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论

谷贱伤农,谷贵伤民/许国伟

中国有句老话,谷贱伤农,谷贵伤民。

当稻米丰收粮食多了,市场需求饱和,收购价格就低,农民收入大减,因此谷贱伤农。

谷贵伤民的情况就复杂多了,有可能是稻米歉收,价格上涨;也可能有人囤积居奇,或者市场需求突增,供不应求而涨价,都让消费人荷包出血。

要平衡供需,减低谷贱或谷贵,伤农或伤民的事,要靠政府介入。

在古代,有“籴”和“粜”的做法。

籴,看字型就懂意思,就是买米入仓。当稻米丰收粮食多了,官府出钱向民间收购稳定粮价,收粮可充作军用或赈灾用。

粜,同样看字型也懂,就是卖米出仓。在荒年歉收粮食不足,官府把库存的米谷,平价卖给给人民,抑制市场因供应不足涨价问题,也减少商人囤积操纵价格机会。

这是古代的做法,重点就在让农民仍可以种稻,人民仍能有平价米吃。

如今,我们面对进口米涨价,本地米短缺问题。

早在去年,俄乌战争爆发及全球极端气候,已造成全球粮价上升;今年上半年,国际研究报告就提醒,今年全球稻米产量会出现20年来最大的短缺,且持续到明年。

接着,多个稻米生产国宣布限制稻米出口,也做好应对埃尔尼诺现象对稻米产量的冲击。

当国外已山雨欲来风满楼时,我国似乎仍岁月静好,即使上一季国内稻米歉收的坏消息,也没引起多少人关注。

直到9月份,当国家稻米公司(Bernas)宣布进口白米售价调高,进而产生连锁反应,消费人争涌买本地白米,民间情绪一下紧张了。

只要一早有准备,就是有“籴”就能“粜”,短期内可以应对。只是,这次缺米风波,也把本地白米多年来积压甚至扫在地毯下的问题,揭露出来。

这包括:国稻垄断进口米、本地米无法自给自足、本地米成本上涨、本地米顶价多年冻涨、收稻价格对稻农影响、米较商对本地米薄利考量等等。

说到底,关键都在价格,都在钱。

或调整白米顶价

或许,其中一个解套方式,是让15年没调整的本地白米顶价,调涨到合理的幅度。

这将使整条生产链从种植、收稻、包装、运输、零售都有钱赚,人们也愿意投入更多,进而也能减少入口米。

当然,调整顶价,本地米就比现在贵了。

或许,政府可考虑补贴让符合资格的低收入群,凭证件能买到平价米;这应该比补贴让B40买电动车,更实际吧?

反应

 

言论

不能忽略说好华教故事/许国伟

这阵子,打开脸书就看到独中学生出外筹款及“加油榜”课题的争议。

虽说言论自由,每个人都有权利发表赞同或批评的看法。但是,个人情感上,是无法接受对独中乃至华教过激的批评,还有揶揄。

这,除了自己是华校生,也跟成长环境有关。

我们这一代人,常听父辈说起华教不容易;当学生时,没少过出外筹款和卖春联。即使毕业后,仍维系着对母校的情感,感念母校的不容易。

因为,校园一砖一瓦,一草一木,不仅是回忆,也有着自己募捐而来的印记。还有深一层的原因,就是我们这一代人,对华教并不陌生。

当说起林连玉、严元章博士、沈慕羽、黄润岳、林晃升、郭全强等多位华教先贤,尽管他们的时代离我们甚远,但对他们的事迹和奋斗,都熟记在心。

如今,我们熟悉的华教标竿人物,还有谁仍在?

陆庭谕老师走了,莫泰熙先生也走了,还有谁在述说华教的故事?讲述华教斗士的事迹?

有句话说,家不是讲道理的地方,而是讲爱;这句话,虽然有鸡汤之嫌,但触动人心。

不能纯粹讲道理

华教和华校,也是一个不能纯粹讲道理的课题,很多时候是需要讲情感。

这些年来,不论是独中或华小要筹款,固然有董事会成员出钱出力,但更多的是小老百姓能响应,一分一毫,涓滴成流。

这是靠道理而来吗?或许有吧,但相信更多是情感。

但现实是,华教这条路走到今天,只靠情感可能会越来越难走。

当人们对华教故事越来越陌生,情感也就越来越淡;对于孩子教育的选择,更多是基于现实需求考量,也不再是对华教情感的坚持。

如今,独中学生筹款课题引起热议,且还有不少负面看法,这多少也是一记警钟。

至少,是提醒各校,除了筹款活动要更周全,说好华教故事也不能忽略。

突然想起张木钦在1996年,写在一篇文章里的疑问:“我们爱华教,但我们爱华校生吗?”

当各界对华教情感淡了,这疑问可能变成了:“我们爱华教吗?”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