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专栏

道术兼备,百战百胜/拿督刘明

孙子兵法的“兵势篇”写道:凡战者,以正合,以奇胜。

字面意思是:要打赢一场战争,基本的作战策略是用训练有素、装备齐全的战士正面扛住,奇兵从任何正面以外的方向加以突破,就能取得胜利。

把这句话套在企业管理,“正合”代表一家企业的产品必须质量保证、财务稳固、企业形象良好、员工齐心合力,才能在营销策略上占尽优势,出奇制胜。

有朋友把“正”比喻为“道”,把“奇”比喻为术,我想比较接地气。

上个星期和友人吃饭,她说发现管控令期间有蛮多不见经传的餐饮品牌异军突起,分行开了一家接一家,问我有何想法?

我说看一家公司能走多远,用“道”和“术“来分析,能看得出来。

当大部分人的时间都宅在家里无所事事的时候,唯一的娱乐就是刷手机。而现在的年轻人非常擅长操作自媒体,当五花八门的广告和资讯通过抖音、直播等工具不分昼夜、连绵不绝地轰炸消费者时,消费者潜移默化地被洗脑,把这些的资讯当风向标照单全收,造就了那些所谓的网红店迅速蔓延,遍地开花!

网红店有术无道

聊起了网红店,在座的另一位友人告诉我他的经历。

他说某天慕名进入了一家凭食物颜值而爆红的连锁雪糕店,当侍应把雪糕端上来的时候,他满心期待地尝了一口,感觉味道差强人意,和他们的高价很不对称。

最让他受不了的,是雪糕的木制托盘竟然发了霉也没人察觉!

这种情况叫“有术无道”,犯此天条者,以初创公司为最多,比比皆是。

匠心精神做精做专

职场上有所谓的1万小时定律,即要把一件事情做精做专,你必须埋头苦干至少1万个小时。就好像成龙的功夫电影,师父教徒弟练武,单扎马步就用了几年的时间。

但又有多少位年轻创业者肯花心思和时间把产品、系统和服务做好做精,才推出市场?

熟悉我的朋友都知道我非常推崇匠心精神,我曾经断断续续花了2年半的时间来设计一个女装包,当时自媒体行销非常简单直接,消费者选择不多,所以这款包包一推出市场迅速成了爆品!

但不到两年光景,面簿的转化费用飙升,加上其他自媒体如IG 、直播还有如今最夯的抖音陆续加入战场,营销手法的千变万化,让我们疲于奔命、穷于应付,甚至一筹莫展。

分而治之稳住阵脚

最终我们做了一个非常大胆和困难的决定,就是把重心放在B2B和产品研发,然后把自媒体营销全部外包,“道”和“术”分而治之,才稳住阵脚。

相信绝大部份的传统中小企业也面对以上窘境,我称之为“有道无术”。

其实最好的破局方法,就是像我这样,把你头疼、束手无策的“术”外包出去,交给“有术之士”处理,这样你就能专心做你擅长的事,才能“道术”兼顾地面对任何挑战!

苹果道术兼优少有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注意,不久前苹果手机的市值竟然在疫情严峻底下逆势增长,甚至一度冲破3兆美元!

3兆是什么概念? 英国的生产总值(GDP)为2.7兆美元,3兆市值让苹果手机一跃成为世界第5大经济体!

马来西亚2021年的GDP为3590亿美元,3兆相等于8.5个马来西亚全年生产总值!

所以苹果手机绝对称得上“道、术兼优“的企业!它是如何做到的?

创新吸引“果粉”

苹果的“道”是不断创新,自主研发芯片,是安卓手机系统以外唯一的选择和对手。

从 “术”的角度看,他在全世界拥有超过16亿活跃用户,这些“果粉”的人数,每年只有增长,没有退场,包括在下!

我个人的看法是,只要行动电话还是主流,是消费者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那么苹果还是会独领风骚,甚至一步步迈向4兆美元!

企业家如步入“道术皆无”的地步,这家公司应该很快就“寿终正寝“!近来闹得沸沸扬扬的中国地产龙头恒大,应该是一个典型例子。

道术皆无凶多吉少

恒大欠债2兆人民币,房子不能如期交货,“烂尾楼”遍布中国,导致信用破产,“黄飞鸿收档”应该是时间上的问题,除非有特殊情况出现,比如中国政府全资收购,要不,凶多吉少!

