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论

李显龙访美受礼遇 新加坡全面倒向美国了吗?/赵灵敏

新加坡总理李显龙早前访美期间的一些言论,引发了中国朝野的口诛笔伐。(档案照)

外地评论摘刊

最近,新加坡总理李显龙在访美期间的一些言论,引发了中国朝野的口诛笔伐,特别是他所说“(南中国海)仲裁庭对各国的主权声索做出了‘强而有力的定义’”这句话,被认为是在和中国“不参与、不理会、不承认、不执行”的立场唱对台戏。还有人翻出了沙斯后新加坡政要拒绝访问中国、2004年李显龙执意访问台湾等旧账,说明新加坡一直是一个得了中国各种好处、关键时刻却经常捅刀子的白眼狼。



李显龙此次访问的契机是新加坡同美国建交50周年,时间从7月31日到8月5日,是一次正式的国事访问。上一次新加坡总理对美国进行正式国事访问是在1985年,时任总理李光耀接受美国总统里根的邀请进行访问。因此,李显龙此次国事访问是30多年来的第一次。 

在美国,李显龙享受到奥巴马在白宫举行国宴的待遇。奥巴马自2009年上台以来一共举行了11次国宴,李显龙是亚洲第五位享受此种待遇的领导人,也是东南亚的第一位。对新加坡这个小国来说,这是莫大的荣誉。这意味着新加坡在美国眼里,战略地位相当于亚太大国。也就如奥巴马所言,新加坡在地图上虽是个小红点,但却“是个有很大影响力的小红点”。奥巴马还表示,新加坡是“美国在亚洲区域存在的一个锚”,而此前被奥巴马称为“锚”的,只有日本和澳大利亚。

虽然受到隆重礼遇,李显龙这次在涉及中国的事务上,态度其实还是很审慎的,并没有偏离新加坡一贯坚持的大国平衡战略。其最遭诟病的几句话,其实是一个完整论述的一部分,被一些人断章取义后,就变成了赤裸裸的“反华言论”。

比如上文提到的关于南中国海仲裁的言论,李显龙是在美国商会的一场对话会上回答提问时说的。他先说仲裁庭对各国的主权声索做出了“强而有力的定义”,紧接着又说:“作为小国,新加坡必然希望各国都能尊重国际法,接受仲裁结果,并且也曾诉诸国际仲裁管道解决一些问题。但我国同时也认识到大国有其利益要维护的现实,明白一些国家不一定希望透过仲裁的方式解决争端。”此外李显龙还黑了一把美国:“以《联合国海洋法公约》来说,美国至今以公约不符合发达国家利益为由,仍未核准公约。他认为,这一定程度上也将使美国在指出其他国家没有依循国际法时,缺乏说服力。”

完整地看待上述言论,你会发现其中并没有什么“反华言论”,“反美言论”似乎还更多一些。“仲裁庭对各国的主权声索做出了‘强而有力的定义’”这句话,其实是一种事实描述;对中国,李显龙并没有明显反对的意思,甚至流露出对中国不接受仲裁这一立场的理解。反过来,其对美国的不满似乎还要更多一些。李显龙同时也阐述了新加坡作为小国“尊重国际法,接受仲裁结果”的立场。事实上,实力强的大国可以不尊重国际法,实力不够的小国的唯一依靠,却只能是国际法。持续近30年的新加坡和马来西亚之间的白礁争端,就是在2008年由设在荷兰海牙的国际法庭判给新加坡的。结合前后文就可以看出,李显龙“尊重国际法,接受仲裁结果”的言论,只是在阐述新加坡的立场,并没有针对中国的意思。



事实上,因为不是南中国海争端的声索国,新加坡在南中国海问题上一直是比较低调的。7月12日国际仲裁法庭作出裁决之后,新加坡并未立即承认这一结果,而是采取模糊化的处理方式。8月1日,李显龙在华盛顿与美国防长卡特举行会谈,两人谈到了南中国海问题,卡特称南中国海仲裁有约束力,但媒体报道说,李显龙没接卡特这个茬,保持沉默。8月2日,在与奥巴马会谈后的记者会上,李显龙和奥巴马都没有公开直接谈论南中国海问题,甚至在有记者提到了“南中国海的军事对抗”的情况下,他们也没有直接回应。在稍后发布的两国联合声明中虽然提到了南中国海,但并没有提南中国海仲裁案。

在TPP(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问题上,由于美国的几位总统参选人都对TPP持否定态度——特朗普指责TPP是“可怕的协定”,“一个毫无所获、只有麻烦的协定”。桑德斯称TPP是项“灾难性的协定”;连担任国务卿期间大力推动TPP谈判的希拉莉也说,她不赞成现在的TPP内容,认为它没有达到“为美国创造好工作、提高薪水并加强我们国家安全的”高标准——作为TPP的创始会员国,新加坡当然不希望TPP胎死腹中,所以就会有“如果进行‘秘密投票’,每一个国家都会赞成美国应该在该地区有更广泛的介入,不管这些国家在公开场合怎么表态”这番言论。这段话被广泛理解为拉美国压中国。

