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

【英国大选】约翰逊若当选
将与欧盟缔新协议

英国首相约翰逊星期二展开选情最后拉票冲刺,在曼切斯特拜访“全球集团”时发表演说。(欧新社)

(伦敦11日讯)距离2020年1月31日“脱欧”的时间越来越近,英国首相约翰逊除了需要忙着处理国内的选举大事,还需要思考脱欧之后的问题,比如英国人民的衣食问题。

据英国广播公司(BBC)日前报道,如果约翰逊12日顺利赢得下议院多数席位,议会1月表决通过他的脱欧协议,那么英国需要在接下来的11个月里与欧盟商讨出一份贸易协议。该协议旨在让英国脱欧后,双方仍可以一种优惠的关税来交易。



然而,英国《金融时报》报道,计划中的英欧自贸协定在内容上似乎更偏向于欧盟利益。

BBC也指出,如果约翰逊赢得大选,欧盟便会向约翰逊提供一个快速通过的自由贸易协定(商品零关税),但要附上欧盟最高级别的监管规定(所谓的公平竞争环境条款)。

这意味着,英国一旦签署了自贸协定,就必须遵守上述监管规定,以及欧盟的国家援助规则。换句话说,英国还是需要为欧盟那些堵不上的窟窿付钱。

《金融时报》称,除非英国同意延长过渡期(可能会给约翰逊带来政治危机),否则如果英国在没达成贸易协定的情况下退出欧盟,并违反世界贸易组织的基本规则,那么英国有极大可能迎来经济危机。



反应

 

德国之声

对中国电动车加关税 德国车企:并非上上选

(柏林4日讯)去年10月,欧盟宣布就中国电动车政府补贴问题展开调查,预计,欧盟将于今年6月公布一份对中国电动汽车加征关税的临时清单。欧盟委员会表示,已有“充分证据”表明,自调查启动以来,中国电动汽车数量的进口增加了14%,其中许多进口车辆获得了政府补贴,形式包括税收减免或资金补贴。

如果欧盟要征收关税,征收多高的关税才能产生明显的影响,给中国电动汽车出口商涌入市场形成阻力?

荣鼎咨询(Rhodium Group)发布的一项研究表明,关税在40-50%的范围内才能产生效用。然而,欧盟正在根据世贸组的规则评估潜在的应对措施,关税的范围在15%至30%符合WTO的规定。荣鼎集团(Rhodium Group)称,中国进口到欧盟的电动汽车从2020年的16亿美元(约75亿令吉)猛增至2023年的115亿美元(约540亿令吉),占欧盟所有电动汽车进口量的37%。

这对德国汽车制造商意味着什么?

德国汽车制造商高度依赖中国市场,他们也强烈反对欧盟征收关税,因为担心这些措施可能会引发中国的迅速报复。

宝马公司总执行长齐普斯(Oliver Zipse)最近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可能很快就会自食其果。” 宝马在欧洲销售中国制造的Mini和iX3电动汽车,并依赖中国市场。中国是宝马最大的单一市场,2024年第一季度销售额占总销量的近三分之一。

齐普斯在一次会议上表示:“我们不认为我们的行业需要保护,”并补充说,在全球范围内的运营给大型汽车制造商带来了产业优势。“而征收进口关税很容易给这种优势带来负面影响。”

宝马的本土竞争对手大众和奔驰也都十分依赖中国业务的收入。大众警告说,关税会带来一定的风险。

产能过剩是问题所在吗?

宝马公司总执行长齐普斯认为中国产能过剩并不是问题的核心:“对中国的反补贴调查与我们的期望背道而驰。在欧洲销售的中国汽车中,有一半以上来都不来自中国公司。保护性措施的关税,却在根本上损害了我们的利益。中国制造商在德国和欧洲的市场份额不到1%。欧洲并没有被中国产品淹没,而我们出于恐惧正试图关闭大门。”

德国汽车研究中心中国事务总监费蓓娅(Beatrix Keim)也认为,产能过剩并非问题所在。她接受德国之声采访时表示:“中国汽车市场仍未饱和,现在随着向新能源汽车(NEV)的转变,生产能力将从传统燃油汽转型到新能源汽车。”她指出,中国政府已采取措施,限制生产许可证的发放,此外,一些NEV初创公司的消失也表明,“政府正在清场。”

贸易战?

欧洲汽车制造商越来越担心,针对中国的惩罚性措施可能会引发中方以牙还牙的恶性循环。鉴于对中国的依赖以及伴随而来的风险,欧盟领导人似乎面临着越来越大的压力,需要仔细权衡,避免事态升级。

奥地利经济研究所(Wifo)所长费尔伯梅尔(Gabriel Felbermayr)接受《世界报》采访时表示:”从利弊的角度来看,欧盟倾向于不对中国的电动汽车征收关税,因为中国可能会采取报复行动。”

针锋相对的博弈似乎已经开始。在欧盟的中国商会在社交媒体X上发出警告,已收到消息,中国政府或将祭出反制措施,对欧美出口的大排量汽车征收最高25%的关税。高关税将打击向中国出口豪华SUV和轿车的宝马和奔驰。

不过德国汽车研究中心中国事务总监费蓓娅指出,中国的反制措施不一定会针对欧洲汽车,而可能是针对“汽车零部件或其他工业敏感领域”,比如机械。

新闻来源:德国之声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