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论

港大新校长争议中诞生/谢诗坚

香港大学于今年12月18日公布任命54岁的美籍华裔学者张翔为新任校长后又引发争议。批评者认为没有主持校政经验,也没当过院长的张翔,加上不熟悉香港情况,质疑他能否应对自如?

张翔究竟是何人?资料显示他出生于中国南京,于1989年前往美国深造,目前是著名的研究“纳米”科学家。在2008年获美国《时代杂志》选为十大发明者之一。当下在美国加州大学柏克莱分校担任讲座教授。他将在2018年的正月份接替已辞职的马斐森(Peter Mathieson,英国人)的空缺,成为港大第十六任校长,任期五年(曾任第11届的校长王赓武也是南京大学校友。他原是马来亚大学的历史系主任,后赴澳洲大学出任研究院院长,已入籍澳洲。1986年到1995年任港大校长,目前在新加坡定居。在他之前也是马来西亚学者黄丽松接任第10届港大校长,拥有四个博士学位。曾任马大化学系主任和理学院院长。1969年出任南洋大学校长,1972年转任港大校长。他是第一个华人出任此高职者(1972-1986)。



言论被视为倾向中国

他们这两位在香港回归前担任港大校长,是英方在试探中方对港大的看法。结果他们两人不负众望,顺利完成任期)。

不过张翔在提交候选人的建议书中有指出港大现时“不能得到国家级资源”,应与中国的领先大学如清华大学合作,也要向中国教育部争取更多的资源。他的言论被视为倾向中国。

其实早在2014年,当马斐森出任港大校长前,也有过争议,指他不熟悉香港和中国的情况。



这位原先是美国布里斯托大学医科及牙科学院的院长,来到港大后,也发现一些学生在思想上似乎与中央没有达成共识,因而在今年2月2日正式提出辞职(任期五年未到,理应任职到2019年)时,已接获英国爱丁堡大学之聘请出任校长。这样一来,港大又需招聘新校长。

它的遴选程序是由英国人订下的。一向以来,于1912年正式办学的港大是由港督担任校监,直到1997年香港回归中国后,改由特首出任校监。目前的校监(chancellor)是林郑月娥特首;而担任副校监(Pro-chancellor)兼校务委员会主席(University Council Chairman)的是李国宝。

依照港大条例,校委会应是最高权力机构,共有24名成员组成,其中7人是校外人士,由校监委任;另外校委会也会委任6名校外人士出任委员,但条例中没有指明这6人是如何被选出来的,委任人数达到13名。

以陈文敏事件来说,就反映出校委会的威力。例如《文汇报》于2014年11月26日报道:“港大内部流传消息指校务委员会正在考虑委任于今年(2014年)6月份卸任港大法律学院院长的陈文敏为港大副校长”。但有人质疑陈在担任法律学院院长期间,为该学院副教授戴耀廷的“占中”行动站台,还发表文章表示支持。这显示了陈文敏与戴耀廷的特殊关系成为前者上位的阻力;尤其是梁振英(前特首)与中联办也介入干预。

在这种情形下,被视为是喉舌的《文汇报》提前爆料,其他媒体也随即跟进,用意是向陈文敏施压。

当时港大校长马斐森公开表示背后可能有政治因素,后来也有媒体披露梁振英事前曾三次会见马斐森,可能向后者施压。

在风波闹大后,校务委员会不得不在2015年9月29日召开会议,结果以12票赞成对6票反对,通过否决陈文敏接任副校长的提名(由提名委员会提出)。有人形容校长马斐森在这件事件中也被架空了。

与此同时,港大也因为“港独”和回忆“六四”事件成为政治焦点之一。因此需要一位与北京关系良好的新校长接班。

但无论如何,香港作为特别行政区和保持50年不变的体制下,应被赋予一定程度的民主和自由;尤其是在选举上、言论上和学术研究上可采取较宽松的政策,以争取港大进一步向中央靠拢,而不是越走越远。

谢诗坚■资深评论员

反应

 

言论

一带一路冲破西方封锁/谢诗坚博士

今年适逢马中建交50周年,除了官方及地方社团举办相关庆典外,也借此时日庆祝“一带一路倡议10周年”。

“一带一路”是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上台后提出的宏图大计,主要是侧重维护南中国海的安全。

