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事

王乃志:生育率不断下滑
华裔应以“质”补“量”

王乃志:华裔不能走种族路线。

(马六甲3日讯)首相政治秘书拿督王乃志指出,生育率低及少子化导致华裔人口不断下降,因此华裔应以“质”填补“量”的空缺,确保与其他大族群维持良好的关系,俾能在政经文教领域有立足点。

他说,目前华裔人口不断下滑,若生育率严重下降,以后数代的华裔子孙,可能面对更多及更严峻的难题及挑战。



他认为,在此情势之下,华裔须以正确的政治语言,不能走种族路线;而在维护华文教育方面,也须能符合整个大马多元社会的需要,将之推展扩大,勿只把华文教育当作是本身的教育,如此华教才能在我国永续发展。

甲华人机器公会庆周年

王乃志昨晚为马六甲华人机器公会第72届理事就职主持监誓礼时,这样指出。该会同时举行庆祝90周年纪念联欢宴会,出席者包括该会会长王崇标等。

他说,根据统计局报告,华裔人口从1957年的37%降至今天的23%,主因为华裔妇女生育率仅1.4人而不到2人,这是少子化所致,新陈代谢亦慢,这种情况全世界也一样。

他表示,到了2040年,相信华裔人口继续降至18至20%之间,如果少子化情况持续,在民主制度国家,人口少除导致华社面对难题,又不能扭转少子化的严重下降的趋势,再加上宗教与种族主义的利害关系时,若要突破这个瓶颈,则需以质填补量的空缺。



不能走种族路线

他希望华社反思,祖先之能走到今天开枝散叶,这种以质来弥补量的立足点,则需靠大马已是祖国和落地生根的新生代,具备良好的价值观,并与其他种族保持正确的政治语言,不能走种族路线,各走极端,不然难以永续经营。

他续称,扶持及推广中文教育,应改变和用正确的政治语言,以推广为大马人需要的语文,不止是华裔,甚至其他族裔也一样,华裔即使是少数族群,中文教育仍能在大马国土上生存及立足。

反应

 

要闻

华裔重质不重量 文化差异各族生育失衡

(吉隆坡16日讯)华巫裔生育大不同!

大马理科大学人口学与人口老化问题研究学者聂诺丽雅蒂表示,有关巫裔与华裔生育率差异的主要原因是,各别文化对生育与计划生育的看法不同。

她向“自由今日大马”表示,巫裔很大程度上受到回教教义及其文化传统的影响。

回教鼓励多生育

“马来社群希望生育更多孩子,因为这与回教鼓励增加先知穆罕默德追随者的做法一致。”

“巫裔的价值观和传统也强调,希望孩子将来能照顾年迈的父母。”

“回教教义也强调,孩子是一种深刻的祝福,上苍保证了孩子的生存。”

与此同时,她也说,华人社会倾向于优先追求财富,在生育方面有“重质多于重量”的心态。

“华人文化优先考虑的是孩子的教育,并强调财富和繁荣。许多华人家庭也倾向注重获得更高的生活品质和个人满意度。”

“华人社会中避孕和计划生育的方法也有所增加,因为他们(更愿意)根据自己的能力决定家庭规模。”

大马生育权利倡导联盟的锺声培(译音)医生也对此表示同意,并表示华裔往往优先考虑孩子的优质教育,而这需要高昂的成本,导致他们想要更少的孩子。

“更糟的是,在教育取得成果后,他们就被鼓励移民,进一步扭曲种族平衡。”

巫裔生育率近华裔3倍

美国中央情报局网站公布的数据显示,马来西亚的总生育率(TFR)在2024年已降至 1.73个孩子。

同时,一项去年发布的统计报告显示,马来人的总生育率最高,每名女性生育2.1名新生儿,而华人的总生育率0.8,印度人的总生育率为1.6。

总生育率是用于估计女性在育龄期间(15岁至49岁)平均生育新生儿数量的指标。

职业女性增 生育率降

聂诺丽雅蒂也表示,由于生活费增加,女性也投入工作岗位,这些年来我国的总生育率有所下降,而这两者都是家庭规模的关键决定因素。

根据统计局的数据也显示所有族群的总生育率均已下降,从2011年每名女性生育2.2名新生儿,下降至2022年的1.6名新生儿。

巫裔的生育率从2011年的2.8下降到2022年的2.1。

“导致这三大族群生育率下降的因素有很多,包括儿童教育、房屋和医疗成本的增加。”

她也表示,政府必须解决生育率下降的问题,因为人口再生缓慢将加速我国走向老龄化国家,预计到2030年将成为老龄化国家。

“政府需要采取多项措施,如提供可负担的生育保健服务、实施教育计划以提高对生育问题的认识,以及为面临不孕治疗困难的人提供财务支援。”

“加强重视父母身分、家庭和跨代之间的文化和社会规范也可以培养人们对生育的积极态度。”

视频推荐 :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