做生意要“道术兼得”已经不容易,像苹果那样“道术兼优”更难能可贵,少之又少!

老子说: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意思是:可以说得出口的道理,就不是真正的道理,能够用语言形容的名字(即一些东西的称呼)就不是真正的名字,除非你亲身去体验。

同样道理,我以上的“道术”之说,也有知道和做到之别。

而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却是从“知道”到“做到”!

你“得道”了吗?

退堂!

反应

 

名家专栏

SWOT打造优良企业 找出优点强化机会

《孙子兵法》中的<始计>篇核心是“道、天、地、将、法”。“道”与领导者的“信念”,具体落实在企业上就是“宏景”和“宗旨”有关;至于“天”,则是看大趋势和循环,看远不看近,看手中没有的资源。

在“天”方面有两个常用工具:

·PEST的政治(Political):经济(Economy)、社会(Society) 、科技(Technology);

·SWOT:包含优点(Strength)、弱点(Weakness)、机会(Opportunity)、威胁(Threat)。

今次分享的的是SWOT。

4策略的解答

现代企业在做策略分析与规划的时候经常会使用到 SWOT 工具,但奇怪的是,很多企业的 SWOT 分析结果并无法找出具体的策略,更有甚者,分析了半天的结论就是市场太烂、客户太烂、景气太差、竞争太激烈……,千错万错都是别人的错,所以我们没办法达标是合情合理的?

有没有以上这种熟悉的感觉?

按理说,S 优点,W 缺点,O 机会,T 威胁都非常清晰的时候,S+O 可以获得“发展策略”、S+T 可以获得的“应变策略”、W+O 可以获得“补强策略”、W+T 可以获得“回避策”,光是这4大策略就能够让企业的发展如有神助,但为什么大部分企业使用SWOT分析来、分析去却始终得不到这4种策略解答?

关键在没弄清楚 S、W、O、T 这4个基本元素的内容要怎么“采撷”与“分析”,绝大部分无效的 SWOT 分析都是起源于这个步骤的错误,导致后面根本无法进行 S+O、S+T、W+O、W+T的策略发想。

内容过于抽象

举个例子吧,笔者曾经协助过台湾一家精密零组件公司进行 SWOT 分析,他们企业内部早已使用 SWOT 工具多年,却始终不得其法,无法得到具体的策略答案,所以我直接要求这家企业提供过去做过的 SWOT 分析内容,先了解他们分析过程有哪些问题。

果然,S、W、O、T 这4个基本元素的内容太过抽象,无法进行有效的分析,例如:

S01:专攻于齿轮轴、心轴、平衡轴及五金零件客制化制造

S02:拥有稳定客源,机具设备完善及资深技术人才,提供厂商问题改善及优良品质产品

看得出来问题在哪里吗?

“专攻”不能算优势,无法具体表达“强在哪里?”,业界难道没有其它竞争者会做齿轮轴、心轴、平衡轴?也没有人做这方面的“客制化”服务?只有这家精密零组件公司能做到?

又如果“拥有稳定客源”是一个强项,那就代表其它竞争者的客源都不稳定吗?那么,接着我想要问的是,这家精密零组件公司市占率有多少?

3模拟案例示范

“发展策略”模拟一:

既然 S+O 可以获得“发展策略”,我接着就来试试看:

S01:专攻于齿轮轴、心轴、平衡轴及五金零件客制化制造

O01:电动车……崛起,产品品质要求为高精密度,种类多数量少,趋势是属客制化的市场……

当这一组S01 + O01 放在一起的时候,你一定会充满问号?

问题 1-1:这家企业的齿轮轴、心轴、平衡轴是否符合电动车产业的需求?

问题 1-2:电动车需要的精密度是多少,这家企业能做到吗?其它竞争者做不到吗?

问题 1-3:这家企业已经有大量出货给电动车业者吗?如果没有,凭什么认为自己可以取代既有供应商?

上面的这一组S01 + O01 根本无法得到“发展策略”!

“发展策略”模拟二:

我们再试试另一组 S02 + O01:

S02:拥有稳定客源,机具设备完善及资深技术人才,提供厂商问题改善及优良品质产品

O01:电动车……崛起,产品品质要求为高精密度,种类多数量少,趋势是属客制化的市场……

又是满脸问号?

问题 2-1:这家企业的机具设备有经过电动车厂的认证(Audit)吗?精密度符合电动车场的要求吗?

