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论

林吉祥真退休了?/许国伟

巫统最高理事拿督弗亚博士又再嘲讽民主行动党元老林吉祥。

事缘林吉祥发了一篇文告,抨击伊斯兰党委任敦马哈迪医生出任4个国盟州的非官方顾问。

弗亚先是批评马哈迪有个人议程,话锋一转就指林吉祥和马哈迪没分別,都已过气;并直言要林吉祥別再添乱,必须让行动党秘书长陆兆福领导党走自己的路。

说出没人敢说的话

弗亚在拿督斯里纳吉任相时,曾担任隶属首相署的特別事务局总监。当时,林吉祥没少批评他妖魔化行动党和粉饰纳吉涉及的一个马来西亚发展有限公司(1MDB)丑闻。

不知,两人是否留下“牙齿印”。就算巫统和行动党都成为团结政府成员后,弗亚也没少批评和嘲讽林吉祥。有意思的是,林吉祥都大局为重,没反击弗亚。

这次弗亚嘲讽林吉祥,有两个重点,一是別再添乱(jangan kacau),二是让陆兆福领导行动党走自己的路。

这,很可能是行动党內,没人敢公开说的。

林吉祥虽说退休,依然笔耕不辍几乎天天发文告,这次拿督斯里阿末扎希博士案沉寂多日倒是少见。

他不仅骂政敌还提建议。虽说有时补上一句是个人建议;可林吉祥的建议在外人眼里,真是个人建议吗?

哪怕他说是个人建议,但江湖地位摆着呢,谁知是不是给党下指导棋呢?

举个例子,林吉祥以个人名义,建议行动党和大马民主联合阵线(MUDA)合并;林吉祥个人建议,邀伊党加入团结政府。

林吉祥说完了,陆兆福还需面对外界质疑和媒体追问,一再说明厘清。

陆兆福每次公开否决林吉祥的建议,说这是他个人意见,不知內心要承受多大压力。

老大所在职位最大

毕竟,这个“他”可不是普通党员,而是行动党的老大。

曾经,行动党內有个流传多年的笑话:“有人问,是主席大还是秘书长大?答案都不是,是林吉祥在哪个位子,那个职位就最大。”

本來,这笑话应随着林吉祥宣布退休,也拒绝受委党资政(Party Mentor)后就该划上句号。

但是,只要林吉祥继续发文告,就不能怪外界会质疑林吉祥真退休了吗?

毕竟,林吉祥不论在哪个职位,或什么身分,都一直发文告。

从秘书长、主席、中央政策及策略委员会主席、行动党顾问、行动党国会领袖、行动党元老、行动党资深领袖……林吉祥的文告数目,应可列入大马纪录大全了。

冗长文告只会添乱

林吉祥文告不仅累牍连篇,还发得很频密,话也说得很绝。

当时局不断变化,行动党合作与翻脸对象不断改变,只要翻出林吉祥曾经的文告,往往就可以打脸现今他本身乃至行动党的立场。

从马哈迪、哈迪乃至最近的扎希,让人翻出前后时空不一的言论打脸,这事可多了。

虽说如今网络时代,日复一复冗长的文告在舆论战已没影响力,但要给对手话柄,给自家政党添乱还是可以的。

若林吉祥真有个人建议,不妨直接告诉陆兆福,一通电话或一则WhatsApp讯息就行,不用再辛苦写文告,也无需诏告天下。

反应

 

言论

不能忽略说好华教故事/许国伟

这阵子,打开脸书就看到独中学生出外筹款及“加油榜”课题的争议。

虽说言论自由,每个人都有权利发表赞同或批评的看法。但是,个人情感上,是无法接受对独中乃至华教过激的批评,还有揶揄。

这,除了自己是华校生,也跟成长环境有关。

我们这一代人,常听父辈说起华教不容易;当学生时,没少过出外筹款和卖春联。即使毕业后,仍维系着对母校的情感,感念母校的不容易。

因为,校园一砖一瓦,一草一木,不仅是回忆,也有着自己募捐而来的印记。还有深一层的原因,就是我们这一代人,对华教并不陌生。

当说起林连玉、严元章博士、沈慕羽、黄润岳、林晃升、郭全强等多位华教先贤,尽管他们的时代离我们甚远,但对他们的事迹和奋斗,都熟记在心。

如今,我们熟悉的华教标竿人物,还有谁仍在?

陆庭谕老师走了,莫泰熙先生也走了,还有谁在述说华教的故事?讲述华教斗士的事迹?

有句话说,家不是讲道理的地方,而是讲爱;这句话,虽然有鸡汤之嫌,但触动人心。

不能纯粹讲道理

华教和华校,也是一个不能纯粹讲道理的课题,很多时候是需要讲情感。

这些年来,不论是独中或华小要筹款,固然有董事会成员出钱出力,但更多的是小老百姓能响应,一分一毫,涓滴成流。

这是靠道理而来吗?或许有吧,但相信更多是情感。

但现实是,华教这条路走到今天,只靠情感可能会越来越难走。

当人们对华教故事越来越陌生,情感也就越来越淡;对于孩子教育的选择,更多是基于现实需求考量,也不再是对华教情感的坚持。

如今,独中学生筹款课题引起热议,且还有不少负面看法,这多少也是一记警钟。

至少,是提醒各校,除了筹款活动要更周全,说好华教故事也不能忽略。

突然想起张木钦在1996年,写在一篇文章里的疑问:“我们爱华教,但我们爱华校生吗?”

当各界对华教情感淡了,这疑问可能变成了:“我们爱华教吗?”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