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论

内阁改组3看点/许国伟

首相拿督斯里安华的内阁改组,大致来说有三个看点。

一,瘦身难持久,复胖很容易。

民众向来批评政府臃肿冗官,每当内阁瘦身,总会赢得掌声。

拿督斯里纳吉政府38名部长与33名副部长,到希望联盟敦马哈迪医生当政时29名部长与27名副部长,舆论一致赞扬瘦身好。

喜来登事变后,政府又复胖了。

丹斯里慕尤丁政府有4位高级部长、27位部长和38位副部长;拿督斯里依斯迈沙比里政府4位高级部长、27位部长和38位副部长。他们内阁总人数都是70人。

当安华团结政府成立时,是28部长27副部长,共55人。舆论又赞扬瘦身好。

结果,瘦身一年多,还是复胖了。如今是31部长29副部长总共60人,且增加及分拆多个部门。

要稳不要乱

虽然安华说阵容比前朝还是小,但终究还是增胖了。

政府再长胖的原因,是为了人多好办事能把工作做更好,或是增加官职来争取人心,巩固政权?

二,改组时机巧,官职神助攻。

一般来说,安华照理是等到12月23及24日国家诚信党改选,新领导层出炉才改组内阁。毕竟,官职是政党领导层推荐人选。

早前传出诚信党改选有暗流,自2015年创党以来担任主席的拿督斯里末沙布可能面对挑战。

如今,安华在改选前就重组内阁,抢先继续委任末沙布为农长,是否也带出一个讯息给诚信党,要稳定不要乱?

再来是巫统。

巫统在6州选举及甘马挽补选受重挫,党主席拿督斯里阿末扎希博士领导威信受挫。

这次改组,多名扎希的大将转调重要部门,即巫统副主席拿督斯里卡立诺丁从高教部转国防部,拿督斯里占比里博士从外交部转去高教部,而拿督斯里莫哈末哈山从国防部转去外交部。

外交部是重要部门,但不是政党眼里的资源丰富核心大部门。堂堂党老二去当外交部长,这里头可有什么学问?

安华是否也通过改组,协助巫统定于扎希一尊,要稳定不要乱?

全力拼经济

三,全力拼经济,权力再重组。

安华政府虽主打要强化经济,但第一年下来成绩不明显,选民没有耐心再给更多时间,来年势必要交出一定成绩。

委任有企业经验的大马雇员公积金局执行长拿督斯里阿米尔韩查当第二财长,是着眼在拼国内经济;让有经验的哥宾星及拿督斯里佐哈里阿都干尼入阁,前者处理有庞大市场的数字部,后者负责重要收入来源的种植及原产部,都是要拼经济。

至于卫生部由拿督斯里祖基菲里阿末博士出掌,应该也是看中他在希盟时代的经验,要应付国内日益增加的冠病病例;一旦疫情再爆发,从再打疫苗到抢救治疗都需要有经验者来主导。

几位曾经的部长,如今回来当副部长,像古拉和拿督斯里诺莱妮博士,是基于能力考量,或党内派系考量,就不得而知。

减内部阻力

旧部门回归,部门再分拆新部门,也是另一次的权力重组,不只是对政党,也是对体制内的公务员。

如果能改善行事效率,减少内部阻力,那么这番改组才值得。毕竟,胖了想再瘦,难啊。

反应

 

言论

不能忽略说好华教故事/许国伟

这阵子,打开脸书就看到独中学生出外筹款及“加油榜”课题的争议。

虽说言论自由,每个人都有权利发表赞同或批评的看法。但是,个人情感上,是无法接受对独中乃至华教过激的批评,还有揶揄。

这,除了自己是华校生,也跟成长环境有关。

我们这一代人,常听父辈说起华教不容易;当学生时,没少过出外筹款和卖春联。即使毕业后,仍维系着对母校的情感,感念母校的不容易。

因为,校园一砖一瓦,一草一木,不仅是回忆,也有着自己募捐而来的印记。还有深一层的原因,就是我们这一代人,对华教并不陌生。

当说起林连玉、严元章博士、沈慕羽、黄润岳、林晃升、郭全强等多位华教先贤,尽管他们的时代离我们甚远,但对他们的事迹和奋斗,都熟记在心。

如今,我们熟悉的华教标竿人物,还有谁仍在?

陆庭谕老师走了,莫泰熙先生也走了,还有谁在述说华教的故事?讲述华教斗士的事迹?

有句话说,家不是讲道理的地方,而是讲爱;这句话,虽然有鸡汤之嫌,但触动人心。

不能纯粹讲道理

华教和华校,也是一个不能纯粹讲道理的课题,很多时候是需要讲情感。

这些年来,不论是独中或华小要筹款,固然有董事会成员出钱出力,但更多的是小老百姓能响应,一分一毫,涓滴成流。

这是靠道理而来吗?或许有吧,但相信更多是情感。

但现实是,华教这条路走到今天,只靠情感可能会越来越难走。

当人们对华教故事越来越陌生,情感也就越来越淡;对于孩子教育的选择,更多是基于现实需求考量,也不再是对华教情感的坚持。

如今,独中学生筹款课题引起热议,且还有不少负面看法,这多少也是一记警钟。

至少,是提醒各校,除了筹款活动要更周全,说好华教故事也不能忽略。

突然想起张木钦在1996年,写在一篇文章里的疑问:“我们爱华教,但我们爱华校生吗?”

当各界对华教情感淡了,这疑问可能变成了:“我们爱华教吗?”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