问题 2-2:所谓“稳定客源”是指“电动车厂”吗?还是电动车厂的“供应商”?

问题 2-3:这家企业在“种类多数量少”的客制化上面,能做到什么程度?

这一组S02 + O01 还是无法得到“发展策略”!

“发展策略”模拟三:

同样的,如果再去试试 S03 + O01

S03:拥有稳定客源,机具设备完善及资深技术人才,提供厂商问题改善及优良品质产品

O01:电动车.... 崛起,产品品质要求为高精密度,种类多数量少,趋势是属客制化的市场……

我们会得到以下问号?

问题 3-1:这家企业的机具设备有经过电动车厂的认证(Audit)吗?精密度符合电动车场的要求吗?

问题 3-2:所谓“稳定客源”是指“电动车厂”吗?还是电动车厂的“供应商”?

问题 3-3:这家企业在“种类多数量少”的客制化上面,能做到什么程度?

这一组S03 + O01 依旧无法得到“发展策略”!

以上就是我们经常看到的 SWOT 分析状况,完全无法推导出有效的发展策略(S+O、W+O)或是因应策略(S+T、W+T),上面做的分析比较像是学校作业,不是企业真正实务上的分析。

基本元素掌握与发挥

那么,正确的作法是什么?

应该要从比较具体的“技术”、“制程”、“销售”、“生产”、“人才”等面向进行分析。举例,技术上,企业具备哪些核心技术?又有什么是企业做得到,竞争对手做不到的?我先帮大家重新梳理一下 S、W、O、T 这4个基本元素:

S 优点:企业所掌握的关键资源,最擅长什么?最适合做什么?比竞争对手强在哪里?有多强?

W 弱点:企业应该要掌握、目前还欠缺的资源是什么?最不擅长做什么?最不适合做什么?

O 机会:对企业所具备的关键资源、擅长领域、适合领域等,有哪些市场、产业、技术、模式具备发展利基?

T 威胁:对企业所具备技术、资源、擅长领域、适合领域等,有哪些不利发展的因素?新加入的竞争者?新的替代技术?产业趋势?

S+O分析再精析

如果各位对于这4个基本元素的内容要怎么采撷与分析,还是感到束手无策的话,这里提供一个最简单好用的方法,也是我过去在富士康 (鸿海)最常使用的分析:速度、品质、服务、弹性、成本。

所以,我教这家精密零组件公司把上面的 S01、S02、S03 重新整理如下:

旧版S01:专攻于齿轮轴、心轴、平衡轴及五金零件客制化制造。

新版S01:

S01-1 速度:齿轮轴、心轴、平衡轴及五金零件客制化制造,可以在24小时内完成打样及送样,正式生产接单可以48小时出货(这些都是举例)……

S01-2 品质:齿轮轴、心轴、平衡轴及五金零件客制化制造,可以做到每百万次只有3.4次瑕疵的品质水准,并且将于2020年底达到1.4次瑕疵品的水准……

S01-3 服务:提供齿轮轴、心轴、平衡轴及五金零件线上下单服务,下单后立即有专人服务及确认,并于48小时内完成出货……

S01-4 弹性:提供齿轮轴、心轴、平衡轴及五金零件线上设计变更服务,可直接下载CAD档案完成设变后上传,立即有专人于24小时内完成打样送件……

S01-05 成本:提供齿轮轴、心轴、平衡轴及五金零件线上报价系统,包含设计、生产的成本清单,并有专人线上议价服务……

方向清晰有结论

此时,如果回头把上面的 O01“电动车……崛起,产品品质要求为高精密度,种类多数量少,趋势是属客制化的市场……”拿来进行S+O分析:

S01-1 速度:齿轮轴、心轴、平衡轴及五金零件客制化制造,可以在24小时内完成打样及送样,正式生产接单可以48小时出货(这些都是举例)……

O01:电动车……崛起,产品品质要求为高精密度,种类多数量少,趋势是属客制化的市场……

就可以得到一个非常清晰的“发展策略”:

运用 24小时内完成打样、送样以及 48小时接单生产出货的速度,来满足电动车少量多样的客制化需求,并以此取得电动车厂的供应商资格认证。

其中的“24小时内完成打样”和“48小时接单生产出货”就非常清楚的呈现出这家企业的优点,并且得到“取得电动车厂的供应商资格认证”的结论。

这个结论就是一个具体执行的“活动”,也就是S+O获得的具体结论。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