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

中国探寻高质量增长/沈联涛、肖耿

随着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开始他的第二个五年任期,向“高质量增长”转型成为中国最重要政策目标。

政府上下,一个悄然但坚定的政策变化正在深根发芽——打造一个新的增长模式,来纠正由几十年来中国两位数增长带来的一系列扭曲,包括腐败、污染、不平等加剧和其它结构失衡问题。



在过去40年,中国采取了基于土地的高速发展,主要通过地方政府吸引基础设施投资、人力资源和税收收入来推动增长。

经济特区、行业园和自贸区的建立为这种基于土地的发展模式提供了便利,同时,来自农村的大量廉价劳动力也起到了推动作用。

在这个过程中,中国将GDP增长作为衡量成功的主要指标。这为地方官员建立了定义明确的目标和彼此竞争的激励。但这也带来了一些严重的问题,如环境污染、不平等、债务过高、产能过剩以及腐败。

如今,中国领导人在地方和国家层面开始用更全面的指标体系来考察增长的质量,它们不仅覆盖增长的速度,也覆盖生活质量。

这一转变背后的政策愿景写在去年10月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特别强调了发展“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14个关键政策领域。



中国必须确保新增长战略解决以人为本的城镇发展的“最后一公里”需求问题,如解决交通拥堵。图为春运人潮开始涌现的北京站。

强调加强国家治理

在这些当务之急的关键领域中,“坚持新发展理念”以便“保障和改善民生”赫然在列。而新发展理念的基础是“以人为本”及“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习近平还强调加强国家治理,特别是要“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坚持全面依法治国”、及“全面从严治党”。

解决挑战需经济代价

中国转变发展模式的动机不言自明。

如今,中国已经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贡献了全球增长的近一半。在基础设施、贸易、投资和工业化方面,中国已经基本上赶上了发达国家。

继续加强在世界舞台上的地位,要求中国在可持续发展和良好治理等方面满足甚至超过全球标准。

当然,解决中国所面临的挑战需要大量的试错——就像过去的高速增长一样——还要接受一些经济代价。

比如,东北工业基地的衰落和在东南地区珠三角、长三角崛起的现代化的、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制造业集群便是同一枚硬币的两面。

在中国出现的市场竞争创造了赢家和输家,东南部的赢家从东北部的输家那里赢得了企业家、人才和其它资源。

需考虑地方因素

驾驭中国地区经济的转型,并同时确保社会稳定,需要在以输家为代表的、主要依靠国有企业和公共投资的旧增长战略,和由赢家发展出来的、主要依赖市场及人力资源的新发展模式之间实现谨慎的平衡。

在此过程中,需要考虑到地方因素,如人口趋势、自然资源,包括国内日益增长的中等收入游客对美好自然景区的旅游需求等。

这一再平衡需要中央政府的帮助来缓解衰落地区破产项目所导致的债务负担,一如20世纪90年代中央政府曾经果断处理大批国企在亚洲金融危机期间发生的损失。这并不意味着中国应该拯救落后的地方行业。

投资创造新收入项目

相反,这意味着防止旧增长模式导致的沉淀成本将整个地区拖入低增长和低质量发展陷阱,并帮助本地居民建立创新型初创企业,也就是投资于可以创造新收入机会的项目。

除了供给侧结构调整,中国还必须确保新增长战略解决以人为本的城镇发展的“最后一公里”需求侧问题,包括解决交通拥堵、基础设施瓶颈、住房短缺、垃圾处理、及教育和医疗服务不足等问题。

国民福利至关重要

这些微观层面问题对于国民福利至关重要,也已经成为中国复杂的宏观经济和社会发展中最薄弱的环节。

中国已经具备解决这些问题所需要的物资、金融和社会资源。事实上,这些问题对于公共和私人部门来说都是潜在的巨大投资机会。

但成功不仅需要因地制宜的信息反馈及可行方案,还必须让地方政府、企业、民众主动“拥有”这些具有本土特色的解决方案,包括方案的制定和实施。

中国决策层已经显示了从宏观及长远角度来看中国未来发展的意愿和能力,并接受在转变发展模式、再平衡、及改善生活质量的过程中降低一些GDP增长率。

实现习近平在去年10月所宣布的“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绝非易事,但中国已经在这个正确的道路上启程。

沈联涛

香港大学亚洲环球研究所杰出研究员、UNEP可持续金融顾问委员会成员

肖耿

香港国际金融学会会长、香港大学教授

Project Syndicate版权所有

www.project-syndicate.org

反应

 

