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论

“外交优先”化解争议/陈文坪

加强不同文明之间的对话,以及相互尊重彼此的差异,人类才有望齐心协力解决共同面临的全球挑战。如当今世界面临冠病疫情、极端气候变化、核武器研发威胁、全球金融体系稳定性等,这些都必须依靠国际社会携手合作与解决才能达成。

通过不同文明之间的交流互鉴,是应对这些挑战、实现世界和平与可持续发展的文明途径。

因冠病疫情停办二年的“香格里拉对话” (简称香会),今年再度在新加坡举行实体会议。据主办方介绍,本届香会聚集至少东西方42个国家的约500名政府高层、军事将领和安全专家出席,37个代表团由部长级官员率领。与会者包括三十多名三军总长等防务高官及知名学者,可谓是高官云集,对国际、区域、甚至国与国之间的安全、防务作全面的探讨与交流,是一项双赢、多赢,富有成果的会议。

香会是由英国国际战略研究所及新加坡国防部亚洲安全峰会办公室携手组织的年度论坛。2002年首次举办,其后每年6月上旬前后在新加坡香格里拉大酒店召开,故得名“香格里拉对话”。

与会国家都是赢者

本次香会谁是真正的“赢家”?有媒体说是主办方,因与多国签署加强防务联系;也有说是中美两国,因双方相互传达了忧虑及避免冲突的底线;也有说是日本,因首相岸田文雄在对话会作主旨演讲并阐述“岸田和平愿景”;也有说是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因香会破例让他无须到场而通过视讯演讲;更有的说是东盟,因中美都公开表示,无意要东盟国家选边站。无不众说纷纭。

不过,笔者认为,所有与会的国家都是赢者,赢的一方。因为当事国或与会代表提出的安全、防务、甚至疑虑等等问题与关切都被传达出来,让各方清楚知道。这也是论坛/对话的真正意义所在。

还有,香会对话之余,也促成了世界两大经济体的中美两国防长首次会面,双方会谈态度虽强硬,但会谈结果还算“顺利”。“顺利”两字,是中方防长魏凤和在与美国防长奥斯汀会谈结束步出会场受询时亲口对媒体说的。可见,中美高官面谈所带来的好处,就是无须隔空喊话。

香会上,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高级研究员赵小卓大校提出,一些人认为香会为美国及其盟友的利益服务,课题也“指向分歧多于指向合作”。

“希山模式”解决争端

对此,新国防长黄永宏医生却给予有力反驳。他说,能想像解放军的代表会觉得会议太“喧闹”,但中国需要自己判断是否从参加香会中获益。他说:“当国防部长作为一国代表团的团长,说自己的背景是搞火箭的,并且能明白核武器的破坏力,这绝对能使平白的表述更有血有肉,话题也就推进了。”这是一针见血地点明出席香会所能达到的效果。

我国防长希山慕丁在香会上提出“以外交优先的方式处理争议”,是符合各方解决问题的良好机制,值得与会者或主权利益纠纷者认真考虑。

希山说:“南中国海问题可能沦为这个时代最致命的冲突之一,这并不是危言耸听。”他认为小型多边主义(minilateralism)将能更有效地解决问题。

的确,通过外交谈判等文明手段或途径解决纠纷,不但可化解敌对状态,也可减少不必要的摩擦。只要增加合作,共享资源,必能加强友好关系,进而化干戈为玉帛,为双方寻找永久的解决方案。这是人类自古以来的文明,过去如是,今后亦是。用“希山模式”解决争端,相信世界更加和平、更能长治久安。

反应

 

言论

狮城青年发展前景获肯定/陈文坪

青年是国家的未来,如果不能很好的发展,不但会造成“躺平”、甚至“内卷”,国家发展也会失去动力。

新加坡在2023年全球青年发展指数排名中位居榜首,除了政治和公民参与外,在所有领域均获得高分。

这份报告主要呈现183个国家的青年发展情况,涵盖青年在六个领域的发展,包括教育、就业与机会、平等与包容、健康与福祉、和平与安全,以及政治与公民参与。

全球青年发展指数新加坡获得肯定,并非理所当然,而是政府大量资源的投入、良政善治而产出的结果。这可从多种数据中去窥探。

以2023年新加坡政府预算案为例,教育部的拨款就高达146亿新元,占政府总开支的14%。可见,新加坡政府对教育的重视。

从“2020年全国人口普查”发布的数据,拥有大学学历者是新加坡当地25岁以上居民中,人数最大的一群,占33%,比10年前的23.7%多出许多。

另一方面,新加坡的精英教育在亚洲乃至全世界都有很强的实力,在世界高等教育体系排名中连续多年位居榜首。

94%毕业生半年内就业

以就业与机会前景来说,高达90%的应届大学毕业生,毕业半年都能找到工作,而且有更多的就业机会选择。几乎每年所作的调查,大学毕业生应聘工资水平都有所提高。就这一点,可以说明青年人的发展前景是乐观的。

《2022年大学生毕业报告》由新加坡6所公立大学(NUS、NTU、SMU、SUTD、SIT、SUSS ),联合发布2021年毕业生就业报告,来自这6所大学的1万2000名毕业生参与了这项调查,占全年总毕业生的75%。

在大学毕业的6个月内,有94.4%毕业生已找到工作。比起疫情前的2019年,只有90.7%的整体就业率,提高了近3%。即使是2020年受疫情影响,也有高达93.6%的毕业生受雇。

在薪资方面,2021年,新加坡毕业生全职工作的薪资中位数是3800新元,比2019年的3600新元、2020年的3700新元,也有所提高。

不但如此,2023届毕业生就业调查报告显示,超过90%的应届毕业生在期末考试后的六个月内就业。换句话说,他们还没有正式毕业就受雇了。起薪中位数也从2022年的4300新元增至4400新元。与2019年相比,薪资提高22%。

男女升学就业平等

在平等与包容方面,新加坡的女大学生录取率与男性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在职业发展、薪酬福利都比男性同龄大学生来得高。是因为女性学生,在高中毕业或理工学院毕业后直接进入大学就读,而男生必须服完兵役2年后才能进一步升学。

总体来说,新加坡的男女升学、就业,是平等的,不会因性别差异而受影响。政府也通过立法保护职场免受歧视,也提倡包容的雇佣制度、平等就业,如2022年通过的《女性发展白皮书》、隶属人力部的劳资政雇佣联盟(TAFEP)等。

在政治层面,女性国会议员、女性部长及担任政治职位者与10年前相比,增加了许多。新加坡也选出首位女性总统哈莉玛,说“女性撑起半天边”并不为过。

从以上多个层面来看,新加坡青年的发展是良好的,被研究机构列在前茅也是名副其实的。

这份84页的报告值得各国政府关注青年的发展。青春活力必须有地方展现方能贡献出来,政府适时引导是掌握青年前进的一大法宝。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