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

无视特朗普及股市压力
美联储年内第四次加息

(华盛顿20日讯)美联储无视股票市场下跌并且经受住总统特朗普的压力,宣布实施今年第四次加息,并同时下调了对2019年利率路径和经济增长的预测。

通过将2019年预期的加息次数由三次下调至两次,政策制定者在暗示他们可能很快就会暂停货币紧缩行动。决策者对于2020年加息次数的预测中值仅有一次。



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和他的同事在华盛顿举行为期两天的政策会议之后,于周三在一份声明中表示,“经济活动一直在以强劲的速度增长”。虽然官员们表示前景风险“大致平衡”,但他们也提及世界经济走软所带来的威胁。

声明称,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将继续监测全球经济和金融发展,并评估其对经济前景的影响”。

周三决策委员会以10-0的投票,一致决定将联邦基金利率目标范围提升25个基点至2.25%-2.5% 。

特朗普此前在推特上连续两天抨击美联储,敦促它保持利率稳定。投资者也对经济感到担忧,最近几周标普500指数大幅下跌。

官员们还在声明中改变了关键的措辞,称FOMC“判断”可能需要“将联邦基金利率目标区间进行一些进一步的渐进上调”,而之前的表述是FOMC“预计进一步渐进上调联邦基金利率目标区间”是必需的。



此外,政策制定者对所谓的长期中性利率的中值估计从9月份时预测的3%降至2.75%。对于2021年底基准利率的中值预估是3.1%,低于先前估计的3.4%。

反应

 

名家专栏

美联储降息可能性渺茫/安邦智库

5月22日,美联储公布了4月30日至5月1日召开的货币政策会议的会议纪要。当时的会议决定维持利率不变,但市场人士仍然关心会议纪要所透露的对未来政策走向的判断和预期。

与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在会议结束后谈话的相对温和态度有所不同,此次会议纪要所透露的信息,在市场看来要更为“鹰派”,意味着美联储对降息的看法,和市场预期有着更为显著的差异。

今年以来,如安邦智库(ANBOUND)的研究人员所警告的,美国通胀表现出前所未有的粘性。美国经济在高利率之下正在表现出放缓的迹象。数据显示,美国2024年一季度实际GDP环比折年率为1.6%,较上个季度的3.4%的环比增幅明显放缓,且低于市场预期的2.5%左右。

通胀仍“顽疾”

虽然一季度GDP的同比增速达到3.0%,与去年三、四季度变化不大,但环比增幅的放缓可能更意味着经济在高利率之下表现出减速的态势。与此同时,美国第一季度的CPI同比增速3.48%,预期增加3.4%,前值增加3.15%,有所抬头。

在这种“滞胀”威胁之下,美联储5月份虽然继续坚持维持高利率不变,但从会议纪要透露的信息来看,美联储官员对于货币政策抑制通胀的效果越来越“缺乏信心”。这不仅表明未来美国通胀的“顽疾”在相当长时间内难以克制,更令人担心的是美联储的紧缩政策变得没有效果。

虽然美联储会议之后公布的4月份通胀数据有所回落,核心CPI同比增长3.6%,低于前值的3.8%,但仍远高于美联储2%的通胀目标。同时,越来越多的人相信,这种回落更多还是供给端的一些长期因素改变所带来的“随机漫步”,并非美联储货币政策的功劳。

这种情况下,美联储货币政策调整与否,可能对于资本市场的影响远大于对通胀和实体经济的影响程度。这恐怕是目前美国高度金融化的经济结构所决定的。而美联储决策对经济的影响也变得“不可预测”了。

美联储失去对美国经济的掌控和预见能力,可以说是目前美国新的货币政策框架所面临的挑战。

美联储坚持维持政策不变,与其说其更具预见性,倒不如说其难以作出决策。那么,从引导预期到落后于事实,美联储何时降息的难解之谜,也变得更加没有答案。

目前来看,这种不确定性正在对全球带来影响,特别是亚洲地区作为对外贸易依存度较高的国家,经济和资本市场随着美元汇率的波动而不断震荡,饱受美联储不确定货币政策的冲击。

政策风险

安邦智库的研究人员此前曾提到,美联储降息的不确定性正在成为全球经济不确定性的主要政策风险。在其他国家通胀回落、经济低迷而不得不开始降息的情况下,美联储货币政策的不确定性实际上会继续推高美元,也会使得各国受美联储政策影响变得更大。

美联储货币政策会议纪要透露出美联储对通胀和降息更为谨慎的态度。这不仅意味着美国通胀的粘性超乎想象,也意味着美联储货币政策变得“缺乏信心”。

这些变化使得美联储降息的可能性更为渺茫。而这种不确定性正随着全球经济重新放缓,以及央行货币政策差异的扩大而对全球经济更具威胁。

安邦智库(ANBOUND)创建于1993年,是一家富有影响力的独立智库。

欢迎读者对本文提出反馈意见 [email protected]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