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事

敦马拒收巫程豪战书
不辩论“向东政策”

(浮罗交怡28日讯)首相敦马哈迪医生拒绝民主行动党柔州州委巫程豪医生针对“向东政策”, 向他发出辩论的挑战。

“如果有人不知道我们从‘向东政策’中学到了什么,显然他是无知的。”



他今日在2019年浮罗交怡海空展一项记者会,针对是否会考虑巫程豪挑战他辩论“向东政策”时,以“不会”,拒绝后者下的战书。

巫程豪昨天在面子书以纳税人及公民的身分向马哈迪下战书,以辩论“向东政策”,我国应该学些什么。

他质问马哈迪的“向东政策”中,究竟我国向日本和韩国学到了什么?

相关新闻:

巫程豪向马哈迪下战书 辩论“向东学习”政策



反应

 

政治

姑里:胡申翁面前达协议 “敦马食言没委我当副揆”

(八打灵再也22日讯)巫统元老东姑拉沙里揭露,他与前首相敦马哈迪医生曾达成协议,在后者于1981年接替敦胡申翁出任首相时,他将被任命为副首相。

然而,他指马哈迪过后在一份新闻声明中宣布,将让巫统提名署理主席候选人,这样马哈迪就不必自己选择副首相时,该协议也就破裂了。

东姑拉沙里是在其昨天推介的新书《姑里:回忆录205》中,分享这段往事。

与胡申翁关系遭忌惮

他说,上述协议是在胡申翁健康状况不佳时达成的。

“胡申翁经常生病,这不是什么秘密。媒体也报道胡申翁曾在国外接受心脏搭桥手术,期间由马哈迪代理首相职务。

“关于胡申翁辞职的传言四起,尽管他本人予以否认。同时,马哈迪被视为胡申翁的继任者。”

拉沙里在回忆录中指出,尽管马哈迪当时已担任了4年副首相,其地位还并不稳固,这是因为胡申翁与自己关系良好,而这情况让马哈迪感到担忧。

被胡申翁点名任首相

为大局甘当敦马副手

拉沙里提及,在国外接受治疗的胡申翁从国外回来后的第二天,就要求他和马哈迪前往其住所。

“我们下午4时到达。敦胡申翁说有一些不好的消息要告知,并问我们两人能合作吗?我们都回答说可以,因为当时我们没有任何问题。

“胡申翁接着表示要辞职,还一边指着我说‘你来接任首相’。

“我很惊讶,并立刻说不行。若领导层突然换人,党内会乱及影响股市,也会影响其他事情。”

他说,尽管本身不太同意,胡申翁还是坚持表示要宣布辞职,以及由他接任首相。

忧巫统内部动荡

“我说,这怎么可行,因为马哈迪已担任了超过一届的副首相了。我说巫统内部会掀起风暴,但胡申翁坚持要我认真考虑一下,因为他很快就会宣布。马哈迪当时说我们需要讨论党的相关事宜。”

他说,在会面结束后,马哈迪感谢他如此回答胡申翁。

“马哈迪说:‘我准备接任’。我回答说:‘你当然应该接任。(因为)你是副首相’。

“马哈迪当时说‘那你就是我的副手,当巫统大会时,我会接替胡申翁担任(巫统)主席,而你接任署理主席’。”

党选放弃挑战敦马

拉沙里说,当时,他就宣布不会挑战马哈迪。

继拉沙里作出上述宣布的数天后,另一位时任巫统副主席敦慕沙希淡也表示,他不会挑战马哈迪。

在拉沙里看来,这为马哈迪提供了安全保障。

1981年5月首周,媒体报道称,胡申翁将在5月15日出席柔佛州新山巫统区部代表大会时宣布辞职。此外,胡申翁、拉沙里和马哈迪3人之间,旨在达成权力交接的“六眼会谈”也被媒体曝光。

“没错。我们3个人进行了会谈。因为我不想接替敦胡申翁,所以最终的共识是首相职位交予马哈迪,并且承诺我会被任命为他的副手。”

“六眼会谈”遭否决

1981年5月12日,马哈迪宣布若胡申翁辞职及他被选为继任者,那么副首相的人选将由巫统党员决定。

拉沙里说,马哈迪当时表示将在署理主席竞选中保持中立。

鉴于此,拉沙里认为这声明意味着,他本人、马哈迪及胡申翁3人之间的协议已遭否决。

敦马接棒地位趋稳

转头安排慕沙上位

拉沙里在回忆录提及,马哈迪重申了其立场,即表示巫统永远不会实行“干部制度”,也就是只遴选特定党员掌权。

“当他的职位因提名截止而变得稳固后,他就‘安排’慕沙希淡来对抗我。这就是两面三刀。

“慕沙希淡亲自来找我,并说:‘我将作为候选人,与你竞争署理主席职位。’

“虽然我感到惊讶,但我还是说:‘很好’。我和慕沙希淡关系很好。几乎每个周末我们都会在美林(酒店)共进晚餐,谈各种话题。当被问及他为何这样做时,他说是马哈迪让他来挑战我。我再次说,‘很好。’”

在1981年的党选中,马哈迪在无人竞争的情况下当选巫统主席,慕沙希淡则以722票战胜了获得517票的拉沙里,成为署理主席。

老一辈抗拒英语

马来人因此落后

东姑拉沙里认为,由于上一代的马来人抗拒英语,认为这是属于基督教的语言,以致马来人处于落后。

他说,上一代马来人抗拒英语,不仅被禁止说英语,也拒绝把孩子送去英校,但却热衷把孩子送去回教学校学习爪夷文,并因此精通阅读可兰经。

赴英留学计划作罢

他在书中忆起他的父亲原本计划送他到英国接受小学教育,却因母亲担心他会因此成为基督徒而作罢。

拉沙里在书中提及他早年在吉兰丹的日子,以及他接受学前教育所面临的挑战。

“当时我还不到5岁,但我被迫去上学。每天早上,我们都必须唱日本国歌《君之代》。”

他说,当英国人返回马来亚时,又恢复了英语教育。

“在吉兰丹,只有一所英语学校,伊斯梅尔英语学校(IES)。那是我上学的地方。

“马来半岛的马来人,尤其是东海岸的马来人,一直以来都有很深的宗教信仰,这影响了他们的生活。”

语言是载体无关宗教

拉沙里指出,他上一代马来人的情况更糟,他们被禁止说英语,因为他们认为英语是基督徒的语言。

“正因如此,许多马来人拒绝送孩子去英语学校,而是选择在回教学校学习爪夷文并精通阅读可兰经。这就是我们落后的原因。”

拉沙里直指这是一个错误,因为语言是知识和进步的载体,与宗教无关。

“先知鼓励他的追随者去寻求知识,甚至远至中国,但这并不意味着去中国,就可以使他们皈依佛教。”

视频推荐: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