南海共350万平方公里,有280个岛礁。中国声称根据1947年中华民国的地图(在解放前,中国在1949年才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南海的岛礁归属中国。先是有十一段线,后是改成九段线,因中国将夜莺岛送给越南作为侦察基地,也就少了两条段线。而中国领土则有960万平方公里。

越南占29岛礁

即使中国史书早就将南海列为中国管制的地区,但在1933年法国就占有南沙6个岛屿。

来到1974年南越开始与中国争夺海岛的控制权。目前越南(1975年南北越统一)占有29个岛礁,与中国处于冷淡关系。

菲律宾也在南沙群岛建立起根据地,目前控制9个岛礁,且有驻军1000人。原被菲律宾占有的黄岩岛则在2013年已被中国重新控制;当下两国关系降至冰点。

马来西亚也先后在南沙拿下10个岛礁,驻军250人,指挥中心设在弹丸礁。两国对南海立场仍保留现状和相互克制。

自从印尼在2016年获得纳士纳群岛(位于南沙群岛西南部)的领土后,与中国的争执就告一段落。

因此人们推定若今后发生冲突和军事局部战争的危机地区,首推南中国海,因为台湾岛礁也在南海附近。

正因为习近平洞悉国际局势已进入百年未有的大变局,因此他在2013年提出“一带一路”倡议,表面看起来是平淡无奇的,实则是采取制衡手段,以免世界失控。因此中国选择将欧亚用货运列车连贯起来,减少双方的敌意和互通有无,同时也希望通过对海权的加强,以打破美国的霸权地位。整个发展计划完全不带有火药味。

除了连贯欧亚大陆桥外,中国也通过“一带一路”协助发展中国家改善基建,如港口、机场、高速公路等,但在西方挑衅下,却变成是中国向发展中国家设下债务陷阱。

当发展中国家还不起债务而将之租赁给中国后,也就将对发展中国家造成财务上的重重阻力。

抑有进者,美国发现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是全球性的,一旦做出了成绩,美国世界第一的地位将难保,因此在2021年,美国联同欧盟提出了“全球门户”,拟在2027年募集3000亿欧元协助落后国家进行基础建设。美欧的“全球门户”计划被拜登形容为“重建美好世界”(B3W)的大工程,其中包括向南非赠送2.8亿欧元,以帮助南非改善其燃煤电站等。

根据央视网的报道,在2021年时,欧盟提出的“全球门户”大计,展现其野心勃勃的信心,以捐赠方式协助发展中国家完成基建。然而,来自爱尔兰的欧洲议会的议员巴里安德鲁指出,“全球门户”并没有带来新的金融手段,也没有新政策。在他看来只是一种宣传策略,把一些过往项目重新包装成新的计划呈现出来。

虽然另有议员乐观展望,但复旦大学欧洲问题研究中心主任、中国欧盟研究会副会长兼秘书长丁纯教授说,欧盟提出“全球门户”计划一年多来,几乎没有能拿得出手的项目,问题出在资金的运筹机制上。

另外,国际问题观察员国合平通过环球网发表评论说,美国声称将通过赠款2500亿美元、欧盟承诺筹集3000亿欧元及日本将筹集650亿美元;但他发现自美国总统拜登于2021年上台后,在“重建更美好世界”的承诺上,依然没有见真章落地,也没有任何实质性的进展,有关计划可能成为空话。 

即便拜登信心十足相信美国推出的民主政治将打败其他对手(意指中国)而赢得胜利,但此举正如国合平所形容的:“一个美国官员降落在中国建设的非洲机场,乘车在中国建设的道路上行走,并在中国建设的大楼前发表讲话,警告非洲国家不要与中国合作”,一样可笑。

中国打通中欧班列

从这样看来,拜登要整垮中国已是有心无力了!因此中国有理由庆祝“一带一路”跨入第十年。

事实上,中国在2011年已打通重庆开往德国杜伊斯堡的中欧班列。到了2021年,中欧班列已通往欧洲23个国家的168个城市,累积开行一年突破4万列。因此,从2013年计算起“一带一路”,其实,中欧班列早已在前两年通车。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