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论

再谈台湾的新南向政策/利亮时

台湾的新南向政策,受到我国部分评论者的关注,包括笔者在内都曾提出个人的看法或观点。

从大环境来看,台湾目前提出南向政策有别于当年李登辉时鼓吹的南向。



1990年代中期,中国是世界工厂,而当时台商纷纷西进大陆,南向的提出是希望减少台商的西进。

当时南向的失败在于中国庞大市场与低廉的人力成本,相当吸引台商,尤其是传统产业;因此,台商虽然在台湾政府的各种限制下,仍然想尽办法往大陆去投资。

与台商多方结合

2016年的今天,中国大陆的经济腾飞,沿海城市的生活水平、工资等许多生产成本都大幅度提升,甚至高于台湾。目前,中国大陆的生产环境已不同于20年前,台商早在政权交替前就已开始转向投资,部分已移往生产成本较低的国家,例如柬埔寨、缅甸与印尼等国。台湾政府目前的南向应该把握此契机,务求与台商进行结合,让南向的政策能顺利推行。

台商在亚洲区域的移动的同时,台湾政府的南向政策,应该把岛内的经济、内部的人力资源与台商南移相结合。首先是让这些传统产业的台商,能继续把公司大本营留在台湾,另一方面是帮助台商培养内部的青壮人力资源,以提供这些海外台商所需的人才。



多方的结合,并善用内部的资源,一方面是能让台商的企业有更大的发展空间,另一方面也可以强化人力资源的应用。

台湾内部对于邻近的东南亚是有些陌生,不过,近年来民间团体与公部门的积极交流,渐渐让台湾社会对东南亚开始有些熟悉。台湾暨南国际大学的东南亚学系,也积极培养相关高阶知识的学子,而未来政治大学与高雄师范大学亦可能设立相关的课程,这都为未来南向政策提供不少助力。

不疏离中国经济

基本上,台湾的南向政策不是刻意与中国大陆的经济疏离,而是让台商有更多的营商渠道。另一方面,中国大陆目前的经济规模,也不会有任何国家会故意忽视其存在,因此,忽视中国大陆是让本身的经济蒙受极大的负面影响。

台湾的南向政策,目前尚在起步的阶段,其成败大约在二三年就可以看见,且让我们拭目以待。

(台湾高雄师大客家文化研究所所长)

反应

 

国际

住加护病房22天 宝林首位“重症出院”

(台北29日讯)台湾宝林茶室中毒案爆发至今已逾1个月,累计造成4死、2加护病房重症,其中自重症康复并出院的49岁黄舒君,回忆加护病房22天历程依然心有余悸,并透露当时只想着“我要活下去”,更希望政府还受害者们一个真相公道。

在成为宝林受害者之前,黄舒君是“善艺术”创办人与素食者,却在3月21日吃下改变一生的炒粿条。她回忆,用餐后的3天陆续出现幻象、呕吐、腹泻等症状,24日急诊后因指数异常住院,病情也很快急转直下,住进加护病房。

黄舒君透露,事后从家人得知住院第1个礼拜黄疸严重全身如蜡黄,连眼白也变成黄色,加上因注射各种药剂全身浮肿变形,但她记得那时意识虽清楚却一直昏昏沉沉,没办法真正休息,肝指数后来更飙破1万8000,严重到医生都认为要洗肝救命。

另个或许让外界惊讶的,是她发现自己是“宝林受害者”经过,黄舒君妹妹在她住加护约莫1、2天看见新闻,请医生问才确认她曾到宝林A13店吃炒粿条。黄舒君表示,虽然粿条味道不好,但没吃出什么异常,且只想着不要浪费食物,未料吃进加护病房。

黄舒君表示,重症当下除疑问为什么会碰到这种事,更一直告诉自己“我就是要活下来,我还有很多梦想去完成”,最后在住院22天后,成为宝林案首位康复出院患者。她除了鼓励其他被害人,也希望中央尽速查明真相,还给受害者们真相公道。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