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

减少驾车 改善公路安全
隆新高铁助减排节能

(吉隆坡27日讯)隆新高铁环境影响评估报告指出,隆新高铁计划将为我国带来正面及清新的环境,高铁运作后,大部分公众将改乘高铁,在减少驾私家车及提升整体节能效应下,大大减少国内二氧化碳的排放。



隆新高铁计划将会提升西马区域的交通系统及公共交通的安全,在很多来自吉隆坡、布城或附近地区的公众选择使用高铁前往新加坡或新山或其他地点,从吉隆坡沿至新加坡公路行驶车辆也会锐减,可大幅度地减少交通意外。

报告也指高铁的行驶噪音,不会对沿途高铁路线附近及周遭地区居民带来冲击。

“隆新高铁的路线有75%是穿越园丘地区,同时工程也必须严厉的遵守环境指南,确保不会对环境,尤其是噪音带来的影响。”

马来西亚高铁机构即日起至明年1月25日,在国内多个隆新高铁沿线路线范围所涵盖的地方政府,公开展示隆新高铁的环境影响评估报告。

公众可可以在明年2月9日前,对有关的报告提出意见。



工程影响属短期

报告指在隆新高铁工程展开时,可能会对环境带来一些影响,主要是来自推泥工程、兴建隧道、电气构造、铁道构造及兴建车站等。这些影响只是短期,同时可采取措施控制,以把影响的程度减至最低点。

马来西亚高铁机构已委任大马工程咨询公司Minconsult进一步探讨整个环境评估报告,该公司将会启动有纪律的工程队执行所需的探讨工作。

经济发展扩至南马

隆新高铁的兴建缩短整个区域的行程,对国家经济发展带来贡献,在国家经济与发展扩展到大马南部区域下,可以平衡国家经济的增长。

报告指通过更完善的交通网络,可以促进南马建筑业与商业活动,不过,这些在高铁带动下将要推动的计划,将会为环境带来数项影响,这需要对大自然环境受影响进行深入评估。

“我们对经济影响环境的评估目的是要确保经济价值的正面,不会为环境带来负面的影响。”

报告也鉴定5项影响环境潜能的价值,分别是(1)红树林被砍伐与消失、(2)种植的油棕减少、(3)胶园地减少、(4)温室气体效应及(5)来自水坝及滤水站的水质下降。

在目前减少4%下,环保的价值在50年期间流失高达50亿8200万令吉,若持续减少6%及8%,环保的价值损失将高达162亿3000万令吉及210亿9000万令吉。

根据2016年12月马新两国签订的双边协议,这条铁路线将在2017年招标,2019年动工;预计在2026年落成,乘客乘搭高铁来往吉隆坡和新加坡,只需1时30分钟。

隆新高铁共设有8个高铁停车站,即马来西亚城、万宜─布城、森州芙蓉、马六甲爱极乐、柔佛麻坡、峇株巴辖、依斯干达公主城及新加坡的裕廊东区。

反应

 

财经新闻

森林城市若建高铁枢纽 有助推动柔新特区发展

(新山21日讯)大马房地产咨询公司何振顺研究有限公司(HCS)表示,若在森林城市建立连接吉隆坡和新加坡的隆新高铁(HSR)枢纽,将有助于推动森林城市金融特区(SFZ)及柔新经济特区(JS-SEZ)的发展。

根据森林城市发布的文告,HCS总执行长何文雄表示,隆新高铁的服务将是支持大马和柔州经济增长的最佳选择,它也能帮助我国实践2030年成为发达国家的目标,并让我国成为东南亚经济强国。

国家元首苏丹依布拉欣陛下日前接受《海峡时报》专访时,表示希望重启被搁置的隆新高铁计划,而且主张在路线上作出调整,选择经过森林城市作为边境跨越。

文告指,根据HCS进行的高铁路线研究,有关路线不仅连接吉隆坡、新山至新加坡,还将隆新高铁作为泛亚铁路的一个重要部分,往北至中国昆明,往南经吉里汶岛连接至印尼雅加达,因此森林城市有潜力成为高铁枢纽,更接近泛亚铁路沿线各国市场,尤其是印尼市场。

连接狮城印尼市场

HCS认为拟议的路线很重要,因为它涉及更为巨大的国际市场,其需求潜力巨大。

该公司呼吁政府考虑上述建议,以促进我国与新加坡甚至印尼的经济发展,并在未来帮助我国更好的连接拥有上亿人口的巨大市场。

此外,HCS主席何振顺表示,国家元首的建议也支持政府落实具高影响力经济项目的倡议,即柔新经济特区和金融特区。

“选择森林城市作为高铁车站或枢纽的选址,不仅是经济方面的催化剂,而且完善的基础设施和下游经济各细分行业的建设,将为森林城市和当地社区带来积极的效益。”

他说,若再算上此前柔州政府提到的轻快铁西线(或智能轨道快运系统,ART)以及非常临近的丹绒柏勒巴斯港口的海运优势,那么森林城市区位价值将极大地提升,成为地区重要的交通中心。

他表示,高铁运输系统的建设也将为柔州和大马带来更多的经济机会,因为与汽车或巴士服务等其他运输相比,它是最好的运输系统。

他说,这是因为新加坡的经济发展已经接近成熟,他们需要一个新的地点来进一步扩大经济。依斯干达特区,包括毗邻新加坡的森林城市,拥有相同的经济生态系统,两者之间可以进行更多并行发展,如同柔佛州务大臣拿督翁哈菲兹将之比喻为深圳和香港的模式。

视频推荐: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