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专栏

炒股“知”杀法,向下摊“贫”/麦传球

每天早上和我的学生进行现场日内交易策略分析时,我都是用1到5分钟的图表。但我总是会时不时地使用日,周和月线图来分析趋势。

是的,经验丰富的交易者总是出于不同的目的使用不同的周期图表。

对于波段交易来说,周线图和月线图是用于趋势分析的,而日线图是用于入场和出场的。

同样的,对于日内交易者,我们是用1到15分钟的时间进场和出场,而30到60分钟周期的图表是用于趋势分析的。

从所附的恒生指数周线图可以看出,恒生指数从2023年1月2万2700点附近的高点,跌至两周前的1万5000点以下,总跌幅超过33%。

我相信一些交易者沿着下跌趋势一直在试图抓住反弹的机会。然而,我们的学生根据观察到的下跌趋势,主要是一直交易看跌期权的。

买跌更易

事实上,我总是告诉学生,交易下跌趋势比交易上涨趋势更容易赚钱,原因如下:

1. 价格要走上行趋势,个人的情绪和信心必须是积极的。然而,根据80/20法则,80%的人个人心态和信心都是薄弱的。因此,由于市场情绪的变化,更多的人会变得消极而不是积极。

2. 在股价和指数上涨之前,新的投资或交易资金必须进入市场。这需要额外的努力和金钱。然而,当市场情绪或基本面转为看跌时,如果没有强劲的买盘支撑,无需额外的努力或资金,价格和指数就会因恐慌性抛售而自然下跌。

3. 当然,经验丰富的交易者或基金会通过做空来从下跌的市场中快速获利。

4. 大多数时候,内部人士能够根据内幕信息先于市场买入,因此价格大幅上涨可能不会让许多散户受益。相反的,坏消息可能会导致股价大幅下跌,特别是如果最初的股价下跌是由大股东或内部人士引发的。

让我们回头看看恒指。每只股票或指数都有其高估或低估的价值水平。对于个股,我们可以通过多种方法评估其公允价值;对于像恒生指数这样的股票市场指数,我们不必评估80只股票来找出答案,而是可以通过基本面分析评估前10大成分股,或者更快的策略是看整个指数的本益比。

技术分析方面,我们可以查看之前的低点/支撑位。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注意到之前的支撑位在1万5000点左右。

因此,根据恒生指数过去在1万5000点的支撑位(被认为是低位和强支撑位),再加上较高的成交量(所谓的底价天量),底部反转的机会非常高。因此,我们开始制定捞低策略。

从技术上讲,对于股票交易,我总是提醒学生不要使用向下摊平法,因为这是一种自杀性的交易方法,特别是如果是基本面较弱的股票或大户控制的股票。股票的低价可能会持续几年,甚至可能会退市,而股票持有人可能会损失几乎100%的投资本金。

但代表所有成分股整体表现的指数,就不容易被任何一方控制的。因此,它有很好的机会在一定的低价水平上得到价值投资者或经验丰富的交易者的支持。

我们是通过结构性认股权证实施这种方法。由于指数走势仍然是下跌的飞刀,所以我们在实施向下摊平策略时,是采用金字塔分批买入策略的。也就是说,当我们买入第一批结构性认股权证价时,我们应该买入交易预定总资金的10%到20%;然后当指数再下跌时,而结构性认股权证价格再下跌25%至30%时,我们可以用资金的20%至30%再购买一批。

对于第三批的结构性认股权证价,当价格比我们第一次买入的价格低于50%以上时,我们可以用预定资金的50%到60%的余额买入。

根据我的经验,当结构性认股权证的价格低于10仙,且该认股权证已被原发行人售空时,此方法的胜率会高得多。换句话说,发行的结构性认股权证几乎百分百是在二级市场的交易者之间进行交易的。

掌握向下摊平策略

当价外结构性认股权证价格低于10仙,且到期期限至少为 1 个月时,结构性认股权证价格只有时间价值和零内在价值。

在这个交易例子中,我们很多同学通过基本面和技术面分析价格走势(加上对春节效应的预期,哈哈),通过这种向下摊平策略方式赚钱了。因此,许多同学已赢得了农历新年前的红包了。

在这里,我需要再次提醒短线交易者,特别是日内交易者,当我们进行非常短线的股票交易时,我们不应该使用向下摊平法,因为短线交易关乎入场时机、分析的准确性以及强大的动量预测。因此,一旦价格趋势与我们最初的仓位相反,最好或唯一决定就是止损。

但对于指数交易来说,如果采用上述综合方法,在考虑基本面和技术面分析后,我们是可以采用向下摊平交易法的。然而,这种方法并不是万无一失的。因此,我们应该随时准备在我们的风险或损失承受能力范围内减少损失。

归根结底,只有拥有良好的交易计划并遵守纪律的交易者,才能够成为市场上可持续的赢家。

我希望你能够从本文中获得一些见解,以便掌握向下摊平交易策略的艺术。如果你理解的话,这是一种可以赚钱的交易策略。如果你不明白的话,那就是自杀式的向下摊“贫”交易策略。

如果你想了解更多股票捞底策略,请阅读我上一期的文章《捞底常会“趴地”》

视频推荐 :

反应

 

