那时候的谷底开始,股市就大部分时间潜伏在1700点以下,蠢蠢欲动。

以上的数据看上去,仿佛意味着只要我们能够在每逢股市大跌后入场,就会股场得意,其实不一定如此。

但是,我们如何进场的策略,对投资表现的赚或亏,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

选对策略应对熊市

以上例子让我们发现到的是:

1. 如果根据单一投资的策略进行,亏钱的机会是相当的高的;

2. 大市的回酬率普遍上比起有着活跃管理的成长型基金逊色;

3. 策略型投资法比起平时人们所说的成本平均法,更佳合适;

4. 采取策略型投资法的合适投资期限是三年。

因此,若遇上熊市的开始,或市场在下跌时,如果我们能够保持冷静,用对策略,继续跟着自己的投资计划进行,那么肯定是总好过停止进行投资,任由通货膨胀继续把我们未来的消费能力及购买力慢慢削弱吧?

免责声明:以上资讯只提供分享及参考用途,个人情况及需求会有差异,读者可依据自身独特情况,再向笔者或本身特许理财规划师,获取建议和咨询。

反应

 

名家专栏

简评中国股灾行政措施/安邦智库

2024年春天的中国证券市场,一场空前激烈的股市保卫战在春季大股灾的面前展开。

2月6日,中国证监会再度出手干预,表示将暂停券商借股放贷,并对所谓的证券再融资规模设定上限,作为进一步遏制“卖空”行为的一部分。

证监会还将禁止向当日卖出股票的投资者提供证券贷款,并誓言要打击利用卖空进行非法套利的行为。

这实际就是通过压缩和控制券商的基本业务,来控制市场的“卖空”,距离完全“关闭”证券市场也就几步之遥。

有趣的是,根据证监会公布的所谓“恶意”做空的数据来看,涉及的金额只有几个亿,而中国股市每天的交易额都在千亿以上,因此这“几个亿”的做空交易额,实际根本就无法触及大面积的股灾。

看衰经济前景

显然,中国股市的根本问题恐怕不是所谓“恶意”做空的问题,真正的问题是中国投资者对中国经济发展的长期趋势不看好。一连串的问题都是明摆着的,显示在几乎每个投资者面前——房地产暴雷、理财产品暴雷、债务危机、行业萧条、商场凋零、众多企业难以为继,这些经济问题才是造成这场股灾最大原因。

当然,还有股市抽血的问题,过度发行股票、IPO,争先恐后的从股市抽血,想方设法赶上末班车的心态太过明显,恐怕也是中国股市暴跌的重要因素。

实际上,雷霆措施大概是从2月4、5日就开始了。那时,中国证监会开始严厉地全面限制机构“卖出”。

现在的资金控制实际已经空前严厉。全中国资金大搬家,所有的流动性都被政府债“吸空”了,原本投给机构炒股的钱也在“搬家”,各路金主都在赎回资金,转身去投政府债。

所以,绝大多数的资金搬家都是政府强制的,稍微有点规模的“金主”都被规定了政府债购买量的“政治性义务”,这事就发生在2023年10月底。所以,政府债也应该算是股灾砸盘的操作手之一。当然,这样一来,就变成了“左手”打“右手”的博弈了,这是“宏观大毛病”出现了,根本不是证券市场能解决的问题了。

出动“金融特种部队”

彭博社有报道引述知情人士消息说,以证监会为首的监管机构计划最早于2月6日向最高领导层通报市场状况和最新政策举措。

结果2月6日,沪深300指数和上证指数都出现了明显反弹。上证指数一度站上2800点,收2789.49点。离岸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也破7.2关口,日内涨超200点。

彭博社认为,有迹象显示,中央高层正在越来越多地参与国家的金融和经济政策,包括去年年底对央行的一次前所未有的视察。彭博社的消息人士还透露,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在过去两个月内召开了至少十几次会议,讨论稳定资本市场的问题,但最糟糕的股灾依旧发生。

中国基本这次出动“金融特种部队”来做股市维稳,用“前所未有的操作”来形容,按说也不过分。

不过,重点问题在于,这样的“粉碎性维稳”之后,中国股市会不会崩溃和消失?

也就是说,在这种“泰山压顶玉石俱焚”维稳压力之下,中国股市也就不存在或者等同于不存在了?从表面看,可能会有不少人同意这一点。

不过,安邦智库创办人陈功不太同意。他认为“泰山压顶玉石俱焚”的维稳压力虽然令人惊骇,但中国投资者只能继续在股市里面“浑水摸鱼”,期待在“互害模式”下能够成为在大海啸前面最远的那条船。

股市跌跌不休,明显是经济衰败的前兆。日本是这样,中国也是这样。1989年日本泡沫经济后,日经指数从38957跌到6694,这次中国股市的春季股灾,同样也是经济颓势的前奏曲。

安邦智库(ANBOUND)创建于1993年,是一家富有影响力的独立智库。

欢迎读者对本文提出反馈意见 [email protected]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