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论

管控令是猛药:看中国经验(上篇)/罗章武与张庆强

前言:笔者之一为马来西亚一中资企业业主,自2020年1月24日从马来西亚回到中国后,经历了中国抗疫和企业复工的整个过程,目前又密切关注着马来西亚的疫情控制和动态。对比两国措施和企业所处的困境,感触颇深,因有本文所述建议。

马来西亚自3月18日实行行动管控令(MCO)以来,对于控制人员流动、减轻2019冠状病毒病疫情(COVID-19)的传播起到了有效的抑制作用,使马来西亚的每日新增病例数量保持在200人上下,并没有像某些欧美国家般出现爆发式增长。因此,管控令总体上是成功的。



不过,管控令也是一剂猛药,杀死“病毒”的同时,也使机体正常细胞受了极大的伤害。工商企业便是这受害的正常细胞的一大类;管控令使很多企业处于休克状态,甚至面临破产危险。4月10日,首相宣布管控令再延长到4月底,这使大多数企业的未来生存情况面临更大的破产风险;如若到4月底再宣布更长时间的管控令,马来西亚恐将出现企业破产潮,相应地会同时出现失业潮。

让企业活起来防止破产

众所周知,工商企业是经济的根本,也是就业的根本,企业运营周转才真正能使经济活起来。发钱、贷款等都是治标不治本之举;至于破产补助之类的,更是无济于事。重点是让企业活起来,防止破产于未然。

一列高速行驶的火车在车站停车10分钟与不停车造成的时间差并不止是10分钟,因为火车停车需要刹车,再启动也需要加速过程,所以,二者造成的时间差可能是20分钟甚至半小时。企业停工所造成的损失也是如此,除了停工期间的直接损失以外,还可能有订单不能按时交付所造成的间接损失,而间接损失可能比直接损失更大。间接损失可能是:



(一)订单损失比如欧洲客户向一家马来西亚企业订了12个货柜的产品,1-6月每月2柜,由于管控令管制,该企业不能在4月发货,客户在找到他国家供货厂家的情况下(比如从东南亚其他国家),可能会要求停止执行整个订单;或者客户可能把订单交期延到明年,以表示不违约,但对企业来说,今年已失去订单了。订单丢失或长时间延后会造成企业运营资金链断裂,稍有不慎就可能破产。

(二)客户损失更有甚者,企业不但失去订单,还可能失去客户。比如因为一个月的停产不能发货,某个客户不但停止了订单,还可能因为在他国找到了货源,不继续和马来西亚企业签合同,所以,整个客户都丢了。

虽然疫情算是不可抗力,但企业不一定有机会寻求法律援助,或者说靠法律上的争议来解决问题是“远水解不了近渴”。若官司打赢之时企业已破产,有何用处?

反应

 

国际财经

中国欧盟商会调查 企业对华投资失兴趣

(北京10日讯)彭博报道,中国欧盟商会一项调查显示,随着企业为了规避地缘政治风险转向东南亚和欧洲,中国作为首选投资国的地位正在下降。

在今年早些时候接受调查的公司中,只有13%将中国视为首选投资目的地,这是2010年有记录以来最低比例,2021年时这一占比为27%。

根据周五发布的调查,公司当时对中国的增长更为乐观,如今在逐步转移投资,以便减轻中国与其他国家“脱钩”的影响,寻找其他地方的机会。

尽管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去年11月承诺会推出更多“暖心”举措,放宽市场准入,但中国对外资的吸引力仍在下降。信心下降尤其令人担忧,因为反映出的观点已基本不再考虑疫情影响,表明挑战将是长期存在。

生意越来越难做

中国欧盟商会主席延斯·埃斯凯伦德周四在发布会上表示:“我们现在看到的是对国内经济问题的看法,已开始具有更持久的特征,意味着企业开始调整他们的预期。”

超过三分之二的受访者表示,2023年在中国做生意变得更加困难,这是自2014年首次提出这个问题以来的最高比例。

建筑业反应的情况尤其严峻,称随着中国楼市深度调整导致建筑活动放缓,市场环境更加偏向国内竞争对手。

超过三分之一的在华欧盟企业表示,他们认为行业普遍存在产能过剩,其中建筑业和汽车行业的问题最为明显,并将此归因于对国内产能的过度投资以及内需不足,认为过度投资抑制了价格,并增加了国内的竞争压力。

调查显示,规则模棱两可和法律环境难以预测,仍是最大的监管障碍。

金融服务公司认为,与数据相关法律最让人担心,不过这项调查是1-2月期间进行,彼时中国尚未放松对数据跨境流动的监管。

调查对象对中国经济2024年放缓的担忧加剧。55%的受访者将其列为他们面临的三大商业挑战,而前一年只有36%。

超过一半的受访公司计划削减成本,其中四分之一的公司想通过裁员降低成本。

只有42%的企业表示计划2024年扩大在华业务,这是自2012年有纪录以来的最低比例。

调查显示,随着中国作为欧洲企业投资目的地的吸引力下降,东盟已成为资金转向的主要受益者,其次是欧洲、印度和北美。

视频推荐 :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