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论

公众场合可否使用粗口?/黄子伦

之前的某场辩论表演赛中,某位选手使用了粗口后还拿下了最佳辩手奖项,最终该活动招来许多人非议和文章讨伐。

这些言论当中不乏提到辩论比赛是一项文化活动,不适合使用粗口,会给许多学习辩论者起到不良示范作用,实属不该。当然,也有认为这些反对声浪过于小题大做。大家都各自选边站。

辩手素质受把控

平心而论,我并不担心辩论比赛之后会不会出现大范围使用粗口的现象,毕竟裁判的心里也是有一把尺子。在辩论比赛上,裁判都拥有生杀大权,由不得场上辩手肆意妄为。因此,辩手的素质是有人在把控的。当然,表演赛的话自然就追求现场参与度,观众的掌声和投票比较占优也是情理之中。

那么,我们来到了另一个话题,到底公众场合可否使用粗口?

为了更准确讨论,我们就不要讨论到底何为粗口的定义,直接讨论市井生活里所听到的各类粗口。

首先,我认为在不同的场合上,演说者必须对在座的整体文化水平有一定了解,并作出适当的调整。举例来说,如果在国际场合,粗口很自然是不适合的;但是如果你说是一名将军和自己的士兵们说话,那么粗口并不完全是一个禁忌。

不过,要说真正影响粗口能够在公众场合使用,最终还是看使用者的品味。就拿一个极端的例子来说,我们或许听过有些人使用粗口的方式非常不高明,就像是要在每个词之间塞一句粗口。这种使用方式更多彰显的是使用者词汇相当匮乏,容易给人文化水平不高的感觉。

点缀或修饰手法

但是,如果换个情况就不同了。这让我想起周星驰在电影《唐伯虎点秋香》里和谷德昭互相吟诗作对的场景,双方交手的最后两三个回合时已经是用各种谐音来说粗口互怼。但是整个观感体验并不会让人觉得不适,因为双方都有上乘表现,给出的对联也是非常工整,让人赏心悦目。据悉,这场戏的对白还是出自已故香港才子黄霑之手。

写到这里,相信有些读者应该能够明白。那些厉害的人如黄霑,粗口对他们来说是一种点缀文章的工具或者修饰手法。他们在使用粗口是为了增强感染力,拉近和观众的距离,他们自然也清楚什么场合适合用。但是,如果无法判断场合是不是适合都办不到,而且用法粗糙,自然就会引来各种抨击。

对我来说,台上的演说者有责任想出更为丰富的词汇来表达看法,粗口可能是捷径,而且大多数人都没有把玩它的能力。

反应

 

要闻

电影审查新指南消音粗俗语 禁用仆街、笨蛋等字眼

(吉隆坡21日讯)根据昨日出炉的新电影审查指南,诸如笨蛋、屁、王八蛋、我靠、杂种、打飞机、贱、扑街及顶你个肺等不雅字眼,日后在我国上映的电影中,全都会被删剪或消音。

新电影审查指南规范了7个语言的粗口、带有侮辱性及淫秽等不雅字眼,禁止这些字眼在国内上映的电影出现。

指南指出,电影的语言,包括对话、文字、旁白、歌词、手语、肢体语言、符号或其他展示,所使用的语言须符合故事情节及电影分级,并会根据以下3项情况。

第一、色情及有色情和粗口的歧义词,不管是任何语言,会也引发情绪后果。第二、伤害宗教、民族、国家、个人、社群、习俗及文化,以及特定族群的词语。第三、指男性或女性生殖器官,并且有色情元素的词语。

据中文项目中举出的例子,许多字眼都入榜,有些是源自华语,也有些是其他方言,如广东话、福建话及客家话。

除了中文,另外6个被规范的语言,还有马来语、英语、淡米尔语、旁遮普语(Punjabi)、泰卢固语(Telegu)及马拉雅拉姆语(Malayalam)

部分在中文列表被列为粗口、带有侮辱性及淫秽的不雅字眼

1)笨蛋/蠢货/饭桶/sei chun

2)屁/屁事

3)八婆/死八婆

4)妈的/他妈的/去你妈的/你妈/你娘的

5)王八

6)王八蛋/兔崽子

7)Chiu(客家话,同臭)

8)Sek Si(广东话,吃大便)

9)Si Fat Gwai(广东话,屁股鬼)

10)soh hai(客家话)/傻屄

11)扑街

12)我靠

13)kan na sai(福建话,粪便)

14)mo lan yong/mo yong/ mo chat yong(广东话,指责无能力)

15)pok ye(广东话,性行为)

16)杂种/杂种仔

17)ham ka chan/ham ka ling(广东话,咒骂全家死亡)

18)tiao/kan/chao/tiu/kao(各方言,指性行为)

19)打飞机(男性自慰行为)

20)贱(卑鄙)

21)开苞(指与处女发生性行为)

22)mou chun doi(广东话,指没有睾丸)

23)顶你个肺

24)lan jiao/lok chat(指男性性器官)

25)ji bai/hai(指女性性器官)

26)lu mak ji bai(福建话,辱骂对方母亲)

27)pok lei ko chau kai/diu lei ko chau hai(广东话,粗口)

视频推荐: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