不过如果对本地区的国际关系稍作考察就会明白,李显龙说的是实话,本地区国家安全上依靠美国、经济上依靠中国的态势十分明显。这是中国在未来很长时间里不得不面对的现实,要求所有国家和中国站在同一战线上谴责美国并不现实。美国对本地区的介入,更多取决于自身的战略意愿和选择,以及中美博弈的结果,而不是小国的邀请。如果美国不打算介入,无论是新加坡或其他国家的邀请,都不会有什么作用。

事实上,大国平衡一直是新加坡外交的基本原则。李光耀一直强调的是“大象打架,脚下的草地必定遭殃。大象做爱,草地会伤得更重”,因此新加坡的态度是绝对不在美中之间二选一,因为不管怎么选,自己都没好果子吃,利益最大化的方式就是和两强都作朋友。对于中国来说,最重要的是要意识到新加坡是一个独立的国家,不是中国的附属国,没有可能时时刻刻让中国满意。在中国目前周边安全环境呈恶化趋势的情况下,应该尽可能团结中立的力量,而不是一言不合就把对方视为敌人。

作者是中国资深媒体人

原载其微信号《世界灵敏度》

反应

 

言论

政权稳定下的权力转移/黄子诚医生

在位将近20年,新加坡前总理李显龙终于在5月15日退位,交棒其培养的接班人黄循财。随着黄循财宣誓成为新加坡第4任总理,李显龙也表示自己的孩子暂时没有参政的打算,李家在新加坡政坛的影响也将暂时退居幕后,或逐渐变淡。

1972年出生的黄循财,年仅52岁,比起多位马来西亚首相上台的年龄(敦阿都拉63岁,拿督斯里纳吉55岁,丹斯里慕尤丁72岁,拿督斯里安华75岁),算是年轻。

然而这在新加坡,却似乎是理所当然。吴作栋49岁上台,李显龙则是52岁接棒。领袖在年纪较轻时就有机会接过领导国家棒子,最大的好处就是有更长的时间来规划及实践国家长远发展路线,也可以避免因为健康和年龄问题,限制其执行及领导魄力。

接过总理一职的黄循财,也没有立即进行内阁大换血。除了委任颜金勇成为新任副总理,以及让李显龙出任国务资政外,其他职位只进行了小幅度调动。

确保政局稳定

这样的安排可以最大程度上确保政局稳定,也可以免去政策延续性因为人事调动而受到干扰。毕竟,新加坡最迟将在明年举行大选,获得选民正式委托后的黄循财,届时推出自己的内阁班底,一点也不迟。

选择颜金勇这位第3代领袖出任副总理,以及维持王瑞杰的副总理职位,主要不是为了未来接班铺路。毕竟黄循财也才刚上台,只要没有出现巨大转变,相信短期内不会再次权力转移。

两位副总理的任务更像是辅助新总理确保政策延续性,维持政局稳定,让黄循财站稳脚步,无后顾之忧地过渡带领新加坡适应自己的领导模式。这样的安排,结合了第三与第四代领袖的能力,能让黄循财最大化运用现有内阁的能力,领导政府。

2011年才参政的黄循财,虽然政坛经验才13年,但却也已经出任财政部,教育部及国家发展部长等职务,更是在冠病疫情期间联合领导抗疫跨部门工作小组,表现令人肯定。

在踏入政坛前,他更是有15年在贸工部担任公务员的经验,对国内政策及新加坡过去近30年的经济模式,社会结构的改变不会陌生,也肯定有自己的看法。

这样的黄循财,正是新加坡在这个国际局势不稳定,经济前景不明朗的大环境下,需要的领袖。

这位杰出但不突出的新总理,其实不是李显龙原本的总理接班人选。后者原属意王瑞杰接棒,但后者2021年宣布请辞第4代领导人,才让黄循财从其他人选中出线。

过去2年的准备,也让他有足够的时间做出准备,而不是临危受命,匆匆继位。期间更是发起‘新加坡携手前进(Forward Singapore)运动,让自己接触新加坡各层人民,为制定国家未来发展有更好的规划。

上台靠能力下台靠智慧

新加坡的权力转移,没有逼宫,也没有血腥场面,一切就像是理所当然一样。出任总理近20年的李显龙,领导新加坡及行动党走过低潮,选择在国家相对稳定的情况下交棒,是作为国家领导给予后代最好的礼物。

新任领导能够在没有太大包袱的情况下,推行自己的治国理念,而不是收拾前领导留下的烂摊子,就凭这一点,李显龙在新加坡式的权力转移上,已经让黄循财赢在起跑点上。

新加坡的权力转移模式,是在政局极度稳定下才会出现,并不是所有民主社会都适用。上台靠能力,下台靠智慧,唯有领导人做到这两点,国家的权力转移才会最小化带来影响,最大化惠及国家及人民。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