言论

一带一路冲破西方封锁/谢诗坚博士

今年适逢马中建交50周年,除了官方及地方社团举办相关庆典外,也借此时日庆祝“一带一路倡议10周年”。

“一带一路”是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上台后提出的宏图大计,主要是侧重维护南中国海的安全。

南海共350万平方公里,有280个岛礁。中国声称根据1947年中华民国的地图(在解放前,中国在1949年才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南海的岛礁归属中国。先是有十一段线,后是改成九段线,因中国将夜莺岛送给越南作为侦察基地,也就少了两条段线。而中国领土则有960万平方公里。

越南占29岛礁

即使中国史书早就将南海列为中国管制的地区,但在1933年法国就占有南沙6个岛屿。

来到1974年南越开始与中国争夺海岛的控制权。目前越南(1975年南北越统一)占有29个岛礁,与中国处于冷淡关系。

菲律宾也在南沙群岛建立起根据地,目前控制9个岛礁,且有驻军1000人。原被菲律宾占有的黄岩岛则在2013年已被中国重新控制;当下两国关系降至冰点。

马来西亚也先后在南沙拿下10个岛礁,驻军250人,指挥中心设在弹丸礁。两国对南海立场仍保留现状和相互克制。

自从印尼在2016年获得纳士纳群岛(位于南沙群岛西南部)的领土后,与中国的争执就告一段落。

因此人们推定若今后发生冲突和军事局部战争的危机地区,首推南中国海,因为台湾岛礁也在南海附近。

正因为习近平洞悉国际局势已进入百年未有的大变局,因此他在2013年提出“一带一路”倡议,表面看起来是平淡无奇的,实则是采取制衡手段,以免世界失控。因此中国选择将欧亚用货运列车连贯起来,减少双方的敌意和互通有无,同时也希望通过对海权的加强,以打破美国的霸权地位。整个发展计划完全不带有火药味。

除了连贯欧亚大陆桥外,中国也通过“一带一路”协助发展中国家改善基建,如港口、机场、高速公路等,但在西方挑衅下,却变成是中国向发展中国家设下债务陷阱。

当发展中国家还不起债务而将之租赁给中国后,也就将对发展中国家造成财务上的重重阻力。

抑有进者,美国发现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是全球性的,一旦做出了成绩,美国世界第一的地位将难保,因此在2021年,美国联同欧盟提出了“全球门户”,拟在2027年募集3000亿欧元协助落后国家进行基础建设。美欧的“全球门户”计划被拜登形容为“重建美好世界”(B3W)的大工程,其中包括向南非赠送2.8亿欧元,以帮助南非改善其燃煤电站等。

根据央视网的报道,在2021年时,欧盟提出的“全球门户”大计,展现其野心勃勃的信心,以捐赠方式协助发展中国家完成基建。然而,来自爱尔兰的欧洲议会的议员巴里安德鲁指出,“全球门户”并没有带来新的金融手段,也没有新政策。在他看来只是一种宣传策略,把一些过往项目重新包装成新的计划呈现出来。

虽然另有议员乐观展望,但复旦大学欧洲问题研究中心主任、中国欧盟研究会副会长兼秘书长丁纯教授说,欧盟提出“全球门户”计划一年多来,几乎没有能拿得出手的项目,问题出在资金的运筹机制上。

另外,国际问题观察员国合平通过环球网发表评论说,美国声称将通过赠款2500亿美元、欧盟承诺筹集3000亿欧元及日本将筹集650亿美元;但他发现自美国总统拜登于2021年上台后,在“重建更美好世界”的承诺上,依然没有见真章落地,也没有任何实质性的进展,有关计划可能成为空话。 

即便拜登信心十足相信美国推出的民主政治将打败其他对手(意指中国)而赢得胜利,但此举正如国合平所形容的:“一个美国官员降落在中国建设的非洲机场,乘车在中国建设的道路上行走,并在中国建设的大楼前发表讲话,警告非洲国家不要与中国合作”,一样可笑。

中国打通中欧班列

从这样看来,拜登要整垮中国已是有心无力了!因此中国有理由庆祝“一带一路”跨入第十年。

事实上,中国在2011年已打通重庆开往德国杜伊斯堡的中欧班列。到了2021年,中欧班列已通往欧洲23个国家的168个城市,累积开行一年突破4万列。因此,从2013年计算起“一带一路”,其实,中欧班列早已在前两年通车。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