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

中国债券违约风险增/叶得利

随着中国经济增速放缓,恰逢中美贸易摩擦的紧张局势,中企在今年的债务违约数量已经显著增至纪录高水平,债券违约和经营不善等事件如今屡屡发生。

例如,陷入债券偿还困境的国有企业天津物产集团。资料显示,天津物产集团在今年11月底未能按时偿付一笔海外债券,并对该笔债券提出了重组计划,这是20年来第一家出现海外债券违约的中国大型国企。



根据评级机构的分析,很多投资者接受了40至60%的债券价值扣减,而没有选择接受该集团的旧债换新债的重组方案。

另外,北大方正集团在本月2日,也出现未能按期就一笔在岸债券足额偿付本息,目前该集团也正努力筹集资金。

根据本周一晚的最新消息,北大方正集已经获得债券持有人的一致同意,将20亿人民币(11.8亿令吉)境内超短期融资券,延期至2020年2月21日。同时,北大方正集团已于同日,全额兑付了该笔债券展期前的全部利息。

早前中国政府曾在今年5月份曾接管陷入现金流困境的中国包商银行。当时由中国人民银行、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联合在5月份对中国包商银行实行接管一年,籍此中国包商银行成为了中国首家被接管的银行。

政府不担保央企



目前中国政府对于央企债务违约风险管理的其中做法,就是让市场参与者不要以为中国中央和地方政府支持的借款人,会享有某种隐性的担保。

换句话说,这些央企的债务违约风险将由市场参与者自己买单,中国中央和地方政府不会为这些央企债务违约提供任何的担保。

对此,从中国资本市场的长远发展,以及中国金融市场在明年起逐步对外开放而言,让这些债务实现更好的风险定价,也促使银行和债券公司在对企业借款人所发债券进行更严格的审核,这有利于中国资本市场的长远可持续发展。

提防骨牌效应

根据惠誉信用评级机构的数据显示,今年首11个月共有4.9%的中国民营公司发生人民币债务支付违约,这比例高于2018全年的4.2%比例,创下了纪录最高水平。

目前,中国境内的公司债市场规模约为2.7兆美元(11.18兆令吉)。

另外,来自标准普尔的数据也显示,截至今年10月底,中国国企和民营企业共发生总值逾1000亿人民币(590亿令吉)的债券支付违约事件,这与2018全年的1110亿人民币(654.9亿令吉)的债券支付违约总额相差不远。

对此,若中企债券的违约率在未来不断上升,这可能会产生多米诺效应,将导致与中国经济相关的其他市场的债券违约率提高。

标准普尔的数据显示,未来两年的全球境外发行债券市场,将会有超过2000亿美元(1180亿令吉)的债券到期,这金额高于2019年的境外债券到期的890亿美元(525.1亿令吉)。

因此,中国与全球债务违约的潜在风险逐渐上升,是今后投资者们必须加以关注的重点问题。

反应

 

国际财经

美联储转鹰 美债基金首次资金外流

(纽约26日讯)投资于美国投资级公司债的基金今年首次出现资金外流,充分展现信用市场的焦虑情绪。

LSEG Lipper数据显示,截至4月24日当周,短期和中期投资级债券基金失去6.071亿美元(约28.9亿令吉)。

这类资产的抛售,以及美联储对通胀重拾鹰派立场,已经给投资者带来了压力,彭博一项追踪此类债券的指数本月下跌2.53%,迈向9月份以来最差单月回报。投资级债券今年迄今下跌2.92%。

投资者年初曾因通胀降温的表象而备受鼓舞,对年内降息次数的预期高达六次,之后此类预期已经淡化。

第一季度国内生产总值(GDP)低于预期和通胀加速促使投资者周四抛售债券,因为美联储似乎短期内无法降息。

摩根史丹利投资管理的维沙尔·坎杜贾周三接受电话采访时表示,该公司正在降低债券投资组合中的信用和久期风险。他说,该司仍超配收益率曲线的短端。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