名家专栏

热门提示灼伤手指/麦传球

笔者刚刚完成了我们自己公司的第一次实体研讨会,因为由于冠病大流行,我们过去都是主办在线研讨会。

尽管自2014年以来,我已经举办了数百场实体研讨会,但大多数时候,我是在马交所工作时作为主持人或是受邀为演讲者。

这是我第一次作为研讨会的主办者和演讲者。从参与者的互动和分享中,我发现尽管他们参加了1天多的研讨会,并学到了一些正确的知识,但有些人仍然在使用”Hot Tips” 来炒股。 

依赖“热门提示”,而不是投入时间和资源向经验丰富的培训师或教练学习,是交易界的常见现象。

根据我31年的股市经验,以下是许多人不喜欢投入太多精力和金钱来学习,而喜欢购买热门股票的一些原因:

1. 渴望免费信息

许多人都倾向于热门提示,因为它们提供了无需财务投资即可获得成功的捷径。在一个信息丰富且通常免费的世界中,对某些人来说,支付培训费用似乎是不必要的,特别是如果他们相信通过免费技巧可以达到类似的结果。

示例:交易者在社交媒体上,关注一些所谓的股票交易专家。他们定期分享有关市场趋势的见解和技巧。为了省钱,交易者使用这些免费资源,而不是投资于结构化课程或个人辅导,认为这足以成功。

2. 感到学习困难

交易涉及市场分析、风险管理和策略制定等复杂的概念,学习这些概念可能会令人望而生畏。

这种感知到的困难阻碍了一些人参加正式培训,导致他们转而依赖来自技巧的简化建议。

示例:初学者对交易课程中使用的技术术语感到不知所措,例如“斐波那契回撤水平”或“布林线”。他们不试图理解这些概念,而是寻找不需要深入理解的简单、可操作的技巧。

3. 缺乏时间

许多潜在交易者正在平衡其他承诺,例如工作、家庭或教育,并且可能没有足够的时间,致力于全面的交易教育。 热门提示很有吸引力,因为它们比接受全面培训所需的时间投入更少。

示例:一些有全职工作和家庭责任的人,发现分配时间进行广泛的交易研究具有挑战性。他们选择可以立即采取行动的快速提示,将他们的交易活动融入有限的空闲时间。

4. 缺乏学习兴趣

并非每个交易者都有兴趣成为专家。有些人认为交易只是众多投资策略之一或一项副业活动。对于这些人来说,花时间进行深度学习,并不符合他们的兴趣或目标。

5. 不信任培训师

交易教育市场可能充满错误信息和没有成功记录的个人。这可能会导致潜在学习者的怀疑和不信任,然后,他们可能会转向看似更透明或直接的来源,例如热点提示。

示例:在遇到几位交易“大师”的昂贵课程并没有兑现承诺后,交易者对专业交易教育变得愤世嫉俗,转而寻求同行和财经新闻网站的提示,他们认为这些提示更真实且不那么商业化。

6. 自认有足够知识

一些交易者认为,他们已经拥有足够的理解力或具有独特的见解,因此无需接受正规教育。 

示例:一位业余交易者经历了一些成功,并相信这些成功,归功于他们固有的技能和对市场的理解。他们对自己的能力充满信心,依靠自己的判断和热点提示。

7. 渴望快速获胜

许多人被交易所吸引,因为他们认为这是快速获得经济收益的途径。赚快钱的诱惑可能掩盖了获得深入的市场知识和交易技能的重要性。 热门提示通常承诺立即回报,而不需要专业交易所需的严格分析和耐心。

示例:新手交易者可能会听说一只股票,由于最近的新闻事件而预计会“爆漲”。 交易者可能不会分析公司的基本面,或了解市场情绪,而是仅仅根据消息购买股票,希望快速获利。

8. 被复杂性压垮

交易世界可能显得极其复杂和令人生畏,尤其是对于初学者而言。大量的数据、图表和策略,可能会让一些人感到不知所措。

因此,这些人可能会转向热点提示,作为自己应对复杂金融市场的更简单的选择。

示例:考虑一个刚刚接触期货交易的人。 他们可能会对杠杆、点差和技术指标等概念感到畏惧。当从看似可信的来源获得提示时,他们可能会盲目跟随,将其视为成功的直接捷径,从而绕过了解这些复杂交易机制的需要。

9. 社会认同影响

社会证明是人类行为的强大动力。人们经常将他人的行动和成功,视为自己决策的指南。

在交易中,当个人看到其他人从热门提示中获利时,他们可能会觉得更有必要效仿,相信这些技巧是经过验证的成功之路,即使它们并非基于合理的交易原则。

示例:社区论坛中的交易者,可能会观察到他的许多同行正在讨论他们从一位受欢迎的交易影响者那里,收到的特定股票提示。看到其他人对潜在收益感到兴奋,他可能会决定基于这种集体热情进行投资,而不是他自己的分析。

有效的交易需要知识、分析能力、情绪控制和耐心的结合——这些特质最好通过正式的学习和实践来培养。

那些仅仅依靠技巧的人,往往会错过发展这些关键技能,而这些技能对于在动荡的交易世界中持续取得成功至关重要。

当散户根据热点提示(hot tip)买股票亏钱时,他被“市场烧伤”時会遭受“指尖被烫伤”(hot finger tips)的结果。你认为这有可能发生吗?

视频推荐 :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